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本名五台山,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山区山岭奇瑰、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历代修建的宫观庙宇,使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
药王山石刻遍布全山,丰富多彩。是中国保存北朝和隋唐造像碑最多的地方。1961年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8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1]  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书法家及诗人于右任、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到药王庙,对药王山建筑、石刻艺术给予肯定。 [2] 
中文名称
药王山
别    称
五台山
所属山系
子午岭南支脉宝鉴山的尾闾
地理位置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
面    积
2.5平方公里
知名景观
孙思邈遗迹、道教建筑、历代石刻
名胜类型
道教圣地

药王山地理环境

编辑

药王山地质地貌

药王山地理位置 药王山地理位置
药王山,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属于子午岭南支脉宝鉴山的尾闾,山体座落于海相地层,是古生代早期加里东运动形崴的奥陶纪灰岩山体。据旧志记载,药王山“东至骆驼埝,西至漆水畔,南至沟沿,北至伊师涧”,四至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3] 
药王山地形概貌 药王山地形概貌
药王山有五台(峰),东曰瑞应,西曰升仙,南曰起云,北曰显化,中曰齐天。五峰环峙,高下错落。显化台(北洞)与其他诸台之间为大壑中断,由通元、遇仙二桥相连。山间古柏荫郁,遍地药香,涧壑幽深,殿宇轩昂。远望云树郁苍,层阁缥渺,若远若近,似断似连。五峰分布状如手指,顶呈浑圆形,相对高度132米,具有典型的北方丘陵峡谷地貌特色。 [4] 

药王山自然资源

药王山,岩石多为优质石灰岩,并有海生动物腹足类、腕足类化石。其中被称作磬玉的青石,是高级石雕和建筑材料,亦是制造高标号水泥的理想原料。今药王大殿《饮中八仙歌》碑,扪之似玉,扣之如磬,即为磬玉雕制。《类编长安志·土产》云:“华原产芍药、赤石脂、瓷器、华原石。”华原石即磬玉。 [3] 
山上现有林地面积800余亩,古柏万余株,为耀县最大侧柏林基地。野生中药材也很丰富,计有104科、229种,占全县药材种类70%以上。如今,药王山林海苍茫,遍地药香,幽谷寂静,风光怡人。
解放后,因水泥和采石工业不断发展,总面积已缩小到东至孙塬乡石料厂前洞,西至耀县水泥厂粘土矿二采区,南至新耀水泥厂沟底南沿,北至农耕路畔,总面积为1.23平方公里。 [3] 

药王山人文景观

编辑
山门 山门
《华原风土词》曰:“古柏千株翠作堆,城东佳气若浮来。非关黄白飞升事,胜概无如北五台”。田汉诗云:“崖上宫墙下戏场,山南山北柏枝香。千金方使万人活,箫鼓年年拜药王”。药王山五峰环拱,高下错落,除显化台在北外,其余诸峰均在南端。南北之间,大壑中断,有通元桥及遇仙桥相连,显示山形之完整与优美。“登是山也,或升或降,或回或直,或细而几绝,或平而复缓,怪石崚嶒,松桧密云。及其至也,老木参天,枯枝屈地,门庭萧洒,殿宇峥嵘,就高而为危阁,依龛而为洞房,下瞰城隅,影浸碧水。其次北也,循而行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上则山势耸然而峙立,崭岩险阻,径几不通,回环数曲,有洞邃然,真人旧隐之所也”。(《五台山孙真人祠记》)。“上下其间,心旷神怡,飘飘乎若遗世而独立”。(《重修玉皇殿记》)。 [5] 
景点分布 景点分布

