声明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1-2]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2]
中国最核心的省份,为什么最失落?
2019-03-14 11:03
都说北京人有帝都心态,所谓帝都心态,翻译一下,就是文化自信。其实全国最该有文化自信的人,应该是河南人才对。可是偏偏形势比人强。我生活中接触到的河南人,不仅毫无文化自信,简直有些文化自卑。...详情
相关新闻
内容来自
- 中文名称
- 河南
- 外文名称
- Henan
- 别 名
- 中原、中州、中土、豫州
- 行政区类别
- 省
- 所属地区
- 华中地区
- 下辖地区
- 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市
- 政府驻地
- 郑州市金水东路22号
- 电话区号
- 0370-0379、0391-0398
- 邮政区码
- 450000-477100
- 地理位置
- 华中
目录
河南历史沿革
编辑河南地名由来
河南建置沿革
省会郑州市(2张)
夏朝时期,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
商朝时期,先后定都于亳、西亳、嚣、相、邢、殷和朝歌等地。
西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邑。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都城在河南境内。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
东汉末期,迁都许昌。
曹魏,曹操定都洛阳,末期迁都许昌。
西晋,司马炎定都洛阳。
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
唐朝,以洛阳为东都,期间数度迁都洛阳,在河南境内设立都畿道和河南道。
武周,武则天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
北宋定都开封,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
南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继承了宋朝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金朝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开封,末期迁都商丘。宋、金划淮河而治之后,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
元朝,在河南境内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开封为省会。
明朝,河南省下辖8个府和1个直隶州。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区划。
中华民国时期,洛阳曾是吴佩孚的基地。
1926年(民国十五年),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
1930年(民国十九年)5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移驻商丘市。同年10月6日,河南省会驻地由商丘市迁驻开封市。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事变后,中华民国迁都洛阳。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彭雪枫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商丘永城为根据地的首府。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
1949年8月,黄河以北地区成立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市,河南省保留黄河以南地区。
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大部分并入河南省。
河南行政区划
编辑省辖市 | 区号 | 车牌 | 市辖区、县级市、县 | |||||
---|---|---|---|---|---|---|---|---|
郑州市 | 0371
| 豫A
| 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中牟县 | |||||
0371
| 豫B
| |||||||
0379
| 豫C
| 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宜阳县、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栾川县、伊川县、汝阳县、嵩县 | ||||||
平顶山市 | 0375 | 豫D | 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 | |||||
0372
| 豫E
| |||||||
鹤壁市 | 0392 | 豫F | 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浚县、淇县 | |||||
0373
| 豫G
| |||||||
0391
| 豫H
| |||||||
0393
| 豫J
| |||||||
许昌市 | 0374 | 豫K | 魏都区、建安区、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 | |||||
0395
| 豫L
| |||||||
0398
| 豫M
| |||||||
商丘市 | 0370 | 豫N | 睢阳区、梁园区、永城市、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睢县 | |||||
0394
| 豫P
| |||||||
0396
| 豫Q
| |||||||
南阳市 | 0377 | 豫R | 宛城区、卧龙区、邓州市、南召县、西峡县、方城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 | |||||
信阳市 | 0376 | 豫S | 浉河区、平桥区、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淮滨县、商城县、新县、息县 | |||||
济源市 | 0391 | 豫U | / |
河南地理环境
编辑河南位置境域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座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千米;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59′,直线距离约550千米。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国土面积为16.7万平方千米。
[1-2]
河南省
河南地形地貌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2]
河南气候特征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2]
河南水文概况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2]
河南自然资源
