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ǎn jǔ]  

选举

(推举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的活动)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选举(Selection 中国古代选举)是从统治者候选人中选择统治者。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择。“选举”的对立面是“委任”。委任是自上而下的选择。
中文名
选举
外文名
election
类    别
社会制度
作    用
选出管理者

选举中国古代选举

编辑
它从理论上虽说也是几乎所有人都不被排斥在外,但实际上却总是只有很少数人参加或被选,甚至只有少数人参加,更少人被选才能顺利运作,参与者或被选者不是选他人,而实际是自己被选或自荐,最后或者是通过他人的推荐, 或者是通过客观的考试而被选中。选中者自然是一批人,而非一个人,他们亦非成为最高决策者,而只是成为君主制下的官员或者获得任官资格。竞选者所依凭的主要是体现在个人自身的德行、才能、名望、族望,或者文化修养,每次的被选中者也不构成一个统一的集团而仍是一些个别的人,每次选举也不带来国家政策上的改变,而只是为统治阶层输送新血。所以,它总是精英的,从形式到实质都是少数人的一种活动。它的选择标准是受到某种先定的实质内容的限制的,它也不涉及到传统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根本基础,但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可以合理预测的期望,对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分层的确立以及个人地位的变迁意义至关重大。选举概述选举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运行机制,马克思主义以阶级分析方法,深刻分析了选举现象的含义,认为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特定制度,其根本特性是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是服务于国家性质的政治方式和规则,也是民主政治下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参与政治的途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可以把选举理解为在民主政治制度背景下,特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而以公民法定票决方式选择政治和公共职位任职这的机制和规则。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 梁纪二》

  
春,正月,癸卯朔,诏曰:「二汉登贤,莫非经术,服膺(1)雅道,名立行成。魏、晋浮荡(2),儒教沦歇,风节罔树(3),抑此之由。可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广开馆宇,招内(4)后进。」於是以贺瑒及平原明山宾、吴兴沉峻、建平严植之补博士,各主一馆,馆有数百生,给其饩廪(5),其射策(6)通明者即除为吏,期年(7)之间,怀经负笈(8)者云会。瑒,循之玄孙也。又选学生,往会稽云门山从何胤受业(9),命胤选门徒中经明行修者,具以名闻。分遣博士祭酒,巡州郡立学。
【研析】
春季,正月,初一,梁武帝下诏说:「两汉进用贤能,所重视的都是儒学经术之士,他们都信奉大雅之道,人人饱学,因此能树立名节,德行有成。魏、晋以后士人轻浮放荡,儒学名教沦丧殆尽,风范节操无所建树,或许正是由於这个缘故。可以设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广泛扩建馆舍,招纳后来好学之士。」
於是任命贺瑒及平原人明山宾、吴兴人沉峻、建平人严植之补为博士,让他们各主持一个馆,每馆有数百名学生,由国家供给月粮,其中在射策考试时应对自如,见解通明的人,就被任为官吏。
一周年之内,胸中装满经略,背上背著书籍来游学京师的人像风云聚会。贺瑒,是贺循的玄孙。朝廷又挑选学生,送他们去会稽云门山跟从何胤学习,命令何胤选拔门徒中经术明达、品行高洁的,把他们的姓名上报朝廷。朝廷又分派博士祭酒巡视州郡的立学情况。
梁武帝萧衍一向崇尚儒学,深感於两汉任用的都是信奉雅道之饱学之士,故能树立名节德行有成,故决定成立一专责机构,来培养人才,遂设置五经博士
为了让他们潜心学习,还供给月粮让他们无后顾之忧,难怪至京师游学的人络绎不绝。因为这一方面是他们通往仕途的好途径,另一方面如果大家都能认真的学习正统文化,将使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无形中能使社会安和乐利,促进国家稳定。
梁武帝下诏的此政策,的确影响整个国家深远,不失为英明之道。诏中还特别强调选拔出来当官的必需是品行高洁的,可见梁武帝能深谋远虑,知道品德重於一切,只有具备道德高超的人出仕,才是国家人民之福。