药王山宫观

齐天台,翘楚卓立,高出诸峰。唐之宝云寺,宋之崇福观,明之玉皇殿,均在其上。瑞应台,明有玄帝庙,清建真武殿。起云台,俗称孙真人晒药场,旧有元代名道伏鲁子祠,了然子冠履墓及民国靖国军滇军殉难将士公葬墓、国殇碑。今三台古迹尽毁,除国殇碑移存北洞外,仅留起云台《了然子同尊师冠履墓志铭》碑一通。
南庵 南庵
南庵升仙台,是纪念孙真人最早的祠庙所在。庵前有清初创建的文昌阁(一称魁星楼、百子楼),宏丽轩敞,高约15米。登临其上,可见嵯峨,漆沮城郭,历历在目。阁内旧有“魁星点斗”及“百子菩萨”塑像。阁下为静明宫山门,门前即相传唐太宗登山之御道。山门内旧有紫云老人楣书“唐敕赐静明观”,清顺治时邑人左佩玹改题“唐敕修静明宫”。文昌阁后为戏楼,旧有仪门二楹,中为过庭。戏楼两侧,原亦有庙,东为马王庙,西为龙王庙。今除戏楼外,余均无存。自戏楼而北为玄元殿及四帝二后祠。据《耀州志·五台山志》记载,玄元殿前有拜真台,为唐时封拜真人之台。台八面,砌以文石,上种枳壳。又有梅坞及转纹古柏五株,皆传为真人手植。明弘治时,又于殿前创建钟楼一座。民国十四年(1925)改建时,将两处殿宇并为一殿,俗称七间殿。钟楼、梅坞无存,仅留大钟及药王手植柏一株;拜真台仅留八角石一块。
戏楼 戏楼
吕祖道院 吕祖道院
玄元殿后为妙应真人殿,西为座宫,东为寝宫。寝宫内有元代金饰彩绘《帝后行佛图》大型壁画,虽已残缺不全,但色彩依然艳丽,人物栩栩如生。真人殿后及东西两庑,旧有三清宫、真人父母殿和五祖殿、杨四将军庙、伏畚子庙、三义殿、长眉殿、伏虎祠等。其东院又有崇真祠及吕真人殿,前者祀吕中道,后者祀李素舟、韩愚勉、焦德润。又,静明宫下院旧有唐昭阳公主出家庵堂,公主死后亦葬于此,人称“老姑坟”。除妙应真人座宫、寝宫外,余均无存。
显化台(北洞) 显化台(北洞)
通元桥 通元桥
显化台(北洞),与升仙台(南庵)隔涧相望。出静明宫北山门循级而下,蹬道纡折,回环数曲,始至山麓。崖前有戏楼。戏楼前即通元桥,与北洞相通。过桥后入“清虚之天”石坊门,拾级而上,便至药王大殿一天门,匾书“龙蟠虎踞”四大字。门前矗立一对狮座龙蟠铁旗杆,“各重一万五千斤”,高约十丈。门以巨石砌成卷洞,倚峭壁拔地而起,气势巍峨,莫可仰视。顶上建有凌虚阁,可凭栏远眺,三面山色,尽收眼底。
药王大殿 药王大殿
明代药王孙思邈坐像 明代药王孙思邈坐像
药王大殿,在一天门内,为一亭式献殿,亦称献亭,雕梁画栋,金缕朱漆,玲珑壮丽。亭后为药王祀殿,正中有明代所塑药王孙思邈坐像,高约三米,儒冠袍巾,温厚端祥,令人肃然起敬。坐像右后方为太玄洞。相传“龙有疾,真人治之。既愈,龙穿此洞,以达同官(今铜川市黄堡后洞),可四五十里”。以故,民间至今尚有“前洞烧香,后洞冒烟”的说法。
药王祀殿顶楼,原称玉皇楼。楼东为钟亭,又东为三法师殿;南为三官殿。与药王祀殿斜对之庑殿为十大名医殿,中塑岐伯、雷公、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皇甫谧、王叔和、葛洪、陶弘景坐像。大殿东院旧有孙真人父母祀殿,已毁于“文革”。1989年,新立药王医德碑11通于此。
