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指建筑物的历史或对建筑历史的研究,即对建筑物的既往或建筑活动的既往进行的调查研究。也称建筑历史。自从有人类便开始了对于人造环境不懈的追求,在人类文明化历史中建筑本身对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反映或影响,所以各国个文明圈之间对于建筑史的分类和描述有着不小的差异。建筑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筑风格演变学。
建筑史学科分类
编辑中国对建筑历史的研究一般分为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根据时间又分别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西方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的古代建筑,事实上是一脉延续至今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的建筑。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和美国建筑史的研究是按照现代对于世界建筑风格变化的认识按文明圈划分门类,以时间先后列序并综合评价。其中有欧洲及中近东建筑风格,远东建筑风格,非洲建筑,玛雅建筑,印度建筑等。
建筑史主要学习建筑学的演变和历史,它横跨世界需要靠考虑到各种各样方面的影响:艺术性,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技术。总之,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相关意志(无形的作用,目的,标志) 和建筑的环境(物质表,窗口,屋顶,道路) 通过生活的需要(食物,工作,圣餐等。) ,在历史背景之内的综合。建筑历史,像其他历史知识的形式一样,是依于历史的局限和潜在性作为原则的。结果是在建筑学的研究中需要有大范围视角。
在19世纪,过去的建筑学被了解为公式,强调形式的形态特征,技术和材料。这个期间也可以看到独立建筑师的诞生,清晰的意图与艺术性的活动主题合并。在这些方面,建筑史是艺术史的亚学科,它聚焦在设计建筑物和城市的原则和样式的历史演变。
在后现代多元论压力下,理论家尝试将建筑学对各种各样的新解释开放。在90 年代中期流行的新语言学理论试图将建筑元素理解为一种自治语言,对进行中的重点理论项目作出贡献。解释学工作构成对建筑历史的其它视角,并且在建筑学的情势本质作为了解现象学的中心。虽然这两种方法是从语言方面确认建筑的时候,重点理论主要是自我参考的。
机会主义的风气能看作对形而上学早先理论的反应,起先是在全球化的超现代主义的显现,然后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民主。后殖民主义知识的增长鼓励了对早先被拓殖的国家建筑学的复审和从不适当的西部教条寻求释放它的历史和实践。
建筑历史的创立作为一个西方的原则在被清晰反射在西部建筑发展的历史中,对非西方建筑学的理解经常在较少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西方殖民主义使事态进一步复杂化。后现代历史记叙试图论及这样问题,但是他的主题的范围在史学家之中没有得到共识,甚而独立的史学家改变了横跨时间的方法; 特别是改变的框架可以被追踪到流行书籍Banister Fletcher先生的许多版本。但总体来说,建筑史反映它的历史发展时刻。
研究的演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 , 建筑历史的研究经过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 , 从自我本位到相对中立的过程。其中以英国的建筑史典籍 弗莱撤建筑史为例 , 在第一版本中只列出了西方人是已久的从中近东初期文明风格到文艺复兴风格的主线 ,而到了第四版才出现的建筑之树中引入了当时已经开始研究的远东建筑风格以及其他一些非欧洲的风格进入 ,但是只是作为相对于欧洲的历史性风格而言的非历史性风格出现。而到了1961年的第17版本 , 因为对东方的持续研究使得西方的学者认识到了东方风格的历史性 ,因此将建筑之树变成贯穿始末的两大部分,并且将非历史性风格更名为东方风格 , 将历史性风格更名为西方风格 ,取消了建筑之树。进入了第19版后进一步将东西两大部分同时取消 , 而将各个文明圈内的建筑风格演变用时间分章节 , 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专家专门编写某一章节内的特定地区条目。这也是符合世界历史学研究的总进化过程的。
建筑史历史阶段
编辑建筑史古代建筑
