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南大学
外文名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简    称
CSU
创办时间
2000年4月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综合
属    性
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
211工程(1995年)
985工程(2001年)
111计划(2005年) [2] 
2011计划(2012年) 展开
属性
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
211工程(1995年)
985工程(2001年)
111计划(2005年) [2] 
2011计划(2012年)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17年) 收起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易红 
校长:田红旗
专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全职)
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全职)
本科专业
104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 [3]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32个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6个(覆盖二级学科21个)
二级学科12个、培育学科1个
院系设置
研究生院、湘雅医学院和31个二级学院
校    训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校    歌
《热土中南》
校庆日
4月29日
地    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410083)
院校代码
10533
主要奖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 [4]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知名校友
汤飞凡张孝骞王淀佐黄伯云孙永福李长进郭声琨梁稳根王传福
知名教师
蔡自兴文继舫陈启元罗学港张亚林胡岳华范学工欧阳友权杨雨
长江学者
特聘、讲座教授52人 [1] 

中南大学历史沿革

编辑

中南大学学校前身

中南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其最早溯源至分别于1903年和1914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和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为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矿科享誉中外有中国“矿冶黄埔”之称;长沙铁道学院前身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3年),享有中国土木工程“三驾马车”之美誉;湖南医科大学前身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14年),为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5] 
中南大学(本部) 中南大学(本部) [5]
湖南近代实业家梁焕奎认为,矿产资源是向国家输送膏血的,道路是国家的筋脉,这两项要务不抓住,国家就会因此困顿。而国家主权被侵夺、财富被掌控,国内人才不济被推为祸患之首。1903年10月,梁焕奎从湖南矿务局拨借基金银1.6万两,创办了“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并任学堂监督(即校长),学堂初设矿业、铁道建筑2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已成为中南大学工学源头之一。 [6] 
中南工业大学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 [5]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中南矿冶学院
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是当时湖南省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7] 
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标志着由单科性工学院向综合性工业大学的转变。学校经三十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一所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业大学。
1989年11月,国家教委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研讨会”,会上发布了我国重点高等院校科学计量多项指标排名,中南工业大学在全国工科重点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0位。
1996年12月,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27所大学之一。
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8]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长沙铁道学院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路科。 [5] 
1953年,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的土建专业和原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的土木,建筑和铁道专业合并建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当时全国土木三强之一)。
1960年,以成建制的部分系和教研室为基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正式挂牌,隶属铁道部,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的有行业特色的大学。 [9] 
1970年,长沙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湖南省领导。
1975年,教育部、铁道部决定将长沙铁道学院改为由铁道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铁道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 [10]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1906年,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的唯一一所西医院,初名雅礼医院。
1914年,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与美国雅礼协会合作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湘雅医学院),雅礼医院随之更名为湘雅医院,“湘”代表湖南,“雅”代表雅礼;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首任校长为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开创者——颜福庆博士。
1921年,美国教育考察团确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与创办1906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从此“北有协和,南有湘雅”之誉在我国医学和医学教育界传为佳话。
1925年,孙中山曾为湘雅第五届毕业同学题写“学成致用”的勉词。五四运动时,毛泽东曾在此主编过《新湖南》周刊。1925年、1931年和1940年,学校先后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私立湘雅医学院、国立湘雅医学院。 [11] 
1953年4月1日,湘雅医学院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领导划归中央卫生部领导,为卫生部部属高校。当年10月1日更名为湖南医学院。 [12] 
自1979年起,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组织取得联系,经国务院批准与美国雅礼协会恢复了合作关系。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7] 
1987年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13] 
“勤奋、严谨、团结、进取”是学校的校训。先后培养造就了如张孝骞汤飞凡应元岳李振翩谢少文龙伯坚吴绍青等一大批著名医学家。自湘雅医学院成立以来培养了包括刘德培鞠躬黎鳌夏家辉等在内20多位两院院士,湘雅人写就了半部中国西医史。