编辑河南水资源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境内有1500多条主干河流纵横交错,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常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440立方米。河南省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万千瓦。河南是国家特大型水利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主要受水地以及输水总干渠工程渠首所在地,开通以来河南段常年平均受水量达8.7亿立方米。
河南植物资源
河南省植物兼有南北种类,维管植物有198科、1142属、3979种,占全国维管植物的10%,其中蕨类植物29科、70属、205种及变种多裸子植物10科、28属、74种及变种多被子植物159科、1044属、3670种及变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3种,省级保护植物64种,它们共同组成了河南的植物区系。
[13]
河南动物资源
河南省已知动物3500多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6种,扁形动物10种,线形动物23种,环节动物10种,软体动物17种,节肢动物2500余种,鱼类110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37种,鸟类300余种,哺乳类72种,大部分种类有重要经济价值,少部分对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很大危窖。
河南动物的地理分布成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按“中国自然区划分类单位”制定的原则,河南动物区划分为2个区、6个省,全省两栖类19种,属东洋界的12种,占总种数的63.1%;古北界7种,占总种数的36.8%。爬行动物37种中,属古北界的5种,占总种数的13.5%;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共有种计8种,占总种数的21.6%;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64.9%,哺乳动物72种,除广布种外,属古北界26种,占总种数的52%;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48%。
[14]
河南林业资源
2017年,河南省共营造林481.6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6.28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76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11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4.53%。
[12]
河南矿产资源
2014年,河南省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
[2]
截至2017年末,河南境内已发现的矿种144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1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93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1处。
[12]
河南人口
编辑河南人口数量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852.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71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794.8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16%,比上年末提高1.6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40.13万人,出生率12.95‰;死亡人口75.42万人,死亡率6.97‰;自然增长率5.98‰。
[12]
河南民族构成
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约14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8%。其中,回族约124万人、蒙古族9.15万人、满族7.58万人。河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全省158个县(市、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
[15]
河南政治
编辑现任河南省党政领导一览(截止2019年1月) | ||
---|---|---|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
| 书记 | 王国生 |
副书记 | 陈润儿、喻红秋 | |
常委 | 孙守刚、赵素萍、黄强、任正晓、李亚、孔昌生、马懿、穆为民、江凌、胡永生 | |
主任 | 王国生 [16] | |
副主任 | 李文慧、徐济超、王保存、张维宁、乔新江、赵素萍、马懿 [17] | |
秘书长 | 丁巍 |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省长 | 陈润儿 |
副省长 | 黄强、舒庆、徐光、戴柏华、何金平、武国定、刘伟、霍金花 | |
秘书长 | 朱焕然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
| 主席 | 刘伟 |
副主席 | 李英杰、龚立群、张亚忠、高体健、钱国玉、周春艳、谢玉安、张震宇、刘炯天 | |
秘书长 |
河南经济
编辑河南综述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9.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2034.83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731.65亿元,同比增长9.2%。201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0%,高于第二产业4.4个百分点。
[4]
-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4389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38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第二产业投资19172.70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22335.07亿元,增长15.7%。基础设施投资8831.39亿元,增长30.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1%。民间投资34276.03亿元,增长9.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78.1%。工业投资19190.97亿元,增长3.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3.7%。
- 财税收支