洗药池 洗药池
文昌阁、土地祠、火神庙和洗药池,在大殿西侧出西玄门。二池摩崖凿就,左圆右方,一题“石盆仙迹”,一题“天下第一山”。《五台山志》云:“相传真人洗药于此。每雨池辄满,柏子柏叶浸其中,水绿沉甘洌,人言可已疾,又可明目,今游山者人人掬饮之”。明代邑人左思忠《洗药池歌》有句云:“太元洞西双石盆,灵根深蟠压厚坤”,“野老相传仙翁凿,斩茅结屋煮丹药。”清康熙时,知州李铨曾于池中植莲,池上修亭,名曰:“荷亭”。荷与亭早毁,池周卯眼犹存。
紫气宫(东道院)、白云宫(西道院)、栖真宫(北道院)、崇庆宫(南道院),在洗药池西。旧日主神均祀孙真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白云官主持成惠真于宫前空地创建吕祖殿,因之白云宫又称吕祖庙。
碑林 碑林
碑林。在后山醉翁石畔。1987年于其旧址新建,珍藏原耀县碑林珍贵碑石。醉翁石巨石如屋,斜倚道旁,下临深涧,人莫能攀。石旁有亭翼然,匾曰“醉翁亭”,为解放后所新建。石之北,旧有集禖宫,俗称娘娘婆庙。庙依山势,分三层而建,殿宇集中,规模宏丽。民国时庙宇已毁,只庙前石坊独存,时有乞嗣妇女投石其上。
醉翁石 醉翁石
醉翁亭 醉翁亭
关帝庙,在集禖宫附近,因系县城南街雷姓所修,故又称雷家庙。庙内原有邑人秦绥、文述凯所绘西洋油画及三国故事壁画,构图精美,笔法娴熟,堪称佳品。惜庙与壁画均被耀县水泥厂空中料斗砸毁,存石基与赤兔马摩崖石刻,犹可想见当年胜概。此处旧有庙宇多处,如韦陀殿、救苦天尊庙、王母宫、三大士庙、中天爷庙、关帝庙等,皆已不存。
石佛洞摩崖造像,在关帝庙东,属药王山石刻重要组成部分。内有隋唐至明大小佛像四十余尊,造型生动,风格各异,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其东侧崖下,有一尖顶小石洞,祀弥勒佛,像无存。
齐天崖大圣洞长眉弥勒洞(俗称大肚子弥勒佛),三大士庙东。山畔旧有仙姑洞,祀孙思邈之妹孙仙姑。又东为准提崖,祀千手佛,明末邑人左佩玹隐居于此。又东为老天爷庙及三光庙,均在“文革”中被毁。
遇仙桥 遇仙桥
遇仙桥,桥跨深涧,巨石筑成,为勾通南北诸峰之第二座桥梁。《五台山记》云:“大壑中断,连以石桥凡二,东者尤胜”,即指这座桥梁。桥下全石为底,两岸壁立,老柏盘错,遮天蔽日,幽静怡人。桥东有巨石蹲踞涧底,上镌双勾“卧石”二字,犹如中流砥柱,气势岿然。原称太玄桥,清改今名。究竟所遇何仙,旧志及碑记无载。传说药王山下河东堡民雷明道,于长安城内药王洞前遇一老翁托其带一封书信,送至北洞后山小石桥,敲响桥边大石,即有人出接信。雷某返回后尊嘱击石,眼前忽见巨宅,随有一老人出迎,请入家中,盛情款待。三日后辞别回家,半路忽逢家人扫墓,惊问缘由,告以自己离家三年,杳无音信,家人以为客死他乡,今日恰逢三年之祭。此时雷某如梦初醒,方知遇仙。又传明末清初,邑人左佩玹隐北洞时,偶见男女二丐搂抱亲嘴于桥上,瞬间即逝,遂悟双口为吕,以为吕仙云游到此,云云。 [6] 

