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短篇小说)

编辑 锁定
《桥》是一篇清秀隽美、诗意盎然的短篇小说,可以看作《空巢》的续篇,作者是:冰心
作品名称
创作年代
20世纪八十年代 
文学体裁
短篇小说
作    者
冰心

内容介绍

编辑
《桥》是一篇清秀隽美、诗意盎然的短篇小说,可以看作《空巢》的续篇。作品构思精巧而新颖,通过女主人公琳达飞越太平洋时的缕缕情思,打破了时空的间隔,勾勒出侨居异邦的第二代华裔的生活道路,表现出大洋两岸不同的生活节奏。主人公琳达出生在中国,长于异域,她从母亲那里受到了祖国丰富文化的哺育,因而对祖国怀着深厚的情感,她常沉浸在祖国的优美文学的心灵环境里,她神往着祖国的故都和江南秀丽的风物。在异国,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叶在大海上飘荡的孤舟,着不到边际。可是从台湾传来的却是祖国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的阴影,她忧伤,抑郁,她不敢回到“荒烟衰草”的故国。但是在祖国亲人的召唤下,她终于回来了,她目睹了展翅腾飞的祖国的英姿,使她处处感到温暖、亲切,她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了。如果小说这样结尾,应该说也不失为一篇好作品。但是作者不蹈覆辙,表现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眷恋,铁的事实清除了谣言的歪曲,加深了对祖国的理解。她独辟蹊径,赋予女主人公以崭新的使命:“你不是一个两头够不着的边缘人,你是一座桥,两头的桥脚都踏在很坚实的土地上,你要让桥两边的人们,不断地往来在这座桥上,交流着两国的文化和感情……”亲人的临别赠语,代表着祖国的声音,像鸣钟般在她耳边震响,使主人公从离愁别绪中摆脱出来,自豪地说:“我是一座桥!”它使作品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格调转为昂奋。

作者简介

编辑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超人》、《冬儿姑娘》、《去国》等;散文《往事》、《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南归》、《樱花赞》等。
冰心1900年出生在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战争,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幼年的冰心深受父亲爱国思想的熏陶,在心里根植了“爱”的种子。1913年,冰心一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这一年,冰心第一次使用笔名“冰心”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之后开始了她“问题小说”的创作历程。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奖学金。留学前后,她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抗日战争时期,冰心一家移居重庆,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战争胜利后,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冰心夫妇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定居北京,投入到祖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去。
上世纪80年代,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病痛没有让这位耄耋老人屈服,她笔耕不辍,陆续创作了《空巢》、《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其中,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词条标签:
电影 文学作品 建筑 小说作品 小说 娱乐作品 书籍 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