中南大学发展历程

中南大学秉承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
教学楼
教学楼(20张)
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5] 
1960年10月,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建设行列,系当时湖南省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
1996年9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成为首批27所“211大学”之一。 [14] 
2000年6月,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由教育部批准试办,2004年5月获批正式建立。 [15] 
2001年2月,进入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行列。
2003年12月,成为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级大学
2005年9月,入选国家“111计划“,成为首批23所入选高校之一。
2008年1月,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 湖南省人民政府三方宣布共建中南大学。 [16]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17-18] 
2011年,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入选全国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19-20] 
2012年,中南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1-22] 
2013年1月,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成为首批14所牵头高校之一。
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国家支持高校创建的首批16个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之一。 [23-24] 
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6月,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成为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之一。12月,被评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25-29] 
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入选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30] 
自2000年以来,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等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2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 

中南大学学术研究

编辑

中南大学学术学派

中南大学南校区荷花池 中南大学南校区荷花池 [11]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学校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有色冶金学科体系链;拥有享誉全球的湘雅医学医疗群;拥有中国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运输的研学基地。目前,学校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31]  。中南大学在金属材料矿物加工概率论医学领域均拥有世界级的学派:
金氏理论:由中南大学金展鹏院士发明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金氏相图测定法及其相
宿舍、图书馆、餐厅
宿舍、图书馆、餐厅(11张)
图理论以及他领导的相图计算和材料设计研究所,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英国伯明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相关学术群体齐名。
粉末冶金:由中南大学黄培云院士开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32] 
地洼学派:由中南大学陈国达院士开创,是国际上公认的学派。这一学说与19世纪发现的地槽、地台学说共荣,被称为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与20世纪的板块学说齐鸣,是地学界在20世纪的两块里程碑之一。
侯氏定理:由中南大学中国数学界顶尖科学家侯振挺开创,其“齐次可列马尔夫过程”与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并称中国第一,在数学界有“北陈南侯”之称。
湘雅学派: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秉承“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院风,近百年来造就了张孝骞汤飞凡谢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专家,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1992年,国家邮政部首次发行4枚科学家邮票,其中就有2枚是湘雅毕业生张孝骞、汤飞凡。 [11] 

中南大学科研成果

新校区图书馆 新校区图书馆
中南大学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地洼学说开创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地构成与成矿学新流派;粉末压制理论成功解决了形成领域中大量复杂问题;浮选剂结构理论和找药分子设计为矿物工程浮选理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马尔可夫过程研究取得的国际一流成果被誉为“侯氏定理”;三元扩散偶实测相图技术奠定了在国际相图领域的权威地位;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决定人类神经性高频耳聋致病基因(GJB3);药物基因组学的创新性研究开启了以基因为向导的个体化用药时代;自由权矩阵方法已成为国际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胚胎干细胞库;我国首例供胚胎移植试管婴儿这里出生 [33] 
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8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特等奖)14项,居全国高校第3位。
自教育部推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以来(1998年-2016年),学校有9项成果入选,居全国高校第4位 [34]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实施率达70%,中国高校中国专利奖金奖排行榜第三名。
2004年,获国家重大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时任中南大学校长的黄伯云院士领衔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35]  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空缺6年)1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一名;
2007年,获得国家重大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奖12项,仅次于清华大学,位列第二;
200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周宏灏院士研制出世界首块高血压病基因诊断芯片;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方加胜教授获亚洲医学界最高奖“KANNO医学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36]  。同年,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南大学“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教育部系统高校仅有4项,时任中南大学校长的黄伯云院士领衔的“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项目”获此殊荣 [37] 
2010年,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以6个一等奖位列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
2015年,由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率领的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团队研究出的‘’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荣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38] 
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在北京发布,根据统计结果,中南大学2015年共被SCI数据库收录论文3520篇,排名全国高校第12位;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5位;被EI收录期刊论文2626篇,排名全国高校第10位;Medline数据库收录论文排名全国高校第10位; 发表卓越国际论文1416篇、卓越国内论文2294篇,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5位;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CSTPCD)统计,我校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全国高校第5位,国内论文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12位;表现不俗的论文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10位。 [39]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南大学共有10项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7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3项。总获奖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四,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三。 [40] 

中南大学军事研究

中南大学是唯一拥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为军队培养指技合一军官的教育部直
中南大学校本部
中南大学校本部(15张)
属高校,是承担军工项目和军工科研经费最多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时也是最早取得武器装配生产许可证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建有航空航天学院、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建设主战场,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创新“中南模式”。学校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以国家级科研任务为主体的各类军事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00余项。四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嘉奖,并多次授予“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曾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第一座生产性原子反应堆,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第一部捷变频雷达的运转,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同步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的发射、神舟飞船大飞机高速列车等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1] 

