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维汉

编辑 锁定
于维汉(1922.1.28-2010.11.17),辽宁省大连市人,地方病学专家,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 [1-2] 
1945年毕业于国立满洲医学院,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于维汉为克山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克山病病因、发病机理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克山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克山病的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被国内外科学界广泛接受,并以此学说开展克山病的防治,使全国克山病病情得到了控制。 [3] 
中文名
于维汉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辽宁省大连市
出生日期
1922年1月28日
逝世日期
2010年11月17日
职    业
地方病学专家
毕业院校
满洲医学院
代表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
性    别

于维汉人物生平

编辑
于维汉
于维汉(7张)
1922年1月28日,于维汉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 [1] 
1938年,考取原满洲医科大学, [1] 
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大连医院、大连医学院任内科医师、病理教师;哈尔滨卫戍医院内科任主治医师。 [1]  [3] 
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国医大二分校军医,参军后连年立功。 [1] 
1949年,先后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副教授、教授。 [3] 
1950年,28岁晋升为副教授,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内科主任、副教授。 [1] 
1951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1] 
1953年冬,于维汉奔赴黑龙江省克山县农村的重病区,参加克山病抢救、调查研究。 [1]  [4]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 
1961年,提出了克山病病因假说,指出克山病发病与单一膳食条件有关,是一种与营养因子有关的地方性心肌病。 [1] 
1964年,于维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创建了克山病研究室,后扩建为研究所。于维汉为首任研究室主任、所长。 [1]  [3] 
1973年以后,他进一步明确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在此病因学说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克山病病因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为防治克山病探索出一条新路。 [1] 
1978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所长。 [1] 
1978年,后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 [1] 
1979年以来,他先后15次赴日、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 [5] 
1982年,于维汉应邀出席了在布拉格召开的第14届世界内科学会议,并被定为心肌代谢组执行主席。 [5]  同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 [1] 
1984年,于维汉在东京心肌病国际学术会上发表的论文受到高度评价。 [5]  同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名誉校长。 [1] 
1987年,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 [1] 
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2000年,于维汉用院士津贴设立了“于维汉院士贫困大学生奖学金”,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 [5] 
2004年11月,于维汉因脑出血住院。
2010年11月17日零时10分逝世,享年88岁。 [3] 

于维汉主要成就

编辑

于维汉科学研究

于维汉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并据此用大豆及其制品预防克山病,使发病率明显降低,解决了克山病的预防;提高克山病治愈率,急型治愈率由30%提高到95%,慢型和亚急型5年死亡率由90%下降到25%以下,解决了克山病的治疗;在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进入分子水平研究阶段,并进一步证实克山病发病与病区硒、蛋白质、锰和维生素E等综合因素有关。 [2] 
在长期防治实践中,于维汉还找到服用毛地黄治疗慢型、亚急型克山病的方法,经临床治疗75%以上的患者心力衰竭可得到控制。其后,他还总结出服用毛地黄和改善膳食结构的结合疗法,使克山病不但可以医治,而且一些病人还得到了根治。 [5] 
1957年他开始采用葡萄糖代替樟脑、亚冬眠适当补液的办法抢救急症病人,收到意外效果。从此,于维汉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亚冬眠和适当补液疗法就成为抢救治疗急型克山病人的通用疗法,急型克山病的治愈率遂由30%提高到95%,在克山病防治史上取得一大突破。在20世纪60年代,由陕西提出在黑龙江广为试用的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疗法也收到显效。这两项防治成果的推广,使黑龙江乃至全国急型克山病的病死率骤然下降,到60年代初期,因急型克山病致死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5] 
1953年到1985年32年间,于维汉教授常年在克山病重病区奔波,救治患者、调研。于维汉与“瘟神”展开30余年的生死对决,经过艰辛努力,以他的勇敢、睿智拯救了困扰中黑、吉、辽等16省区309个县(旗)、1.24亿病区人口,使病区彻底摆脱了克山病魔的侵扰。 [5] 
1961年提出了克山病病因假说,指出克山病发病与单一膳食条件有关,是一种与营养因子有关的地方性心肌病。 [5] 
1964年,围绕克山病地区缺硒、缺高锰、蛋白质和维生素E等,于维汉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建起了克山病防治观测站,对1.6万人做了22年的综合性研究。同年,中央决定在哈医大创建克山病研究室。此后,于维汉系统诊治了6000多名各型克山病患者,主持了500多例死亡患者解剖,做了5000多次动物实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4] 
1973年,他明确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在此病因假说上做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为克山病病因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为防治克山病探索出一条新路。 [5] 
1984年,他主持领导了由7省市、17个防治科研单位组成的历时三年的云南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和全省的克山病防治工作。原来每年有千百人发病死亡的黑龙江省,自1991年以来已经十多年没有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得到有效遏制,为克山病诊治作出卓越贡献。 [5] 
主要贡献
一 提高克山病治愈率:1、应用亚冬眠适当补液治疗急型克山病,治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2、建立家庭病床,对慢型和亚急型病人口服洋地黄治疗和生活指导收到良好疗效,使慢型、亚急型病人5年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解决了克山病的治疗问题。 [6] 
二 降低克山病发病率,用大豆及其制品改善病区居民膳食,经过14年现场连续观察获得明显预防效果,并在中国推广,解决了预防问题。 [6]  三 由他主持和起草的《克山病分型、诊断、治疗》、《克山病病区划定标准》、《克山病流行特点》和《克山病病理诊断标准》等已在中国推广应用,规范化了中国克山病防治工作。 [6] 
四 由他主持的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1984——1986)是由7个省、市的10个防治研究单位293个专家参加,地学、农学、医学等多学科协作,采用新思维、新手段在以往克山病研究工作基础上又取得重要进展:1、阐明了楚雄克山病流行特点、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2、在克山病发病机理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克山病发生发展规律;3、克山病诊断和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化。 [6] 
五 他主持编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本图集为中国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深化病因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加强了中国医学地理制图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 [6] 
六 他的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60年代初期他认为克山病发病与营养失衡有关,并继而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已被许多国内外学者所接受,为克山病研究开拓了新领域。经过几十年临床、流行病学现场预防、动物实验、生化、病理、细胞学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发现:1、锰元素对克山病发生有一定作用;2、在低硒环境下过量锰可引起血浆硒和维生素E下降;3、低硒引起锰在组织中积累,而蛋白质充足时锰可大部分由粪便排泄,表明病区环境硒、锰、蛋白质和维生素E等因素与克山病发病有关。综合营养失衡对克山病发病的证明,更说明传统膳食单一化在克山病发生中的重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后,中国范围内的克山病发病大幅度下降证实了这一论点。 [6] 

