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1月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1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第77507号公报,将第4325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振义星”。
[2-3]
王振义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振义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中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4]
[5]
[6]
- 中文名
- 王振义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江苏兴化
- 出生日期
- 1924年11月30日
- 职 业
- 内科血液学专家
- 毕业院校
- 上海震旦大学
- 主要成就
-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代表作品
- 《出血性疾病》
王振义人物经历
编辑
王振义(14张)
1953年,王振义在临床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病人在平时没有出血症状,但在拔牙等小手术后会出血不止。王振义翻阅了大量文献,了解到血浆中凝血因子的高低值是出血的关键,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王振义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这种检测方法,并做出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同年,王振义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10月,作为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主治医师,王振义来到了黑龙江省勃利县后方医院参加会诊。在那里,60余名志愿军战士集体出现了咯血、头痛等症状,初步被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7]
1959年,“大跃进”的浮夸之风也影响了医院,王振义和团队提出“3年攻克白血病”。
[9]
1980年起,王振义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
1982年,开始就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
1997年,应邀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被邀在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王振义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1988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及2004年第三版,已成为中国在这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
[11]
1994年,王振义和团队将研究论文投稿国内某家知名学术杂志,却被批为“乌合之众”。对方的答复是研究单位都是基层医院,没有知名医院,不予发表。王振义说“科技界评奖应该将真理放在第一位,不能只看论文发表在最高杂志上,在群众中有影响,而忽略了研究的创新性。
[9]
[13]
1997年,王振义应邀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被邀在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王振义参与主编的《血栓与止血》已成为中国在这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并被不断再版。
2012年3月6日,由于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创性成果及开发全新疗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在美国领取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这是世界在癌症研究方面的最高嘉奖,也是美国以外的科学家首度获奖。
[1-2]
[7]
[15-16]
[10]
[17]
王振义主要成就
编辑王振义科学研究
王振义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从事于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王振义依据诱导分化学说,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APL的诱导分化疗法,证明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将恶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在有效缓解治疗APL的基础上,王振义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发现联合应用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APL,可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5%,从而使APL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在临床治疗获得成功的同时,王振义又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APL是一种针对致癌蛋白分子的“靶向治疗”方法。
[2]
[18-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振义的领导的团队与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合作,从生蒲黄中分离出四种有效成份,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并阐明了它们在防治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同一时期,王振义所领导的研究组,在中国首先提纯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建立了检测该因子抗原与功能,以及甲型血友病携带者的方法,因而两次获卫生部科研乙级奖;研究组还在中国首先提纯和检测抗凝蛋白(蛋白C和S),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首先发现和报道蛋白S缺乏症。
[20]
王振义人才培养
重视年轻人的培养,一直是王振义所坚持的,王振义曾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领域的教学工作,共培养了博士21人,硕士34人。在王振义的学生中,有陈竺、陈赛娟这对著名的“院士夫妻”、“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
[21]
王振义论文著作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85年至2007年间,王振义发表论文共136篇,情况如下:
[22]
- 期刊论文
论文题名
| 作者
| 年卷期
| 发表刊物
|
CD4+ T细胞克隆对自体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特异的肿瘤杀伤作用
| 王振义,陈赛娟
| 2007年 2卷 01期
| 内科理论与实践
|
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和分子发病机制以及相关靶向治疗
| 王振义
| 2006年 1卷 01期
| 内科理论与实践
|
多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 王振义
| 2006年 29卷 03期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分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 王振义
| 2006年 29卷 09期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
| 王振义
| 2006年 15卷 03期
| 白血病·淋巴瘤
|
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 王振义
| 2006年 20卷 02期
|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伴组织因子异常的研究
| 王振义
| 2006年 27卷 03期
| 中华血液学杂志
|
凝血因子Ⅺ基因内含子区受位剪切位点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 王振义
| 2005年 26卷 03期
| 中华血液学杂志
|
抗凝血酶基因C2759T(Leu99Phe)突变导致抗凝血酶缺陷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 王振义
| 2005年 26卷 03期
| 中华血液学杂志
|
白血病靶向治疗的应用
| 王振义
| 2005年 25卷 06期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 专业著作
王振义获奖记录
编辑王振义社会任职
编辑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前广慈医院)主任、主治医师(1948~196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60~1982)、基础医学部主任(1982~198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984~198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1987~1996)。
[15-16]
[5]
王振义人物轶事
编辑1996年,王振义72岁时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和上网,从此每天都要在网上查阅医学文献三四个小时以上。王振义追忆起当年每周末大老远到中华医学馆查资料,逐字逐句把有价值的内容抄下来,一天最多能读四五篇文章,不禁感慨现在的网络实在太方便。王振义说:“为人师表,我不能老拿旧知识去糊弄年轻人。让他们看到我的学问在不断上进,他们也会受到激励,不断学习。”事实是,每次“开卷考试”最紧张的不是考生王振义,反倒是考官。年轻的医生们既为有机会能得到王老师真传而兴奋,又为王老师可能会提的各种问题而紧张。
[7]
王振义人物评价
编辑从医60多年来,您严谨治学、救死扶伤,不仅在血液学临床和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多项开创性工作,而且以高超的医术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您甘为人梯、德高望重,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医学拔尖人才,而且在为人、为医、为师、为学等方面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评)
[29]