中南大学医学荣誉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中国按照现代医学教育的规范开始进行本科教育的第一所医学院,湘雅人写就了半部中国西医史,以下仅列出部分杰出专家:汤飞凡中国免疫学开拓者、微生物学先行者,建立中国首支防疫队伍,首次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该病毒也因此被称为“汤氏病毒”,并获诺贝尔奖提名;张孝骞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谢少文国际首次成功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李振翩病毒疫苗培养法创始人;黄友岐中国神经病学奠基人、中国神经科鼻祖;王肇勋中国心电图学创始人,1933年于国内首创心电图学;刘泽民中国皮肤性病学科创始人;韩明中国移植医学奠基者;自湘雅医学院成立以来培养了包括刘德培鞠躬黎鳌夏家辉等在内近20位两院院士 [42] 
新全国仅有五次医学院校联考,湘雅医学院五次皆是全国第一。1978年起卫生部连续三次组织了部属院校的部分毕业生进行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统考,其中后两次还吸收了不少非部属院校参加。湘雅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第一,湘雅77 、78、79级本科生全国统考中获得三连冠后,这一考试随后就被取消了。1994年,在CMB资助下卫生部进行了全国17所顶尖医学高校联考,湘雅再度名列全国第一。2002年,由于临床医学八年制招生资格问题,国家教育部组织进行医学七年制考核(96级考操作、97考理论),湘雅更是再度名列全国第一。2009年至2017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湘雅参赛八次,取得五次特等奖三次一等奖的好成绩 [42] 

中南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1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 [43-49] 
国家级科研平台(27个)
“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牵头)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参建) [50]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8个) [51] 
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创新引智基地
生物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癌变与侵袭原理创新引智基地
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神经变性机制创新引智基地 [52] 
复杂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制造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决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53] 
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 [54] 
智能化综合能效管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 [55]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精神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抗癌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49] 
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 [49]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56]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57] 
精神心理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个) [58] 
新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中澳轻金属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清洁冶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 [59] 
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
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1个) [60] 
中国人类遗传相关疾病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 [61] 
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 [62] 
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学术资源

中南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中南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底,中南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累计454万册,电子文献总量1036万余册(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折合数、学位论文等)。全馆局域网内计算机千余台,至桌面带宽均达到100M。数字图书馆资源丰富,特色鲜明,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收藏文献的学科重点包括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地质、选矿、采矿、土木建筑、交通运输、数学、力学、机械、电工电子、管理、外语、医学遗传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外科学、内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神经病学等多个方面,建立了连续性的、能反映学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目前已引进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SCI、CA、EI等中外文全文和文摘数据库共250余个,馆藏各类电子资源涵盖该校全部重点学科。图书馆自建多个特色数据库,均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中《有色金属特色文献数据库》和《重点学科导航库》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子项目。2003年9月,经教育部专家组评审,中南大学图书馆成为教育部首批11个综合类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 [63-64] 
  • 学术期刊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显示,该校有多种著名学术期刊:主要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医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创新与创业教育》等学术刊。 [65]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中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6张)
南大学承办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两种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我国材料、冶金和金属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于2002年获中国科协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3─2009年连续七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2008年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的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被EI核心库、《化学文摘》等国际和国内主要文献机构收录。先后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等,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主要用于国际学术交流,被SCI扩展版和EI核心库收录,自2007年第1期起与世界上著名的德国科技出版集团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联合出版。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等国内外知名检索系统收录。为“第2 届、第3 届、第4 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8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 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和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其论文常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有影响的文摘类刊物转摘或全文转载,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或“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被该会评为“百强社科学报”和确定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9、2011年二次入选cssci数据库。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本刊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收录,先后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第三、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66]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中南大学和中国铁道学会共同主办的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还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EiPage数据库核心期刊,该刊系CSCD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本刊的影响因子在全国交通运输类期刊中位居前列。 [67] 
创新与创业教育:由中南大学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与创业教育分会协办,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与创业教育分会理事长高文兵教授任编委会主任,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徐建军教授任主编。 [68] 
详细情况可阅读参考资料:中南大学出版社 [69]  )