药王山石窟造像

药王山石佛洞摩崖造像。位于北洞东南隅。旧有洞窟7个,1988年拆除洞壁,改建成现代化平面保护大厅。
石佛洞 石佛洞
石佛洞,存佛龛23个,佛像45尊。根据石窟题记,造像分属唐、五代、宋、金、元、明作品。其中东侧一尊弥勒佛像,被文物专家鉴定为北周作品,已如上述。造像分浮雕、高浮雕及圆雕三种技法,大者高至丈余,小者矮不盈尺,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其中唐代11尊,完成于盛唐之际。东端正中之观音菩萨像,高1.8米。赤足站立莲台之上,头束高髻,胸挂璎珞,肩披长巾,腰系锦裙,娥眉凤眼,面含腼腆,身躯修长,略向右倾,上身稍袒,乳房微耸,衣纹线条流畅飘逸,衣下肌肤隐约可见,充分表现了菩萨女性的特征。
宋代造像仅有弥勒菩萨一尊。头戴花蔓冠,一腿盘膝,一腿下垂,足踩莲台。从其造型及艺术风格看,显然不及唐代的水平。
明代造像数量较多,且多高大。其中西侧坐佛,高4.06米,为山上最大的摩崖造像。这些晚期造像,大多数已经失掉了以前古朴的艺术风格。
赤兔马浮雕 赤兔马浮雕
赤兔马浮雕,位于石佛洞西旧关帝庙前崖下,故又称关帝庙石刻,俗称“关平拉马”。清道光十九年(1839)邑人雷九皋鸠工錾成。刻石属深浮雕,构图为一少年将军牵赤兔马石雕群。将军侧立,甲胄在身,英姿风发,气慨威武。赤兔马丰骨峥嵘,足踏“中原”,蹄下生风,大有破壁腾空之势。马后为松、竹浮雕。松下麋鹿卧地,松上猿猴攀登,一鹤离枝欲飞,刀工细致,神态如生。
醉翁石题字最上端题“拂云”,其下为“悟石”、“醉翁石”(明万历乙未仲冬),又下为“二水在望”。石中心有清咸丰侯振家行草“眠醉石”三大字,字各二米见方。其中“醉”字草书,近处不易辨认,因有“眠仙石”一说。
石佛洞题记,依原洞顺序计有:后梁龙德三年华原县观相乡吏部常随王小小造像题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打造石碑”及政和三年杜机等“游洞题记”;金大定九年“重修石佛殿并塑观音像,又开药王、药上记”;明正德八年,“重修殿宇记”;唐开元十一年卢涣造像题记;金大定元年“补修古佛记”;明万历四十年富平县流曲里指挥佥事孙丕振“补修古佛”题记;唐京兆府华原县令等造像题词,贞元十九年李叔夜题名。
遇仙桥题记,桥西侧北崖有清咸丰时胡星垣楷书题诗七绝一首。又北为楷书“龙盘”二字。桥东侧北崖有明嘉靖十九年石垒草书《春日游太玄桥雪中联韵》诗;南崖有成童楷书“星滩”、“柏崖”,嘉靖十九年知州温秀及辛珍、左思敬、石垒、李宗枢题记,吴恩行书“飞云渡”,“大清戊午杨正午弹琴处”、“周风鸣授学处”题记。又,“柏崖”之上有行书“聚龙岩”,楷书双勾“太玄桥”题字。桥东涧底又有巨石中卧,上有双勾“卧石”二大字。
准提崖题记,刻于旧千手佛殿后石崖上。一为清顺治十四年邑人左重耀隶书“准提崖”三大字,横刻于石崖顶部,字各二米见方。一为康熙五年楷书“侍御艮斋左公修真之处”,刻于石洞内壁。一为“顺治十八年丁丑仲春州人左重耀创辟孙仙姑石径并山谷云墟两间以为逃世之所”题记,刻于西侧原仙姑洞北崖下。
云山胜览,清道光二十一年邑人左思恭隶书。刻于旧关帝庙前石崖,字各三米见方。 [7] 

