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简介
编辑中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区,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2]
经济区特点
编辑经济区客观性
经济区作为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认识的。
经济区区域性
经济区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相对合理的地域组成范围,有四至与边界,可表示在地图上,并可度量。
经济区多元性
经济区包括不同等级和层次,每个上一级经济区是若干个下一级经济区的有机集合,各个层次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等级的地域经济单元。
经济区开放性
经济区变化性
经济区意义
编辑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经济区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两类。
经济区发展现状
编辑长三角经济区作为中国最早和最成熟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地域范围、经济规模及人口总量等不断扩大。截至目前,长三角经济区已经发展为以上海为中心,空间范围包括:北至陇海线,南抵浙南山区,西至京九线,东临黄海、东海,长三角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区域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长三角经济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 |
京津冀经济区,是中国主要的规划经济区之一,被业界广泛认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它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整个沿海经济布局中将与长三角、珠三角处于同等重要位置。这一经济区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地域范围涵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地市。 | |
“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的概念。至此,“珠三角”实际上 涵括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层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珠三角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 [2] | |
中原经济区以河南省为主体,以郑州为中心,包含山东、山西、河北、安徽等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郑州、洛阳、南阳位列2014年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
[3]
2011年国庆前夕,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
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28个省辖市(18个地级市、10个省直管县市)及山东、河北、安徽、山西12个地级市3个县区,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4-5]
| |
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庆阳、平凉、陇南[1]等为次核心城市。依托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与关中城市群相呼应。该区域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十三朝古都西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羲皇故里天水等文明发祥地。 | |
皖江经济区,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省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个地级市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6]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6—2020年。2008年1月16日,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目标建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7] | |
滇中经济区包括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四个州市,2010年前后这个区域集中了云南约四成的人口和六成的经济总量,是云南大中城市聚集、交通物流便利、产业基础扎实、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教文卫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 |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何盛明. 财经大辞典: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 2. 经济区简述 .财安网.2013-02-25[引用日期2013-02-25]
- 3. 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年)国家发改委 .腾讯大豫网.2012年12月03日[引用日期2014年9月16日]
- 4.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2-05]
-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2-05]
- 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百度百科.2012-06-12[引用日期2012-12-12]
-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人民网.2010年07月06日[引用日期2014年9月16日]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