中南大学办学条件

编辑

中南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中南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湘雅医学院和31个二级学院,107个本科专业;拥有享有“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湘雅口腔医院、湘雅五医院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24个临床教学基地。 [5]  [70-72] 
  • 院系专业 [73]  [74-75] 
二级学院/办学部门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广播电视学
数字出版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学
哲学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金融学
会计学
财政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电子商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英语
法语
西班牙语
日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车辆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软件工程
交通运输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物流工程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力学
消防工程
建筑学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音乐表演
舞蹈表演
冶金工程
环境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测绘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质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生物医学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安全工程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护理学(四年制)
护理学(五年制)
中南大学药学院药学临床药学(五年制)
法医学
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预防医学
口腔医学(五年制)
口腔医学(七年制)
临床医学(五年制)
临床医学(八年制)
精神医学
麻醉学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信息学
运动训练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
附属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
海口市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中南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6人,国家教学名师7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5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6人。 [5] 
两院院士 [76]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姓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
姓名
王淀佐何继善左铁镛古德生钟掘
/
已故院士(5人) 
姓名
陈新民陈国达黄培云曾庆元刘宝琛
(备注:以上均为在中南大学工作的全职院士)

中南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工、理、医、文、法、经、管、哲、教、史、艺等11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
截至2019年1月,中南大学拥有4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3个(含一级学科覆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
截至2019年1月,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等16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排名居全球前1‰,中南大学ESI排名并列“双一流”建设高校第10位。 [1]  [3]  [77]  [78]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2] 
  • 国家重点学科 [79-80]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21个)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矿业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覆盖12个)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外科学(胸心外)
耳鼻咽喉科学遗传学药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外科学(普外)
  •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2017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结果显示,中南大学获评A类学科12个,其中,A+学科3个,分别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A-学科9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中A类学科数量居全国并列第19位(工学A类学科数量8个居全国并列第9位),A类优秀率为26%,居全国参评高校并列第21位。 [81] 
中南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大类学科名称评估结果学科名称评估结果
人文社科类马克思主义理论A-哲学B-
法学B+心理学B-
社会学B-
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A-公共管理B
工商管理B+
理学数学B+物理学B
统计学B+化学B
生物学B+地质学C
工学冶金工程A+化学工程与技术B+
矿业工程A+地质资源与工程B+
机械工程A-交通运输工程B+
材料科学与工程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B-
控制科学与工程A-环境科学与工程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电子科学与技术C+
土木工程A-力学C
安全工程A-电气工程C
测绘科学与工程B+信息与通讯工程C
医学护理学A+药学B+
临床医学A-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B-
基础医学B+口腔医学C-
注:第四轮学科评估将参评学科的前70%的分为9档,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 [82]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数学、药学、哲学、工商管理、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安全科学与工程、力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法学、软件工程、统计学、护理学、特种医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 [83-84]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 [85] 
工程博士、临床医学博士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 [3]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 [85] 
    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保险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艺术硕士