2017年,河南省财政总收入523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6.97亿元,增长10.4%,其中税收收入2329.00亿元,增长13.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24.66亿元,增长9.8%,其中民生支出6389.86亿元,增长10.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7.7%。
- 人民生活
2017年,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0元,比上年增长9.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30元,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8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422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9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12元,增长7.3%。
[12]
河南第一产业
- 种植业
2017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10135.5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50.65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475.00千公顷,增加9.34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150.19千公顷,减少166.67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0.00千公顷,减少20.1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751.12千公顷,增加126.36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272.35千公顷,增加144.1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39.86千公顷,增加67.33千公顷。
2017年,河南省粮食产量5973.40万吨,比上年增加26.80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3554.20万吨,增加77.40万吨,增长2.2%;秋粮产量2419.20万吨,减少50.60万吨,下降2.0%。小麦产量3549.50万吨,增加83.50万吨,增长2.4%;玉米产量1709.55万吨,减少43.42万吨,下降2.5%。
2017年,河南省棉花产量8.70万吨,比上年减少1.05万吨,下降10.8%。油料产量678.32万吨,增加59.23万吨,增长9.6%。其中,花生产量563.38万吨,增加54.19万吨,增长10.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331.72万吨,增加524.11万吨,增长6.7%。瓜果类农作物产量1846.65万吨,减少101.88万吨,下降5.2%。
- 畜牧业
2017年,河南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55.90万吨,比上年增加21.46万吨,增长3.4%。禽蛋产量422.80万吨,增加0.30万吨,增长0.1%。牛奶产量310.50万吨,减少16.30万吨,下降5.0%。年末生猪存栏4390万头,增长2.5%;生猪出栏6220万头,增长3.6%。
[12]
河南第二产业
- 工业
2017年,河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8807.16亿元,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6%;集体企业增长7.3%,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6%;私营企业增长6.0%。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9%,制造业增长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产品销售率98.6%。
201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4.6%;传统产业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1%;高技术产业增长16.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高耗能工业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7%。
2017年末发电装机容量7992.5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7%。其中,火电装机容量6601.29万千瓦,增长3.5%;水电装机容量399.04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33.07万千瓦,增长124.0%;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03.46万千瓦,增长147.4%。
201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605.7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利润总额5272.37亿元,增长8.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169.02亿元,增长625.4%;集体企业73.67亿元,下降44.5%;股份制企业4637.15亿元,增长1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56.77亿元,下降11.1%;私营企业2181.52亿元,增长3.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总额146.33亿元,增长44.9%;制造业5059.34亿元,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6.70亿元,下降4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7.56元,比上年下降0.11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47.5%,与上年持平。
2017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64.9%;主营业务收入54838.93亿元,增长16.0%;利润总额3254.49亿元,增长19.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主营业务收入3015.30亿元,增长12.5%;利润总额36.01亿元,下降15.0%。
- 建筑业
河南第三产业
- 国内贸易
2017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5.1%。