药王山碑碣

药王山存世历代碑碣250余通,其中北魏21,西魏25,北周21,隋34,唐13,宋4,金6,元19,明44,大顺1,清67,民国3。这批碑石,原存药王山的有140余通,“碑林”70余通,其余均为解放后从各地迁来。碑碣内容丰富,大体可分造像、祠庙、敕牒、告示、赞述、诗文、题记、医方、图画、经幢、符篆、墓志、塔铭等类。其中造像碑100余通,大多是民国时期“耀县碑林”所藏珍品,三十年代已经闻名中外。兹选其有代表性者简述如下:
魏文郎造像碑 魏文郎造像碑
魏文郎造像碑北魏始光元年(424)造。四面五龛,有佛道混合像14尊,人物36众,铭文88字,并有狮、虎、鹿、车骑等浮雕或线刻。造型生动,布局得体,刀法粗犷,铭文完整,为造像碑中精品。此碑造像时间要比始建于和平元年(460)的云岗造像还早30余年。
姚伯多造像碑北魏太和二十年(496)造,《陕西金石志》有录。四面三龛,有佛像9尊及供养人线刻像10。铭文四面刻制,计1200余字,苇法古朴,楷中存隶,是研究我国书法由隶变楷的珍贵资料。此碑拓片曾多次在外展出,以文字、书法、雕刻被誉为“三绝”。日本友人关野雄赞其造像有“龙腾虎跃的真实感”,书法“萧洒雅致,是一种罕见的楷书”(见《西安碑林书道艺术》第237页)。
三县邑子造像碑,北魏正光四年(523)北地郡宜君、同官、土门三县邑子250人合造。碑高2.2米,宽0.95米,厚0.3米,首身座齐全,雕工精细,为药王山现存造像碑中最大最完整最精致的一通。
仇臣生遗像碑北魏正光五年(524)造,《西京金石书画录》有录。铭文书法秀美,向为国内学者重视,堪称魏书典范。民国二十六年(1937),县长李书亭离任时盗走此碑,幸被邑人刘景三发觉,告知官府,终于追回。
吴洪标兄弟造像碑,四面两龛,佛6尊,有铭文,北地郡泥阳县道民吴洪标兄弟等71人造。时代不明。就其泥阳县名及铭文中“圣皇圣母”称谓,当为北魏所造。碑身正面绘有《天界图》,日作圆形,中有黑核,可能是古时对太阳黑子的描绘。碑阴绘顶竿、高跷、叠罗汉、相扑、假面戏、竹马戏等《百戏图》,也是难得的古代杂技艺术实物史料。
千佛造像碑,四面,有跌坐大小佛像1017尊。雕工细致,眉目清晰。因底座已佚,未见文字记载。按其龛式风格,似属魏碑。
刘洛仁造像碑,唐总章元年(668)造。四面,计大小佛像30尊,铭文550字。碑上并有天王、浮图、佛像、飞天、侏儒、圆炉、坐狮及供养人站像浮雕,规模十分宏大。
魏洪达造像塔,四面十级,塔顶呈方锥形,通高2.6米,上小下大,雕造佛像及菩萨像404尊。造型典雅,小巧玲珑。塔座一米见方,高约半米,素面。塔基有魏宏达等题名。此塔原出延昌寺,无纪年。经初步鉴定,塔为北周或隋代所造。
张僧妙法师碑,北周建德三年(574)刻立。清光绪三十一年出土于文家堡崇庆寺遗址。蟠首方座,上有圭额,高2.05米,宽0.75米,厚0.25米。碑文楷书,共1038字,以书法健美而著称于世。本县旧高等小学堂曾以此碑移置讲堂,作为学生习字范本。《陕西金石志》录有全文,《鲁迅日记》、《鲁迅书帐》均有买此碑拓片的记载。
耀州华原县五台山孙真人祠记碑,宋元丰四年(1081)刻,金大定九年重刻。碑额有金大定时画家杜穆所绘《孙真人新堂图》。以真人洞门为背影,近处怪石林立,古柏苍翠,远处修竹摇曳,河水奔流。真人凝神端坐于洞前石上,左侍童而右伏虎。前有老人双手捧书,作呈进状,当为龙王献方故事。碑文计2500余字,乡贡进士王撰,是研究药王山沿革、地貌、形胜及孙真人隐居旧址、生平事迹、传说等的宝贵资料。
感德军五台山静应庙额敕并加号妙应真人告祠碑,宋崇宁三年(1104)刻立。碑文记载崇宁二年徽宗敕赐孙真人祠“静应庙”额,三年“特封妙应真人”事。此即孙思邈“真人”之正式封号。
宋徽宗题楮慧龙章云篆诗文碑,宣和元年(1119)刻立。碑记徽宗赵佶见“天神”降于坤宁殿,几案上又得龙章云篆诗28字,下有西台长吏楮慧(按即道士林灵素)书押,并与楮慧问答等情。内容虽属荒诞无稽,但赵佶的“瘦金体”书法却自成一家,为世所称。赵佶书碑存世甚少,且多残剥,独本县此碑保存完好,笔画如新。