中南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学校共国家特色专业19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 [5] 
国家特色专业(19个) [86-87] 
批次专业名称所属学院立项年份
第一批安全工程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007年
临床医学湘雅医学院
第二批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2007年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批应用化学化学化工学院2008年
自动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精神医学湘雅医学院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第四批采矿工程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009年
冶金工程冶金与环境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工程学院
第六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学院2010年
测绘工程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粉末冶金研究院
英语外国语学院
第七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冶金与环境学院2011年
物联网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 [88] 
序号
立项年份
专业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属学院
1
2011年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姜 涛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
冶金工程专业
李 劼
冶金与环境学院
3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学院
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专业(1个) [89] 
序号专业名称负责人所属学院入选年份
1数字出版刘灿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年
国家精品课程(57门) [90]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
1工程测量(网络课程)曾永年30有机化学罗一鸣
2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徐克前31隧道工程彭立敏
3临床技能实验学沈守荣32材料结构分析姜锋
4流行病学谭红专33临床麻醉学郭曲练
5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吴 超34行政伦理学李建华
6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朱建军35矿业经济学陈建宏
7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李 洁36无机化学刘又年
8固体物理学郭光华37粉末冶金原理阮建明
9操作系统原理胡志刚38冶金原理李劼
10机械设计基础王艾伦39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张新明
11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姜 涛40医学(卫生)统计学孙振球
12信息检索罗爱静41资源加工学胡岳华
13舞龙舞狮黄益苏42智能控制蔡自兴
1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胡凯43材料科学基础余志明
15大学生安全文化吴超44精神病学张亚林
16金属材料热处理易丹青45病理生理学肖献忠
17人体寄生虫学汪世平46物理化学陈启元
18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田勇泉47大学物理杨兵初
19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余志武48内科学廖二元
20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郑洲顺49诊断学张桂英
21机械制造工程训练刘舜尧50儿科学易著文
22编译原理陈志刚51药理学周宏灏
23工科大学化学梁逸曾52计算机网络高阳
24数值分析韩旭里53人体解剖学罗学港
25社区护理学何国平54生理学罗自强
26传染病学范学工55病理学文继舫
27物理实验徐慧56管理信息系统陈晓红
28神经病学肖波57人工智能蔡自兴
29医学分子生物学胡维新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 [91]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所属学院
时间
1
系统解剖学
罗学港
基础医学院
2007年
2
材料科学基础
余志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人工智能
蔡自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4
化学计量学
梁逸曾
化学化工学院
2008年
5
大学物理
唐 英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9年
6物理化学李洁化学化工学院2010年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 [92-93] 
序号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所属学院
1中国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专题颜爱民商学院
2网络文学欧阳友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何庆南湘雅二医院
4神经症与心理治疗张亚林、曹玉萍
5人体生理学罗自强基础医学院
6人体解剖学罗学港、卢大华
7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蔡自兴、刘丽珏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8疾病预防与健康维护谭红专、刘爱忠公共卫生学院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 [94]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属学院
1
无机化学
刘又年
化学化工学院
2
有机化学
罗一鸣
3
材料结构分析
姜 锋
4
金属材料热处理
易丹青
5
数值分析
韩旭里
数学与统计学院
6
智能控制
蔡自兴
7
隧道工程
彭立敏
8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朱建军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9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刘舜尧
机电工程学院
10
编译原理
陈志刚
11
操作系统原理
胡志刚
12
流行病学
刘爱忠
公共卫生学院
13
医学(卫生)统计学
杨土保
14
病理生理学
肖献忠
15
人体寄生虫学
汪世平
16
神经病学
肖 波
17
传染病学
范学工
18
临床技能实验学
沈守荣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95] 
序号
具体项目名称
负责人
立项年份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室
黄伯云
2007年
2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田勇泉
3
基于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人才CDIO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陈启元
2008年
4
中南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徐建军
5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夏家辉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1个)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1个) [96]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97] 
序号
所在单位
实验室名称
批准时间
1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6年挂牌
2
基础医学院
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
3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2007年立项建设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5
附属医院
临床技能训练中心
2008年立项建设
6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资源加工实验教学中心
2009年立项建设
7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2年立项建设
8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98]  2015年立项建设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 [99] 
序号
单位名称
实验室名称
批准时间
1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2005年通过验收
2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教学实验中心
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4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5
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教学实验中心
6
基础医学院
机能学实验中心
7
形态学实验中心
2009年通过验收
8
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
9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1年通过验收
10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资源加工实践中心
11
附属医院
临床技能训练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联合企业名单(18个):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武汉铁路局、中国铝业公司 [100] 
  • 教学成果
截至2013年末,学校共获得23项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 [101-105] 
序号成果名称主要完成者(前三)获奖等级获奖时间
1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陈启元(参加单位排名6,个人排名7)一等奖2001年
2《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教材)梅显芝(参加单位,排名第五)1997年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和载体的新探索黄伯云、徐建军、石共文二等奖2009年
4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陈启元、刘义伦、陈立章二等奖
5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田勇泉、易露茜、陶立坚二等奖
6大类培养模式下化学基础课创新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黄可龙、李洁、罗一鸣二等奖
7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黄伯云、易丹青、汪明朴二等奖2005年
8基础医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文继舫、罗学港、罗自强二等奖
9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罗学港、刘正清、曾志成二等奖
10医科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李桂源、吴末生、殷朝阳二等奖
11重点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层次性问题研究陈晓红、杨伟文、郇良勋二等奖
12创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徐建军、喻跃龙、李永军二等奖
13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研究与实践—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学科建设主导模式徐慧、曹兴、罗军飞二等奖
14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邱冠周、黄圣生、胡岳华二等奖2001年
15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工科(冶金、材料类)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陈启元、张平民、关鲁雄二等奖
16普通高校一般院校努力创办“一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谷士文、邓荣飞、王永和二等奖
17整合优势 立体推进 探索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新途径徐建军、蒋建湘、欧阳友权二等奖
18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孙振球、陆志刚、李桂源二等奖
19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粉末冶金学科的发展黄伯云、黄培云、姚德超二等奖1997年
20机械设计实验室教学基地建设黄澍川、赵辉、肖云龙二等奖
21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肖云龙、文振华、唐进元二等奖
22病理学课程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文继舫、钱仲棐、黎岳南二等奖
23用系统性原理组织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彭金定、程中文、张承平二等奖1993年
  • 学生代表性获奖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11张)
2011年,学校本科生刘路成功破解困扰国际数学界十几年的“西塔潘猜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社会反响;
研究生李海星荣获“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并受到刘延东同志的亲切接见;
大学生的作品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管理类唯一一个特等奖;
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模竞赛,获奖数居全国第6位;
医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106] 