于维汉人才培养

于维汉从教近60年,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他提出教学要上去,必须科研先上去,既要抓教师队伍建设,还要抓科研队伍建设。他建立研究所、研究室,选派老中青骨干教师出国研修。1978年起开始培养心血管疾病和地方病(克山病)的研究生,20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生38名,博士生32人,于维汉院士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科研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部份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5]  如学生陶天遵 [4] 

于维汉著作

2003年,主持编著了长达100多万字的《中国克山病》。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 [5] 

于维汉社会任职

编辑
于维汉为第十一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和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地方病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组长。 [6] 
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3] 

于维汉获奖记录

编辑
荣誉称号
  • 1994    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1]     (获奖)    
  • 1994    被授予哈尔滨医科大学十大科学家荣誉称号[3]     (获奖)    
  • 1981    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     (获奖)    
  • 1979    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     (获奖)    
  • 1978    被黑龙江省科学大会授予“科学标兵”称号[1]     (获奖)    
  • 1973    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1]     (获奖)    
  • 1966    哈尔滨市标兵[1]     (获奖)    
  • 1962    被授予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     (获奖)    
  • 1956    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     (获奖)    
所获奖项
  • 1990    获1990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     所主持楚雄克山病综合科学考察    (获奖)    
  • 1978    全国科学大会上获特殊贡献奖[1]     (获奖)    

于维汉人物评价

编辑
哈尔滨医科大学:于维汉院士把一生献给了中国克山病防治事业。他安于清贫、甘于寂寞,不畏艰险,治病救人,协作攻关、不断创新的实际行动,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仁心大爱,他的执著坚守,他的信念和忠诚。于维汉院士是医务人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7] 
人民网:于维汉院士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是医药卫生战线的一代宗师,是医学界的一面旗帜,是人民爱戴的好医生、好院士。 [1] 
嫩江县人民政府:于维汉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克山病的治疗和预防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作出了杰出贡献,32年如一日,坚守在克山病防治一线,20多个春节都是在病区与患者度过,解除了千万患者的病痛,病区群众称他是“百姓的教授、百姓的好医生”。掌握了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探索出亚冬眠、适当补液治疗急型克山病的有效方法,急型克山病治愈率大幅提高。他大爱无疆,为百姓之所需,建立地方病研究室、研究所并发展成为中国地方病研究中心;主持了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在楚雄克山病发病机理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了克山病发生发展规律,并进而提出了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把克山病防治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8]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教师 大学教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