王振义教授的学术成就充分说明转化医学研究在中国大有可为,上海血研所四代人,在王振义先生的旗帜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本攻克,而且创立了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治疗的新模式。六十年来,您全心专注于医学科学事业,不为繁华所诱,不为利欲所扰,不戚戚于清贫不汲汲于富贵;您在白血病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不损伤正常细胞情况下的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治疗理论,并在国际上首创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成功,令世界医学界为之瞩目;六十年来,您从医济世,救死扶伤,敬业奉献,以慈爱真诚的大医胸怀和高超娴熟的医术医治无数患者;六十年来,您教书育人,擎灯引航,呕心沥血,为学生们铺就充满智慧的成长之路,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临床和科研人才。您是我们的师长,更是在治学、行医、育人、修身方面的表率,您的科学精神、高超医术、师德情操和人格风范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陈竺评)
[29]
[30]
您作为享誉世界的著名血液学专家,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勤奋钻研、勇于创新,先后在血栓和止血研究、在癌肿的分化疗法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就。您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形成了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您开创了中国血液学临床诊治与科研的新路,奠定了中国血液学科发展的基础,确立了中国血液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您以卓越的学术成就为国内外瞩目,获得了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等一系列科技奖励。您救死扶伤、敬业奉献,以慈爱真诚的胸怀和高明娴熟的医术救治无数患者。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培养教育了一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您以医者之德、学者之智为中国工程科技创新、医学教育研究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广大工程科技人员的楷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评)
[30]
您是国内血栓和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所取得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您几十年来专注于治病救人、医学研究,为中国血液学、肿瘤诱导分化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临床和科研领域的顶尖人才。您始终淡泊名利,敬业奉献,严谨治学,为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作出了表率。我们特别需要像您这样的大师,培养更多的创新拔尖人才,带动提升上海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评)
[29]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为人所景仰的名医大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王振义同志是全国医药卫生战线的杰出代表,也是广大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评)
[28]
王振义院士是“我们敬佩的科学家,我们敬重的医学家,我们敬仰的教育家,我们当之无愧的学习楷模。”王振义院士是转化医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殷一璀评)
[29]
王振义教授是世界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杰出的研究型医学家。他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教育家,是中国医学和教育领域的治学典范、为师楷模。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医护工作者学习王振义教授敬业仁爱的高尚医德,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甘为人梯的崇高思想。决定要求广大师生医护员工要以王振义教授为榜样,时刻不忘国家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医学院,为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评)
[29]
王老是“一位无私无畏、尊重科学的医生,一位精勤不倦、胸怀宽广的科学家,一位言传身教、甘为人梯的老师,一位胸怀壮志、淡泊名利的大师,一位勤于钻研、学无止境的老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评)
[29]
像王振义老师这样的良医大师,之所以令人推崇、敬畏,正是因为他们以不凡的智慧、毅力和品格,做到了常人没有做到的事情,王老创建的血研所正是“转化医学”的典范,王老本人就是“转化医学”的实践典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院长、终身教授李宏评)
[29]
“王振义老师是我医学道路上的导师,是我们医学人生中的楷模,是血研所全体同道的领路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评)
[29]
我们要学习王振义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的热情态度,学习他戒除浮躁的研究精神,学习他作出决断的勇气和决心,学习他谦和沉静、淡泊名利的医者本色。(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张烜评)
[28]
王振义院士医德高尚,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18]
他永远勤奋认真,对病人温和可亲,他的学术成果卓著,但在署名、评奖等时,他的一贯作风永远是将成果归功于团队,把合作者特别是年轻人推向前台。(人民画报评)
[31]
王振义院士结合自身6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感悟,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向家乡医务人员讲人生、讲学问。(新华日报评)
[32]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 参考资料
-
- 1. 王振义院士先进事迹 .南京医科大学[引用日期2016-01-04]
- 2. 王振义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01-04]
- 3. 中国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小行星命名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01-05]
- 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院士简介(04/20) .四川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引用日期2016-04-20]
- 5. 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 .搜狐[引用日期2016-04-26]
- 6.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图)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6-04-26]
- 7. 王振义:幸运的白血病杀手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01-04]
- 8. 院士王振义:我要“改造”癌细胞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6-04-19]
- 9. 王振义:医者赤诚心 坦荡无所求 .光明网[引用日期2016-04-20]
- 10. 王振义院士:让癌细胞“学好” .北京周报[引用日期2016-01-05]
- 11. 记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教癌细胞改邪归正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6-04-20]
- 12. 王振义:价值观就是一种信念 .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引用日期2016-04-20]
- 13.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简介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引用日期2016-04-19]
- 14. 王振义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交大10项成果获奖 .上海交通大学[引用日期2016-04-20]
- 15. 王振义 .上海交通大学[引用日期2013-11-22]
- 16. [N]北京;《中国档案报》2011年4月14日 总第2140期 第四版
- 17. 陈竺等获美癌症协会成就奖 .网易[引用日期2017-06-04]
- 18. 王振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引用日期2016-01-05]
- 19. 王振义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6-04-20]
- 20. 王振义:学不够的老头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6-04-26]
- 21. 走进院士王振义:为科学服务 为人民服务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6-04-19]
- 22. 期刊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引用日期2016-01-05]
- 23. 专著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引用日期2016-01-05]
- 24. 陈竺、王振义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图)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6-04-20]
- 25. 对话王振义院士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2016-04-20]
- 26. 王振义院士呼吁:建立学术信息网上“高速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4-20]
- 27. 血液学专家:王振义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6-04-19]
- 28. 卫生部召开学习王振义同志先进事迹电视电话会议 .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引用日期2016-04-20]
- 29. 上海交大隆重庆祝王振义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图] .上海交通大学[引用日期2016-04-20]
- 30. 俞正声陈竺周济韩正等致王振义的贺信 .上海交通大学[引用日期2016-11-09]
- 31. 王振义:幸运的白血病杀手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01-05]
- 32. 王振义:大医仁心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01-05]
- 收起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