中南大学体育竞技

中南大学建设有田径、篮球、排球、定向越野和射击5支高水平运动队,游泳、足球、乒乓球等常设运动队。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均在全国保持前8的竞争实力,其中男子篮球连续4年蝉联CUBA西南赛区冠军,2017年19届CUBA中南大学男篮女篮分获亚军、季军;田径连续4年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总分前5(2013年总分第一名)名。学校荣登人民日报社主办,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第四名。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学校先后有两位学生和1位毕业生获1金2银1铜。 [107] 

中南大学国际交流

1980年-2011年,学校先后与英、美、日、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等国外300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研究关系。根据2011年资料显示:学校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每年有几百人次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并聘请了一批长期外国专家和外教来校科研或任教。学校每年派出几百人次出国或赴港澳台地区进行深造、讲学、合作科研。从2007年起,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资助该校100名优秀学生前往国外一流大学学习深造。 [108]  每年选派超过50%湘雅医学院的八年制医学生,赴耶鲁大学Emory大学康奈尔大学匹兹堡大学南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学习并与之建立了广泛合作交流。 [109] 

中南大学社会评价

国内民间排名:
人民网2015—2016年度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第7位; [110] 
武书连2017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第17位; [111] 
中国校友会网201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第17位。 [112] 
国际排名:
2013年WRWU世界大学排名公布中南大学入围世界200强; [113] 
2016年度全球大学科技竞争力排名发布,中南大学位列128位。 [114] 

中南大学校园文化

编辑

中南大学校徽

设计创意来源于传统的中国结造型。通过对“中南大学”英文缩写字母“CSU”,3个字母的巧妙安排,形成中国结的造型,其寓意一是象征团结,强调汇聚原三校之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二是象征吉祥,预示着中南大学具有美好的未来。整体形象极富动感,刚劲有力,造型美观流畅,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时代感。采用沉稳的蓝色,代表了科学和理智,体现了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和冷静的发展方向。

中南大学校训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校训解读: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和宋明理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近效湖湘学派务实践行的优良传统。
“知”是认识,即对于万物事理的思惟省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会理解。“行”是实践,即把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和落实到人伦日用。“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包括:一、既注重知,又注重行;二、既知得透彻,又行得切实;三、既以知为行的主宰,又以行为知的归宿;四、既重知向行的转化,又重行对知的更新和发展。
“经世”,即改造世界,改善社会民生,治理世间事务;它大到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强,小到推动区域环境和文明风习的变革。“致用”,即学以致用,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发挥大学和人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经世致用”的根本旨趣,就是强调大学要以天下为己任,求索治世之道,培养济世英才,积极入世,引领文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经世致用”是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知行合一”是大学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式。
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一是切合中南大学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特色;二是与我校所秉承的湖湘文化精神底蕴相契合;三是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

中南大学校风

向善 求真 唯美 有容
校风解读:
对于真善美的向往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浓缩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能海纳百川、综合创新之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又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底蕴。
“向善”即为善弃恶,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中华先贤所追求的人生目标。
“求真”是对于真理的向往,实事求是,真诚有信,这也正是孔子“志于道”之人生理想的现代诠释和表述。
“唯美”是寓审美于人生,陶冶性情,丰盈内心。
“有容”是拥有海纳百川的宏大气度和谦虚好学的宽阔胸怀。
“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凝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亦能虚怀若谷,有容、创新;道德的尽善、艺术的尽美与科学的求真融为一体。清正和美之校风所至,中南大学必成为莘莘学子自由全面地发展的摇篮。
以“向善求真唯美有容”为校风,其意义大致有三:第一,有利于统一和凝聚中南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第二,有利于形成接续先贤、继往开来的文化自觉意识;第三、有利于形成高品位、跨越时空的中南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115] 