2017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6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分城乡看,城镇16044.48亿元,增长11.4%;乡村3622.30亿元,增长12.5%。分行业看,批发业2102.28亿元,增长10.7%;零售业14791.08亿元,增长11.6%;住宿业154.05亿元,增长10.3%;餐饮业2619.36亿元,增长12.9%。全年网上零售额1735.7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7.5亿元,增长44.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5.6%,饮料类增长14.1%,烟酒类增长1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8%,化妆品类增长37.5%,金银珠宝类增长9.2%,日用品类增长1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9%,中西药品类增长15.8%,家具类增长16.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9%,汽车类增长6.4%。
- 对外经济
2017年,河南省货物进出口总值52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出口总值3171.81亿元,增长11.8%;进口总值2060.98亿元,增长9.6%。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10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7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实际利用省外资金9106.8亿元,增长7.9%。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37.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1%;营业额47.7亿美元,下降9.4%。
- 房地产业
2017年,河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709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住宅5330.80亿元,增长17.0%。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8.87万套,基本建成64.34万套。商品房待售面积2846.55万平方米,下降16.2%。其中,商品住宅1995.61万平方米,下降21.1%。
- 邮政电信
2017年,河南省邮电业务总量18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84.2%。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332.71亿元,增长42.7%;电信业务总量1483.33亿元,增长97.0%。快递业务总量10.74亿件,增长28.0%;快递业务收入115.93亿元,增长22.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35.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969.00万户。电话普及率102.40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9670.80万户。
- 旅游业
2017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65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入境游客307.32万人次,增长4.5%。旅游总收入6751亿元,增长17.1%。年末4A级以上景区159处,星级酒店532个,旅行社1199家。
- 金融业
2017年末,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068.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32279.05亿元,增长9.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743.31亿元,增长14.4%,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15251.08亿元,增长21.5%。年末共有上市公司116家。发行股票118只,其中发行A股78只,发行境外股票40只。本年首次发行、再融资募集资金521.78亿元,其中A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431.73亿元。年末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7307.38亿元。
- 保险业
2017年,河南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20.07亿元。其中,财产险443.59亿元,人身险1576.47亿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625.86亿元。其中,财产险217.56亿元,人身险408.30亿元。
[12]
河南社会事业
编辑河南科技事业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36个,其中国家级84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16个,其中国家级4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8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84个。全年申请专利119243件,比上年增长26.0%;授权专利55407件,增长12.7%。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28615件,增长26.6%;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量3.0件,增长25.0%。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额15.5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签订技术合同5877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6.93亿元,增长30.0%。
[12]
河南教育事业
2017年,河南省全省研究生招生18352人,在学研究生44830人,毕业生12933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3.57万人,在校生200.47万人,毕业生50.41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2.50万人,在校生28.22万人,毕业生15.92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52.87万人,在校生133.23万人,毕业生40.3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0.97万人,在校生205.49万人,毕业生63.14万人。初中招生149.45万人,在校生429.16万人,毕业生132.29万人。小学招生172.38万人,在校生982.06万人,毕业生150.31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0.65万人,在校残疾儿童3.0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4.93万人。