选举现代选举概念

编辑
选举(Election 现代选举 )是一种具有公认规则的程序形式,人们据此而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Election”词条的作者巴特勒(D.E.Butler)指出:该词源于拉丁语动词“eligere”(意为“挑选”),虽然起源甚早,但现代含义上的、作为民主前提的自由和普遍的选举,其历史实际上只有两个世纪。按科特雷(J.Cotteret)与 埃梅里(C.Emeri)的意见,现代的“选举”(election)可以被定义为有种种程序、司法的和具体的行为构成的一个整体,其主要目的是让被统治者任命统治者。又迈克尔·曼主编的《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的“选举”词条说,选举是较大的群体为自己提供一个较小的领导群体的一种方法。我们或许可以说:现代选举是以“多”选“少”,以“众”选“贤”(“贤”不含褒贬义),即通过多数来选择实施统治的少数。现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执行选举制度。中国古代亦在乡社保甲等基层组织实行类似的选举制度,由百姓推选才行为众所信服者充之。
选举作为一种政治活动现象,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选拔、推举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的活动。从狭义上说,选举仅指选民或者代表根据自己的意志,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方式,选出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行为。

选举选举与民主

编辑
选举是民主的主要形式,民主很大程度上要靠选举来实现,但选举并非民主的唯一形式,把选举等同于民主是一种机械的理解。为了标榜民主而把有关的一切程序和活动都规定为选举的形式,实际上又不能真正实行,其后果可能导致民主流于形式而失去实质,成为“假民主”。
民主的本质应是人民大众有充分的决定权,通过决定权来确保被选举人为人民服务。而决定权既可以用“肯定”即选举来行使,也可以通过考试考核纪检监察确保被选举人忠实履行职责,也可以用“否定”即罢免来行使。总之只要人民的决定权得到真正行使,就是有充分的民主。

选举中国选举制度

编辑
具体而言,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基层村民委员会的代表由选举产生,但各级人民政府的负责人不一定由选举产生,而是由上级政府任命,但受本级人大的监督和考核。所任命的政府负责人要每年向本级人大进行年度述职汇报工作,人大可随时对其弹劾罢免,能否留任由人大进行信任投票来决定,考核合格通过信任投票的才能留任,被留任的在任期届满时才能平调或升迁;考核不合格的由人大予以免职,只能待岗或降职任用,不得升迁,免职造成的空缺由上级重新任命。 (当然,为了增加人大的“政治能量”,使其能与政府博弈,需要允许他们自办报纸、发表观点,需要允许人大直选,需要缩小人大代表数量)
这种任命权和罢免权相分离的方式不同于选举,但也可以充分体现民意,所以是民主的有效形式。这种方式符合国家统一、政令畅通的要求,符合一党执政、党管干部的要求,适合现实国情,能够使民主和集中得到有机结合,易于实行且效率高,因此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充分民主的最恰当的方式,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选举西方选举历史

编辑
选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它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的选举则起源于英国选举,它的发展同经济基本同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选举在英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选举人到被选举人,逐步扩大了范围,到了1962年,英国的选举已普及到了所有成年人(政治犯除外).虽说它的存在总认为是民主的重要表现,但也有不少的人提出了质疑,选举的结果总不如人们所设计的那样完美,相反,"贿选"、“多数人的暴政”、等的词汇足以见得人们选举存在的严重的缺陷,而这缺陷又是不可避免,但因此取消选举则是得不偿失的。

选举西方选举与竞选

编辑
资本主义国家在投票选举议员或总统之前,各候选人之间为达到当选目的而争取选票。在宣布大选后,社会各政党。各党派政治力量先推出自己的候选人,由这些候选人在各自政治力量的支持下,组织竞选班子,筹集竞选费用,拟定竞选纲领,利用报刊、广告、电视、广播和在竞选地区发表演说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向选民讲解自己的政治主张,许下诺言以取得选民的信任,从而获得选票。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竞选时的诺言与上台执政后的实际行动往往不符。一些国家的竞选中,以行贿、欺骗等手段获取选票的违法行为屡有发生
词条标签: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