龟蛇碑,存两通,一在南庵,一在北洞。金代著名道士谭真君书,明正统十三年(1448)刻立。在南庵者,附刻于《唐太宗赐真人颂》碑之阴。碑高2.04米,宽0.7米,蟠首龟座。碑身正中阴刻“龟蛇”二大字,各半米见方。二字若象形,“龟”如乌龟爬动,“蛇”则蜿蜒盘曲,活灵活现,一挥而就,堪称神来之笔。右上角题词“谭真君书”;右下角双行分署“耀州五台山静明宫立石”及“志心崇奉镇宅辟恶”。左上角押有“崇正除邪”方形印章一枚,及双署“大明正统十三年岁次戊辰朔日”、“耀州知州李芳同知丘纯”字样。在北洞者原存官署,解放后移置今址。与上碑相较,除形刊较小外,尚有两处有异:一为押章无字,仅有边框,显然是为拓后加盖官印之便。另一处即左下角有双署文字:“为因年久损坏一角重刊庠生刘良雷清刻”。
按二碑的从属关系,历来众说不一:一说南碑系初刻,北碑为仿刻;一说北碑原在南庵,明代时为了便利群众拓印而移置官署,后来又在南庵重新补刻。今按二碑异同及解放后南庵出土的“龟蛇”碑残块(今存药王山),证明早在二碑之前,静明宫已有一通“龟蛇”碑,后来“因年久损坏一角”,遂于明正统十三年同时仿刻了二碑,一仍立于静明宫,一置官署拓印。至于原碑刻自何时,因出土残块过小,未见纪年,无法确定。谨按谭真君,名处端,字通正,金代著名道士,博学,尤工草隶,著《水云》前后集。据此,“龟蛇”原碑当为金元时代刻立。
历代名医神碑,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刻立。载三皇至元代名医201人。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李涛、马堪温曾著文指出:“碑文本身就是医学史,最有价值,世界各国都不曾见过像这样的碑。第一,它详细记载了历代名医姓名,使后人能对这些名医姓名永志不忘。第二,它证明我国医学的悠久历史,同时也证明我国古老的文化,使人一看便起爱国之心”(见1954年第4期《中华医史杂志》)。
海上方碑,明隆庆六年(1572)刻立,秦王朱守中识。碑为两面刻,各分6栏,栏各3块,共计35块,分刻《孙真人枕上记》、《孙真人养生铭》及《海上方》。每块均有边框,各标序码,可拓印成册,便于流传。其中《海上方》为七言常见病单方诗121首,读之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千金宝要碑,明隆庆六年刻,朱守中识。据碑文称:《千金宝要》系宋人郭思据孙思邈《千金方》纂要而成,宣和六年曾刻石于华州公署,明景泰中易刻木版。药王山此碑即是以景泰木版为蓝本,碑共四通八面,以“元亨利贞”列其序号。
杨鼎瑞题诗碑,无纪年,两面同刻。碑阳题“孙真人洞奉和大宗伯姜老师致祝韵”。诗前钤有“斗酒诗百篇”篆文闲章,后署“耀州牧山人杨鼎瑞”,下押“鼎瑞”、“定同印”印章二枚。碑阴题“太玄洞次韵”,后署“金明杨鼎瑞”,下押“定同印”、“鼎瑞章”。
按碑文题款,耀州牧杨鼎瑞是陕西金明(今安塞)人,字定同。《续耀州志》云:“伪官杨鼎瑞……闻国朝定鼎,乘间逸去。”史载: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建大顺政权于西安,年号永昌。永昌二年被害。说明杨鼎瑞是大顺永昌元年(1644)被李自成委任为耀州知州的,诗碑也是当年秋季所刻。
锦阳川图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长安王孙朱二玉绘图,知州李铨撰文并书《锦阳川记》,合阳名士康乃心《跋》。另有李铨、康乃心诗各二首。
雷园旧迹碑,年代同上。碑分上下六栏,首栏行书“雷园旧迹”,以下各栏依次为朱二玉《雷园图》,康乃心《雷园记》,李柏《大乐园记》及罗魁、康乃心、李铨、李镛(铨弟)《雷园怀古》诗各一首。
五台山图记碑,无纪年,估计与上碑同时刻立。碑阳绘《五台山图》,分5层绘制,有界栏,连接可成长卷。精工刻画,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碑阴为康乃心所撰《五台山记》,是研究药王山历史沿革的珍贵资料。
石鼓文碑,清顺治十六年(1659)刻立。石刻共4块,分为序、文、音释、歌赞及左重耀集柳公权书法所撰《石鼓文铭》5个部分。《序》为知州唐翰辅听撰,略谓石鼓文抄本系左佩玹家藏,“得之于苏文忠公者”据专家考证,国内保存字数最多的《石鼓文》,即为药王山之所藏。 [8] 

