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混凝土
- 外文名
- Concrete
- 简 称
- 砼(tóng)
- 本 质
- 复合材料
- 应用于
- 土木工程
- 创始人
- 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
混凝土定义
编辑混凝土特点
编辑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混凝土发展历史
编辑考古人员发现5000年前的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开始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另外在房屋建设中,他们已懂得类似钢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
5000年前的凌家滩人不是只会简单的搭建屋舍,事实证明,当时的凌家滩人已懂得“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这和如今的钢筋混凝土非常相似。工作人员说,原始先民要用经过火烧过土作为房基槽与墙体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内用木棍作为墙体的支撑柱,然后填埋红烧的土块,并在墙体两侧表面敷上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还可能用芦苇杆加固。
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1879年,他开始制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发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仅几年后,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
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尔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887年德国工程师科伦首先发表了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英国人威尔森申请了钢筋混凝土板专利;美国人海厄特对混凝土横梁进行了实验。1895年——1900年,法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发表了著名的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理论。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
[1]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见无机胶凝材料)。
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2]
混凝土功能作用
编辑混凝土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混凝土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来自两方面:环境因素(温、湿度变化)和外加荷载因素,因此有:
1)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弹性变形
非弹性变形
2)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收缩变形(干缩、自收缩)
膨胀变形(湿胀)
3)复合作用下的变形
混凝土耐久性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为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组成材料与结构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外加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3]
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混凝土的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缝。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混凝土分类
编辑混凝土按胶凝材料分类
①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
②有机胶结料混凝土,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分类
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2500Kg/
,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
,集料为砂、石。
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1950Kg/
的混凝土。它由可以分为三类:
1.轻集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800~1950Kg/
,轻集料包括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矿渣、矿渣等。
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是300~1000Kg/
。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与稳定的泡沫制成的。加气混凝土是由水泥、水与发气剂制成的。
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无细集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范围为1500~1900Kg/
,是用碎石、软石、重矿渣作集料配制的。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500~1500Kg/
,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矿渣等作为集料配制的。
混凝土按使用功能分类
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混凝土按施工工艺分类
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混凝土按拌合物的和易性分类
混凝土制备过程
编辑混凝土1.折叠配合比设计
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混凝土2.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搅拌机: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和条件,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或搅拌站集中搅拌。流动性较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可用自落式搅拌机;流动性较小或干硬性混凝土宜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前应按配合比要求配料,控制称量误差。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对混凝土质量均有影响,应严加掌握,使各组分材料拌和均匀。
[5]
混凝土3.输送与灌筑
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斗、皮带运输机或搅拌运输车输送到施工现场。其灌筑方式可用人工或借助机械。采用混凝土泵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和物,效率高,每小时可达数百立方米。无论是混凝土现浇工程,还是预制构件,都必须保证灌筑后混凝土的密实性。其方法主要用振动捣实,也有的采用离心、挤压和真空作业等。掺入某些高效减水剂的流态混凝土,则可不振捣。
混凝土4.养护
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6]
混凝土杂志
编辑混凝土期刊简介
《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
CN:21-1259/TU。
邮发代号:8-110。
周期:月刊。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曾用名: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
混凝土读者对象
《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混凝土主要栏目
《混凝土》主要栏目:理论研究;原材料与辅助物料;预拌混凝土;混凝土制品;工艺及设备;生产管理;实用技术;行业资讯等。
博思明地坪任思远 :耐磨地坪、彩色艺术压膜地坪、生态透水地坪、环氧(防水、防静电)地坪、球场运动场地坪等。
- 参考资料
-
- 1.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赵小凡 刘怡 辛瑾 《科技信息》2011年第27期276页 .维普期刊[引用日期2017-10-18]
- 2. 高层建筑新材料火山渣混凝土 蔡佩良 林立岩《建筑技术通讯》1990年第6期11-12页 .维普期刊[引用日期2017-10-18]
- 3.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影响 毕洪艳 周东海 杜井立 李长明《辽宁建材》2008年第4期17-18页 .维普期刊[引用日期2017-10-18]
- 4. 国内外混凝土外加剂现状 刘秉京《中国港湾建设》2002年第2期7-10页 .维普期刊[引用日期2017-10-18]
- 5. 混凝土搅拌机的新结构 金汉城《建筑机械》1983年第01期 .维普期刊[引用日期2017-10-18]
- 6. 不同轻质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杨健辉 朱利伟 余建雨 袁慧童《混凝土》2017年第7期139-143页 .维普期刊[引用日期2017-10-18]
- 7. 混凝土杂志中国知网下载量再创新高《混凝土》2012年第12期83页 .维普期刊[引用日期2017-10-18]
词条标签: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V百科往期回顾
- 词条统计
-
- 浏览次数:次
- 编辑次数:13次历史版本
- 最近更新: shiwei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