在开始,人类面对世界的同时,完全被神,魔鬼和精神围绕,对科学的物质世界一无所知。人们通过建立全能的神与他们的环境达成妥协。许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神学家或者超自然力量解释:年,季节,白天和黑夜。例如收割被视为神的生育力的善行。因而,城市的建立和秩序城市和她的最重要的建筑(宫殿或寺庙) ,经常由教士执行甚至统治者本身,建筑伴随着对应的仪式意欲将人类活动加入对神的持续的祝福。古老建筑表现了在天界和冥界之间的紧张关系。城市标记为超越外面自然原野的神圣空间的容器,并且寺庙或宫殿作为神的家继续了这一规则。建筑师,教士或统治者,不是唯一的重要规划者; 他仅仅作为保持传统的一部分。*古埃及建筑
*亚述建筑
*巴比伦建筑
*伊特鲁里亚建筑
*克里特建筑
*迈锡尼建筑
*波斯建筑
*苏美建筑
建筑史经典建筑
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与埃及或者波斯的比较在是非常不同。在古代,宗教事务是作为统制秩序而保持的; 在希腊时期,的时候,神秘的宗教转化成了寺庙和宫殿组合体,成为了公民的区域或城邦。希腊的日常生活形成了新的由公共建筑围拢的露天场所,该场所称为 集市,它包括了商店和寺庙。集市通过开放辩论而不是皇家命令表现了新的对社会正义的尊重,然而神的智慧仍然主持了人间的事理。古老文明生活仪式转变成刻画在各个场地上,如在通往卫城的道路上。各个地方有它自己风俗,通过神话来反映世界,因而所有的寺庙都选在山上以便更好的接触天堂。
·雅典古集市
·罗马别墅
·罗马广场
·竞技场
·万神庙
·凯旋门
·水道工程
建筑史风格演变
编辑·罗马风建筑
·哥特建筑
·手法主义建筑
·古典复兴与哥特复兴
·装饰艺术派建筑
·现代建筑
·现代主义
·蛮横主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ISBN: 9787302226888
开本:
定价:40.00元
建筑史内容简介
编辑《建筑史(第26辑)》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史(第26辑)》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建筑史(第26辑)》为第26辑。
王贵祥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审美刍议》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国历代文献中所反映的建筑审美观念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其审美思想作出新的总结,《中国传统佛道建筑中扩大前部礼拜空间形式初探》通过对中国古代佛道建筑及其礼拜仪式演变历程的考察,对其前部礼拜空间的扩大和强化形式作出探讨,《交河故城西北佛寺复原研究》、《从壁画中看高句丽斗棋的特点》、《忍冬纹饰在高句丽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初探》、《西藏吉祥多门塔地域性特征研究》等论文分别针对新疆、东北、西藏地区的建筑遗存展开研究,《北京先农坛太岁殿、拜殿大木丈尺初探》在精密测量的基础上,对先农坛殿宇的建筑空间与构件的尺度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一些新的见解:《从现存图文档案看故宫毓庆宫内檐装修》利用清代的营造档案进行分析,揭示了故宫毓庆宫中“迷宫”式的室内格局的具体特征,《聚集到分散:浅析村出现前后的居住形态与聚落特征》、《龙脊十三寨的村口研究》二文通过不同的视角分别对古代村落形态进行研究,《岭南名园雁山园的研究与修复构想》、《长春园狮子林与苏州狮子林》二文则对岭南园林实例和清代皇家园林的写仿案例进行了新的探讨,《当前国内外建筑院校设计》《建造课程的比较》收集整理了国内外著名建筑院校的设计/建造课程实例,并作了细致的对比研究,张杰先生的论文通过文献梳理,对中国古代堪舆术的历史发展及其设计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提出新的评价,马炳坚先生的文章结合作者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中国文物古建筑保护领域若干争议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张帆先生的论文对建筑史学家王璧文先生的早期著作《中国建筑》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解读。
建筑史图书目录
编辑中国古代建筑审美刍议
中国传统佛道建筑中扩大前部礼拜空间形式初探
交河故城西北佛寺复原研究
忍冬纹饰在高句丽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初探
西藏吉祥多门塔地域性特征研究
从现存图文档案看故宫毓庆宫内檐装修