药王山石联

静明官山门联,“山峙五台古柏瑞槐凝翠霭;名传百代黄梅仙枳播香风”,河南马沂书。
北洞西玄门联,额题“蓬莱真境”,左思聪书。联曰:“钟声散落青天外;栖执斜盘紫气中”,左思恭书。
千金宝要碑亭石柱联,明李朝聘题。联曰:“玄洞吞云神圣灵通万古;丹炉吐雾方技妙重千金”。
三官殿门联,明石皋山人题。联曰:“琼府香飘长咏三官宝号;紫庭乐杳遥澹万圣神游”。 [9] 

药王山题刻

“唐敕修静明宫”,静明宫山门背额,清顺治十三年左佩玹书。
“齐天崖”大圣洞门楣,鉴碧子草书。
启圣福地、“灵祐门”、“虎啸岩”、“龙卧庵”、“仙台显化”均在一天门石壁。 [10] 

药王山石坊

石坊 石坊
现世12座。自进山大道起,依次为:
方授龙宫坊,树于进山路南,明天启六年(1626)立。额题“义辞凤诏”。联曰:“玄修却紫诏千年雨洗洞门药;妙应来丹丘万代云封海上方”。
瀛岛仙踪坊,树于进山路中段南侧,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邑人王图立。联曰:“云端双阙回千载风标八方香火想当年丹就九还白云黄牙凝大药;天际五峰雄十州名胜三岛清幽看今日春回一匕苍崖翠柏隐高踪”。
三辅名山坊,树于停车场门旁,万历十九年(1591)邑人袁贤立。蹰面题额相同。正联曰:“医隐山林托迹远;仁昭今古惠民深”。背联曰:“劲节千年依古洞;高风四海重名山”。
洞天福地坊 洞天福地坊
洞天福地坊,树于聚虎坪西南路侧,万历十七年(1589)立。
忠隐医圣坊 忠隐医圣坊
忠隐医圣坊,树于通元桥戏楼东侧,清顺治十四年(1657)邑人左佩玹立。
清虚之天坊,树于通元桥北端石磴前。明万历二年(1574)邑人辛汶立。联曰:“贝阙插青霄看丹山竞秀碧水争流那更觅天台彭蠡;朱宫标紫极见苍龙偃卧白鹤拼飞端堪夸阆苑蓬莱”。
仁术仙踪坊,树于一天门进口处,明万历二十八年(1660)创立,清顺治十七年重修。联曰:“碧洞灵踪久矣玉真之福地应知千载神游;清风高尚依然宇宙之大名至今万方景仰”。背联曰:“外针五异多解玉真之术;丹守九炼鼎善四明之方”。
物外高风坊 物外高风坊
物外高风坊,树于上坊西侧石磴中腰,明嘉靖二十年(1541)知州杨煦题。联曰:“仁昭今古傍泉石;药有君臣医膏肓”。
万世圣医坊 万世圣医坊
万世圣医坊,树于药王大殿东殿院,清顺治十八年(1661)立。联曰:“春回半粒起疲癃残疾芸生广被;书著千金历唐宋元明万代流传”。背额“佑我仲生”。联曰:“五点云峰跨茑岛;一湾龙洞胜丹丘”。
祷嗣神应坊,树于药王大殿东玄门外,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三原信士黄子玉立。
开天钖胤坊,树于醉翁石东侧,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邑人文养浩立。
惠配坤元坊,树于集禖宫遗址门前二台上,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同官信士冯载舜立。 [11] 

药王山其它石刻

石棺,1985年6月出土于南庵静明宫院内。棺体较小,须弥座。造型精巧,雕造华丽。花纹以串枝莲为主,刻有人物、飞禽、走兽等。按其风格,经初步鉴定为隋棺。
石佛像,与石棺同时出土,计5尊,多残损。其中1尊较完整,底座刻有“大业三年”字样。
墓门,唐代石刻。一合两扇,上有门楣。门扇之上有线刻门神像,甚精致。
墨竹刻,今存两块,贺与文画。明正统十三年(1448)知州李芳、同知丘纯重刻。上有题诗云:“资当古口雨淋漓,一夜修竹凤尾垂。会看明朝天朗霁,拂云高节盛前时。”据《乔志》记载,贺与文系明正统初州同知,善画。墨竹刻原有四石,嵌于州署仪门墙壁上。
石栏柱,即一天门前石磴栏、柱。创于明代,1984年重修。石柱上端各有人物及狮猴雕像,栏板上刻有花卉及龙虎、禽兽等,造型古朴大方,形态各异。
四季屏,明刻,共4块。上刻牡丹、荷花、菊花、竹梅四季花卉,造型美观,线条流畅,刀工精致。
石狮,两对。分别高踞于药主大殿献亭四角。左为雄狮,足踩绣球;右为母狮,抚玩幼狮。基座上均有花木禽兽浮雕。前面一对各高1.45米,后一对各高1.57米。就其风格,似为明代雕刻。
石虎,一对,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制。在一天门外铁旗杆两侧,各高2.2米。
石兔,一对。在西玄门外两侧。
尖嘴狮门蹲,一对。在北道院石磴两侧。 [12] 

药王山药王遗迹

药王山收藏孙思邈在医学、药物学、针灸、营养学、医德等方面的著作70余种、百余卷,著名的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海上仙方》等。景点有洗药池、晒药场、拜真台、药王手植柏、药王故居等数十处。传说景点故事,如太玄洞的来历、聚虎坪、虎守杏林、唐太宗拜药王的登山御道、龙王献方、引线诊脉、坐虎诊龙等。 [4] 