中南大学现任领导

编辑
中南大学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常务副书记
党委副书记
陈治亚 [116]  李亮蒋建湘
纪委书记
党委常委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朱学红李亮蒋建湘
陈翔陈治亚陈春阳
周科朝胡岳华高文兵
郭学益陶立坚黄健陵
校长 [117]  田红旗
常务副校长
副校长
周科朝朱学红
陈翔郭学益黄健陵  [118] 
校长助理
(信息来源:学校官网2017年12月信息 [119-120]  )

中南大学知名校友

编辑
顶尖学者
著名数学家,全国劳动模范
细菌学、病毒学家
儿科医学界的一代宗师
血液病学专家
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
现代血库的创始人
内科专家和热带病学家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家
神经病学奠基人
著名外科学家
心血管病学专家
中医医学史专家
医学泰斗、消化内科学家
胸外科专家
华人著名经济学家
病理生理学家、肿瘤专家
医学遗传学家,医学教育家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张友尚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斯奇华大基因副总裁、首席科学家
左铁镛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永富中国工程院士,选矿工程专家
王淀佐中国矿物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邓起东中国科学院院士
政界英才
郭声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委 [121]  卢展工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河南省委书记
孟宏伟公安部副部长,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副总警监警衔 [122]  肖亚庆十九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 [123] 
国家工商总局原局长 [124] 
曾任云南省委书记
曾任陕西省委书记 [125] 
曾任山东省委书记 [126] 
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
曾任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江苏省副省长
陕西省原副省长
原农垦部副部长 [12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毛腾飞湖南省株洲市委书记//
企业英才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28] 
三一集团董事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三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铝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三一重型装备公司董事长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三一美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总经理
三一集团四大创始人之一 [129] 
建设银行股份公司副行长
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主席
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
比亚迪集团公司副总裁
原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
广东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深圳金立集团董事长
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党委书记
智能装备股份公司董事长
唐山市陶瓷集团公司美术师
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想集团副总裁
香港桂江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
汉江集团公司董事长
广东省房地产商会会长
中科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上海电力股份公司董事长
恒大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庆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格林美集团董事长
文艺英才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知名记者、主持人
医界英才
第一代医学病毒学 [130] 
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 [131] 
免疫学开拓者之一 [132] 
细菌学、病毒学家 [133] 
神经病学奠基人
中国心电图学创始人
中国放射学的创建、奠基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127] 

中南大学校园环境

编辑
中南大学新校区 中南大学新校区
中南大学校外环境,靠山面水,前临“漫江碧透”的涛涛湘江,后倚“万山红遍”的巍巍岳麓;岳麓山古木参天,浓荫匝地,鸣鸟成群;湘江水滔滔北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舸争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校园内幽静典雅,湖水清澈,天鹅戏水,野鸭成群,小亭别致,荷花清香,树木葱郁,绿草成茵;教学楼,宽敞明亮,窗明几净,错落有致,排列有序,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实为求知治学之佳境。 [134-135] 
中南大学新校区新校区占地近2000亩的新校区一期工程(投资25亿)于2009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拥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功能齐全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物理实验大楼、电子电工实验大楼、外国语教学大楼等、于08年建成的新体育馆也在其中,新校区实现了信息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均安装有空调,是全校师生上课、自习、做实验的地方。
中南大学校门 中南大学校门
中南大学图书馆以新校区图书馆为主体,分布于5个校区,馆舍面积总计7.5万平米,设有11个业务部门,拥有24个大型书库、31个阅览室,拥有阅览座位5500余个,周开放时间70-105小时。 [136] 
中南大学体育场被广大学子称为“中南鸟巢”,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体育场建筑面积为15346平方米,18000座,是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的体育场之一。 [137]  每年的新生迎接,报到以及注册都是在体育馆完成。 [138] 
(校园风景相册部分图片来源: [134-135]  [139-141]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收起

哎呀,运营同学,这个模块离家出走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