[12]
河南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71个,文化馆206个,公共图书馆158个。博物馆335个,其中新增民办及行业博物馆5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1023.21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2.71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0.85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18.15亿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7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94.22万卷(件)。
[12]
河南体育事业
河南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卫生机构71090个,其中医院1632个,乡(镇)卫生院2062个,村卫生室5646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79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79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55.90万张,其中医院41.38万张,乡(镇)卫生院10.8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7.8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98万人,注册护士24.00万人;按机构分,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37.68万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32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99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45万人。
[12]
河南劳动就业
2017年,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4.2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93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762万人,省外转移1177万人。
[12]
河南社会保障
2017年,河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97.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437.6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59.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0.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228.2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883.8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44.3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82.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05.5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00.8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92.73万人。
[12]
2017年,河南省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75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78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5.04亿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7.93万人。全年106.2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12]
河南环境保护
2017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PM10平均浓度为106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后),同比降低22微克/立方米,下降17.2%;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后),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15.1%;SO2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33.3%。
[12]
河南交通运输
编辑河南交通
- 公路
河南境内有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二广高速、洛宁高速等17条国家高速公路大动脉及50余条区域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220、310、311、312、343等23条国道。
- 铁路
城际铁路: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机登洛城际铁路、郑洛城际铁路、郑许城际铁路、郑平城际铁路、郑新城际铁路、焦洛城际铁路、许平城际铁路、豫机城际铁路、机开城际铁路、龙新城际铁路、郑州大都市区内环城际铁路、郑州大都市区外环城际铁路、安林城际铁路、安鹤城际铁路、安濮城际铁路、焦新城际铁路、焦林城际铁路、焦济城际铁路、新白城际铁路、新开城际铁路、郑商城际铁路、郑安城际铁路、郑信城际铁路、济洛城际铁路、洛宜城际铁路、洛南城际铁路、洛三城际铁路、汝漯城际铁路、商周城际铁路、漯周城际铁路、南西城际铁路、南信城际铁路、南驻城际铁路、驻平城际铁路、信商城际铁路等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系统。
- 轨道交通
据2017年10月郑州轨道交通官网信息显示,其开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城郊线,均采用地铁系统,里程长度共计95.4千米;共设车站61座,其中换乘车站2座,分别是紫荆山站和南四环站。
- 航空
- 水运
河南的水路航运主要集中在豫东南和豫中地区的郑州、开封、商丘、许昌、平顶山、漯河、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地市,已初步形成了淮河、唐河、白河、贾鲁河、沙颍河等多条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通道。