聚集到分散:浅析村出现前后的居住形态与聚落特征
龙脊十三寨的村口研究
岭南名园雁山园的研究与修复构想
当前国内外建筑院校设计/建造课程的比较
论堪舆与空间设计
关于近年来中国文物古建筑保护领域若干争议问题的思考
建筑史建筑史
编辑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291633
定价:45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2-7-9
ISBN:9787302291633
定价:45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2-7-9
作者:贾珺
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建筑史图书简介
内 容 简 介
《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本书为第29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16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术、中国城市史、古典园林、乡土建筑、地域建筑文化、近代建筑、文物建筑保护、日本古代建筑史等领域。
《平遥镇国寺天王殿大木结构解读》的作者综合运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手工测量等方法对一座明代木结构建筑实例进行了精细测绘,并通过样本分析和数据解读,探讨建筑的始建年代、营造尺、大木设计方法等问题;曹春平先生的论文对南宋绍兴年间所建的仿木楼阁式石塔--福建石狮姑嫂塔的形制作出深入的解析;谢鸿权先生的论文则对北宋《营造法式》中提及的建筑构件“冲脊柱”进行详细的考证;《明代淮安府及其所辖州县城市形态与构成要素浅析》一文从不同角度对明代地方城市展开研究;王贵祥先生的论文对上古以来的暮春上巳节祓禊礼仪与园林曲水流觞之景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意义进行梳理;黄晓、刘珊珊两位作者的论文通过一幅明代绘画作品和相关史料的钩沉,对明代浙江崇德友芳园的历史沿革、园林布局和造园意匠作出新的考证;《围龙屋与太极化生图式》一文将客家民居围龙屋与传统的太极化生图进行比较,探讨其哲学内涵和文化渊源;乌布里·买买提艾力和赵晓梅两位作者的文章分别对新疆地区的地域建筑文化和湖南通道县侗寨聚落进行研究;刘成和王斌两位作者的文章则对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天井尺度和坡屋顶做法作出新的解读;本辑收入3篇中国近代建筑的论文,分别针对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自贡张伯卿公馆和南京中央体育场展开研究;李浈先生的论文从自然条件和人文习俗的角度探讨低技术的方略在乡土建筑保护实践中的应用;《从佛教的发展背景看镰仓时期石造宝箧印塔的形成》一文详细考证了日本宝箧印塔的演变历史和相关背景,并针对日本学者的学术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
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建筑史目录
平遥镇国寺天王殿大木结构解读刘 畅 刘梦雨 1 [1] 福建石狮姑嫂塔曹春平 15
“冲脊柱”浅考谢鸿权 25
明代淮安府及其所辖州县城市形态与构成要素浅析贾 珺 43
从上古暮春上巳节祓禊礼仪到园林景观“曲水流觞”王贵祥 58
明代《长林石几图》与吕炯友芳园研究黄 晓 刘珊珊 71
围龙屋与太极化生图式吴庆洲 82
丝绸之路新疆段地域文化初探乌布里·买买提艾力 98
阳烂侗寨的建筑与聚落空间赵晓梅 106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天井尺度之地域性差异探讨刘 成 115
“水”
--江南部分地区传统木构民居屋顶坡度作法初探王 斌 126
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之美“境”研究刘松茯 何 颖 孙 权 135
自贡张伯卿公馆历史研究及保护建议李海霞 张复合 147
追摹
--南京中央体育场营造中所见近代建筑的价值理念萧红颜 159
试论乡土建筑保护实践中低技术的方略李 浈 167
从佛教的发展背景看镰仓时期石造宝箧印塔的形成路秉杰 张毅捷 176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 参考资料
-
- 1. 建筑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引用日期2013-01-16]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