河南运输
2017年,河南省货物运输总量比上年增长11.7%;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长11.2%。旅客运输总量下降4.8%;旅客运输周转量增长4.7%。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6.5%;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10.1%。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每周18班全货机满负荷运行,中欧班列(郑州)全年开行501班,实现每周“去八回八”高频次运营。
2017年末,河南省民用汽车保有量1286.02万辆,比上年末下降13.2%,其中私人汽车1166.82万辆,增长15.5%。民用轿车(小微型载客汽车)1113.39万辆,增长18.1%,其中私人轿车1060.68万辆,增长19.4%。
[12]
河南历史文化
编辑河南古城文化
- 历史古都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后赵、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从夏朝在河南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禹州、长葛、虞城、柘城、济源、汤阴、内黄、温县、淇县、鹤壁、淇县、淮阳、新郑、新蔡、遂平、平顶山等古都。
朝代 | 都城 |
三皇
五帝
| 燧人氏(三皇之首),出生、定都并长眠于商丘,开创华夏文明;
伏羲氏(三皇之一),定都、长眠于周口淮阳;
炎帝朱襄氏(三皇之一),建都、长眠于商丘柘城;
葛天氏,出生、建都于商丘宁陵和许昌长葛一带;
轩辕黄帝(五帝之首),出生、定都于郑州新郑;
颛顼(五帝之一),建都于商丘,后迁都于濮阳,长眠于濮阳;
帝喾高辛氏(五帝之一),出生、建都、长眠于商丘
|
夏朝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阳城(今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阳翟(今许昌禹州)、斟鄩(今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纶城(今商丘虞城东)、帝丘(今濮阳西南)、原(今济源)、老丘(今开封祥符区东北)、西河(今安阳汤阴县菜园镇西河村)等
|
商朝
| 商朝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亳(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西亳(今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嚣(今郑州商城遗址)、相(今安阳内黄)、邢(今焦作温县)、殷(今安阳殷墟)、朝歌(今鹤壁淇县)等
|
西周
| 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阳。主要诸侯国:宋国(都商丘)、杞国(都杞县)、陈国(都柘城、淮阳)、蔡国(都新蔡)、息国(都息县)、黄国(都潢川)、卫国(都淇县)、管国(都郑州)、应国(都平顶山)、房国(都遂平)等
|
东周
| 东周定都洛阳。主要诸侯国:宋国(都商丘)、陈国(都淮阳)、蔡国(都新蔡)、卫国(都濮阳)、郑国(都新郑)、许国(都许昌)、魏国(都开封)、韩国(都新郑)、楚国(都淮阳)等
|
玄汉 | 玄汉先后定都南阳、洛阳 |
东汉
| 东汉定都洛阳,设南都南阳。东汉末迁都许昌
|
曹魏
| 曹魏定都洛阳,期间迁都许昌
|
西晋
| 西晋定都洛阳
|
后赵
| 后赵定都安阳
|
冉魏 | 冉魏定都安阳 |
前燕 | 前燕定都安阳 |
北魏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东魏 | 东魏定都安阳 |
北齐 | 北齐定都安阳 |
隋朝
| 隋设东都洛阳。杨广迁都洛阳
|
唐朝
| 唐设东都洛阳。李治、李显、李旦都洛阳;李显、李隆基都洛阳;李晔、李柷都洛阳
|
武周
| 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
后梁
| 后梁定都开封,期间迁都洛阳
|
后唐
| 后唐定都洛阳
|
后晋
| 后晋初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
后汉
| 后汉定都开封
|
后周
| 后周定都开封
|
辽朝 | 契丹灭后晋于开封改国号辽,定都开封 |
北宋
| 北宋定都开封,设西京洛阳、南京商丘
|
南宋
| 南宋定都商丘
|
金朝
| 金后期先后迁都开封、商丘
|
民国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迁都洛阳 |
- 历史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
洛阳 | 开封 | 安阳 | 商丘 |
南阳 | 郑州 | 浚县 | 濮阳 |
河南中原文化
- 神龙文化
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的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19]
- 汉字文化
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
[19]
- 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
[5]
[19]
- 农耕文化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今商丘柘城胡襄镇),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
[19]
- 商业文化
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商圣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郑国都城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
[19]
- 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阳一带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安阳汤阴羑里城的监狱里写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阳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内的各诸侯国讲学论道,传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纵横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于河南。
[19]
- 科技文化
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阏伯在商丘睢阳观星测辰,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观星台阏伯台(火神台)。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焦作卫辉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已有6000多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19]
- 中医文化
- 诗文文化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
[19]
- 武术文化
河南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 |
名单 | 所在城市 |
长城 | 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三门峡 |
龙门石窟 | 洛阳 |
殷墟 | 安阳 |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 郑州 |
隋唐大运河(回洛仓、含嘉仓、通济渠洛河隋唐洛阳城段、通济渠洛河洛口段、洛口仓、通济渠汴河郑州段、荥阳故城、北宋开封东京城、通济渠汴河开封东京城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南关码头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夏邑段、商丘古城、通济渠汴河商丘济阳镇段、永济渠、百泉、百泉河、卫源庙、合河石桥、永济渠卫河鹤壁浚县段、黎阳仓、云溪桥、枋城堰、永济渠卫河安阳滑县段) | 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
|
丝绸之路(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 洛阳、三门峡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选) | ||||
《盘古神话》
| 《梁祝传说》
| 《牛郎织女传说》
| 《董永传说》
| 《木兰传说》
|
《豫剧》
| 《河南坠子》
| 《越调》
| 《四平调》
| 《宛梆》
|
《少林功夫》
| 《太极拳》
| 《黄帝祭典》
| 《朱仙镇木版年画》
| |
《曲剧》
| 《大平调》
| 《大弦戏》
| 《怀梆》
| 《泥塑》
|
《重阳节》
| 《中药炮制技术》
| 《邵原神话群》
| 《汴绣》
| 《信阳民歌》
|
《唢呐艺术》
| 《板头曲》
| 《道情戏》
| 《目连戏》
| 《河洛大鼓》
|
《麒麟舞》
| 《汝瓷烧制技艺》
| 《马街书会》
| 《皮影戏》 | 《唐三彩》 |
河南方言
河南方言直接继承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成,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语法中的句法结构在广大县市中表现相当一致,只是词法方面稍有不同。词汇中的基本词,特别是根词大体相同,只是读音有些差别,一部分非基本词的差异较为明显。语音在声调方面除黄河以北有19个县市尚保留古入声外,其余100多个县市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而且中部、东部和西南部广大地区的调值基本一致,声母、韵母多数相同,不同之处也存在看明显的对应规律。除极少数边远的县、乡说话较为特殊外,其余100来个县市的人们互相交际不致发生困难。由于政区划分、人口迁徙、山河分布、水陆交通,以及邻近省份方言的影响,河南方言内部又形成了许多方言片。黄河以北因有黄河阻隔,与中心区域交往不便,入声尚未消失,形成了独特的北部方言片,淮河以南由于淮河拦截,与中心区域交往较少,而与毗邻的湖北、安徽一些县交往较多,产生了接近于江淮方言的南部方言片;西部因篙山横亘,陕县、灵宝县与中心区域的联系少于与陕西东部的联系,形成了西部方言片,中间广大区域是河南方言的主体,河南方言的特征即靠这个区域的语法、词汇、语音来体现,但其内部仍存在看某些差异。
[21]
河南节日
举办时间
| 承办城市
| 名称
|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二月初二 | 商丘市 | 商丘火神台庙会 |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 周口市 | |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 郑州市
| |
每年4月1日-5月10日
| 洛阳市
| |
每年4月28日-30日
| 信阳市
| |
每年4月28日-5月5日
| 南阳市
| |
每年5月16日-18日
| 漯河市
| |
每年5月18日-25日
| 三门峡市
| |
每年5月22日-6月6日
| 安阳市
| |
每年6月26日-7月2日
| 郑州市
| |
每年8-10月 | 焦作市 | 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 |
每年8月20日-26日
| 焦作市
| |
每年8月26日-28日
| 郑州市
| |
每年8月28日-30日
| 各省辖市
| |
每年9月6日-8日
| 驻马店市
| |
每年9月8日-10月8日 | 商丘市 | 中国·宁陵酥梨采摘节 |
偶数年农历九月初九
| 商丘市
| |
每年9月21日-10月7日 | 南阳市 | 南阳诸葛亮文化节 |
每年10月18日-11月
| 开封市
| |
每年10月20日左右 | 南阳市 | 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
每年11月5日-7日
| 郑州市
| |
每年11月8日-10日 | 信阳市 | 中原根亲文化节 |
河南风景名胜
编辑河南综述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A级景区412处,其中5A级景区13处,4A级景区146处。全省共有世界地质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14个,省级地质公园15个,国家矿山公园2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1个,星级酒店532个,旅行社1199家。
[3]
河南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
名单 | 所在城市 |
嵩山-少林寺 | 郑州 |
龙门石窟 | 洛阳 |
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 | 焦作 |
殷墟 | 安阳 |
白云山 | 洛阳 |
清明上河园 | 开封 |
尧山-中原大佛 | 平顶山 |
老君山-鸡冠洞 | 洛阳 |
龙潭大峡谷 | 洛阳 |
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伏牛山-老界岭 | 南阳 |
嵖岈山 | 驻马店 |
红旗渠-太行大峡谷 | 安阳 |
芒砀山 | 商丘 |
世界地质公园 | |||
嵩山 | 王屋山-黛眉山 | 云台山 | 伏牛山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
嵩山 | 龙门石窟 | 万仙山 | 鸡公山 |
王屋山 | 云台山 | 尧山 | 神农山 |
青天河 | 林虑山 | 桐柏山-淮源 | 郑州黄河风景区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河南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 ||||
神垕镇 | 荆紫关镇 | 赊店镇 | 朱仙镇 | 古荥镇 |
竹沟镇 | 冢头镇 | 嵖岈山镇 | 道口镇 | 白雀园镇 |
河南地方特产
编辑农业特产
| ||||
林州山楂
| ||||
鲁山生姜
| 潢川板鸭
| |||
特色小吃
| ||||
开封桶子鸡
| ||||
驻马店小磨香油
| ||||
艺术品
| 开封汴绣
| 商丘宋绣
| ||
永城书法
| 罗店麦草画
| 洛阳平乐农民画
| ||
禹州神垕钧瓷
| 汝阳梅花玉
| |||
洛阳大鼓
| 安阳青铜器
| 滑县年画
| ||
名贵花树
|
河南著名人物
编辑河南古代
军事家 | ||||
妇好 | 公叔痤 | 暴鸢 | 庞涓 | 灌婴 |
司马懿 | 陈到 | 乔玄 | 韩擒虎 | 吴懿 |
典韦 | 何进 | 钟会 | 张巡 | 杨镐 |
魏延 | 徐庶 | 翟璜 | 荀攸 | 荀彧 |
黄忠 | 邓艾 | 文聘 | 乔瑁 | 梁习 |
李严 | 邓禹 | 许攸 | 袁术 | 虞诩 |
卫臻 | 谢安 | 谢玄 | 蔡谟 | 符存审 |
符彦卿 | 石守信 | 牛金 | 尉缭 | 王仙芝 |
冯异 | 贺若弼 | 施琅 | 长孙顺德 | 长孙晟 |
盛彦师 | 刘师立 | 范岫 | 袁可立 | 史可法 |
思想家、文学家 | ||||
老子 | 墨子 | 庄子 | 列子 | 惠子 |
韩非子 | 鬼谷子 | 许慎 | 苏秦 | 申不害 |
公孙龙 | 郭嘉 | 陈抟 | 商鞅 | 吕不韦 |
贾谊 | 京房 | 焦延寿 | 戴圣 | 戴德 |
蔡邕 | 蔡文姬 | 祖咏 | 钟嵘 | 潘安 |
干宝 | 庾肩吾 | 庾信 | 谢灵运 | 谢道韫 |
杜甫 | 白居易 | 韩愈 | 元稹 | 刘禹锡 |
李商隐 | 李贺 | 高适 | 岑参 | 史达祖 |
周之琦 | 汤斌 | 侯方域 | 吕坤 | 钟嗣成 |
程颐 | 苏舜钦 | 孟元老 | 范缜 | 崔颢 |
谢朓 | 范晔 | 岳珂 | 许衡 | 薛居正 |
孙蕙兰 | 程颢 | 程颐 | 应玚 | |
山涛 | 向秀 | 阮咸 | 宋钘 | 杨泉 |
科学家 | ||||
阏伯 | 相土 | 扁鹊 | 郑国 | 张苍 |
吴其浚 | 张衡 | 张仲景 | 杜诗 | 甄权 |
石申 | 朱载堉 | 李诫 | 张从正 | 杨酻 |
经济学家 | ||||
王亥 | 范蠡 | 白圭 | 子贡 | 桑弘羊 |
吕不韦 | 郑众 | 卜式 | 计然 | 弦高 |
民族英雄 | ||||
如姬 | 花木兰 | 岳飞 | 冉闵 | 杨家将 |
种师道 | 史可法 | 袁可立 | 陈星聚 | 岳云 |
书画家 | ||||
蔡邕 | 钟繇 | 吴道子 | 褚遂良 | 师宜官 |
邯郸淳 | 郑道昭 | 赵文渊 | 孙过庭 | 鲜于枢 |
谢安 | 赵佶 | 王铎 | 李梦阳 | 武宗元 |
宗教领域 | |||||
神秀 | 成玄英 | 朱士行 | 妙善 | 费长房 | 韩湘子 |
陈抟 | 慧可 | 玄奘 | 僧一行 | 司马承祯 | 支道林 |
河南当代
军政界 | |||||
袁世凯 | 徐世昌 | 赵紫阳 | 邓颖超 | 张轸 | 许世友 |
彭雪枫 | 吉鸿昌 | 吉星文 | 习仲勋 | 侯镜如 | 马殿甲 |
鲁雨亭 | 张思卿 | 李德生 | 袁宝华 | 卫留成 | 张春贤 |
洪学智 | 高敬亭 | 张树田 | 尤太忠 | 秦宜智 | 欧阳挺 |
万海峰 | 叶成焕 | 曹刚川 | 任长霞 | 朱坤岭 | 王军 |
宋照肃 | 杨靖宇 | 吉炳轩 | 陈全国 | 吴焕先 | 马晓天 |
王儒林 | 孙志刚 | 赵铁锤 | 吴芝圃 | 常万全 | 宋照肃 |
吴桂贤 | 许永跃 | 赵峰 | 陈宗兴 | 段君毅 | 史来贺 |
科学界 | |||||
文圣常 | 张炳熹 | 崔琦 | 张国伟 | 袁家骝 | 陈凤桐 |
尚钺 | 朱晓东 | 冯景兰 | 王占国 | 王晓东 | 施一公 |
刘洋 | 张勇传 | 杜祥琬 | 杨士莪 | 余永富 | 申长雨 |
张伯声 | 乔传令 | 赵德修 | 丁奎岭 | 李永舫 | 黄正明 |
文学、学术界 | |||||
柏杨 | 魏巍 | 余嘉锡 | 吕宜园 | 吕世杰 | 井伟生 |
姚雪垠 | 苏金伞 | 杨健生 | 白桦 | 徐庶之 | 叶楠 |
穆青 | 朱秀海 | 周同宾 | 刘庆邦 | 曹雁雁 | 李本和 |
胡蛮 | 尤中会 | 司马武当 | 冯友兰 | 二月河 | 程虹 |
刘震云 | 李凖 | 刘青霞 | 刘知侠 | 张伯驹 | |
阎连科 | 卧龙生 | 柳建伟 | 周大新 | 宗璞 | 白寿彝 |
豫商界 | |||||
许家印 | 董书通 | 张泽保 | 李伟 | 姜明 | 陈泽民 |
景柱 | 张海 | 熊维政 | 胡葆森 | 汤燕峰 | 董文标 |
荣秀丽 | 孙耀志 | 朱书成 | 胡葆森 | 杨清河 | |
黄如论 | 万隆 | 朱文臣 | 陈彤 | 韩宪保 | 张铁山 |
体育界 | |||||
马法成 | 王富洲 | 葛新爱 | 李亚敏 | 巫兰英 | 张蓉芳 |
郑海霞 | 邓亚萍 | 刘国栋 | 马惠珍 | 贾占波 | 周鹤洋 |
贺璐敏 | 刘国梁 | 帖雅娜 | 李雪久 | 车霖 | 陆峰 |
孙甜甜 | 杜威 | 陈中 | 刘虹杞 | 郜林 | 于海 |
付小芳 | 董栋 | 李玲 | 李晓丹 | 娄佳惠 | 许庆 |
李昀琦 | 宁泽涛 | 朱婷 | 宋艳冰 | 李景玉 | 周琦 |
主持界 | |||||
李瑞英 | 朱军 | 张泽群 | 孙国庆 | 沙桐 | 陈鲁豫 |
燕菲 | 海霞 | 梁秋予 | 庞晓戈 | 荆慕瑶 | 郭思语 |
任鲁豫 | 吴鹏 | 丁丽 | 董艺 | 耿晨晨 | 古晓 |
管文君 | 胡辰辰 | 李名菲 | 刘雯 | 韩佳 | 靳梦佳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查看全部
- 参考资料
-
- 1. 引言 .河南志[引用日期2018-09-20]
- 2. 河 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19]
- 3. 省情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20]
- 4. 2018年河南省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9-01-25]
- 5. 河南旅游概况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19]
- 6. 历史沿革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19]
- 7. 历史沿革 .河南省情网[引用日期2018-09-24]
- 8. 清代晚期(1840.6~1911.12) .河南省情网[引用日期2018-09-24]
- 9. 中华民国时期(1912.1~1949.9) .河南省情网[引用日期2018-09-24]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0~1987.12) .河南省情网[引用日期2018-09-24]
- 11. 区域建置志 .河南省情网[引用日期2018-09-24]
- 12. 201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19]
- 13. 概述 .植物志[引用日期2018-09-20]
- 14. 概述 .动物志[引用日期2018-09-20]
- 15. 人口民族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引用日期2018-09-20]
- 16. 王国生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9-01-20]
- 17. 王国生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素萍马懿当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网站[引用日期2019-01-20]
- 18. 2018年河南辖区完成旅客吞吐量2965万人次 .中国民用航空局[引用日期2019-01-30]
- 19. 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中国广播网 [引用日期2018-09-20]
- 20. 连接“一带一路”传承中华文脉 千年大运河盛世续辉煌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9-20]
- 21. 方言志 .河南省情网[引用日期2018-09-24]
- 收起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