药王山社会经济

编辑

药王山庙会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耀县传统的药王庙会,表达了故乡人民对孙思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曼衍鱼龙百戏场,分棚啸侣各行觞。春人来去纷如织,箫鼓千村赛药王。”清光绪时知州顾曾烜的诗句,正是药王山庙会的生动写照。
二月庙会,是因纪念孙思邈忌辰而起。清同治十一年孙家原合社弟子所立“唐代敕封妙应真人之先茔碑”记载:“(孙真人)退于五台……二月十五日羽化”。早年庙会先从药王故里孙家原开始,然后转向药王山。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孙家原庙会一度中断,八十年代重新恢复。并从正月初一起,就揭开了序幕,可谓盛况空前。
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
孙家原庙会从每年正月二十七日起,孙家原群众即从本村焦、张、李、蔡四大姓中公举七人为主事,进行庙会前的准备工作。从各家凑面凑油,集中三天时间,为药王“炸盘”(一种油炸面食供品)。三十日这天,清扫药王庙,悬挂宫灯,张贴对联,并摆设祭器,献上供盘。下午,鼓乐喧天,香烟缭绕,庙会宣布开始。二月初二为正会,晚上唱“天明戏”。初三庙会结束,共演戏三天四夜。庙会期间,村里村外,商贩云集,亲朋不断,家家有人满之患。庙会结束后,油炸供盘即由主事者派人送至各户,分享药王遗惠。
药王山庙会药王山庙会,北宋时已在南庵静明宫举行,明嘉靖时中心道场,开始移向北洞。“于是,向往五台者,自千里外不绝也。”(见《五台山志》)旧例是城内四街轮流办会。二月初一开洞门,初二为正会。群众除上山烧香外,还要带上孩子请药王“戴锁”或“换锁”,祈求药王保护,直到十二岁为止。明代会期较长,“秦人男女无远近少长,人马丁攘之声尽夜,经月余不绝。即秦晋藩王、士大夫糜不登临而拜。”(见清顺治十一年《施饭碑记》)清末至民国期间,会期改为十天,即由初二起会,初六开始演戏,十一日结束。
二月二庙会期间,四面八方,商贾云集,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南北两路,途为之塞。山上香烟缭绕,钟磬喧天,人声鼎沸,万头攒动,大有无地憩足之叹。最后一天为庙会高潮,往往是万人空巷,倾城而出。还有“路畔灯”,从县城东门外开始,沿上山南路两旁一直栽到一天门前,每灯相距一丈左右。至黄昏时分,随着东城楼上冲天花火,路畔灯一齐点亮,蜿蜒曲折,望若星灿。少顷,狮子、龙灯开始上山,灯火辉煌,锣鼓震天,人流如潮,欢声雷动,好一派热闹景象。火龙多从庵坡而下,穿行于古柏丛中,斗折蛇行,时隐时现。又有多处铁渣花火,倾天而泻,此起彼落,光辉灿烂,蔚为奇观。晚上唱通宵戏,午后开锣,黎明收台,好事者竟彻夜不眠。药王大殿又有自乐班献唱助兴,管弦悠扬,别有一番情趣。
解放后,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药王山的全面修建,二月二古会更是盛况空前,平均每天上山游人有万人左右。1987年正会日,恰缝星期天,游人多达5万之众。 [13] 

药王山知名人物

自北宋以来,药王山多属道士天下,兹记其有名号者如下:
吕真人,名中道,后唐汴京(今开封)人。自终南山来游华原,于逊思邈栖隐地升仙台下凿崖为洞,洞内设三清像,以为栖真之所。人问其年岁,笑而不答。金大定五年,召赴京师,赐号延寿真人。大定十三年死于昌平县。同年冬,耀州遣使牛安入都贡瓷器,又于滹沱河南见中道与一和尚叙话,中道欲游天坛,托牛安入都告知张监使。既至都,方知中道已经羽化。中道在耀时,邑人李道济为其高足弟子(见金大定二十三年《耀州吕公先生之记》)。此后,耀人尊中道为吕祖,并于南庵立祠纪念。
韩真人,名愚勉,金代富城人。往来于美原月山与华原鉴山,持铁罐乞食。泰和初,关中大饥,韩集道众出粟赈济,大行方便,门徒至三千人。后归故里,作偈曰:“辞世如何说,到头秋夜月。平生事若何,一片红炉雪。”又曰:“纵马浮世色苍苍,回首春风入醉乡。人道落花随水去,洞天深处谒重阳”。卒后,家人遵嘱返葬于耀州五台山起云台(见元至大二年《月山伏鲁子祠堂记》)。
冯真人,名素提。早年好佛,后从韩真入学仙术。著有《洞渊集》五卷。
井真人,名德用,字容辅,号鉴峰,雍州右族。早年辞二亲,拜耀州五台山韩真人之孙冉尊师为师。元至治间,赠洞阳真人之号。金太宗多次师请辅教,坚辞不出。曾于静明宫手植槐树一株,四月长数寸,闰五月高七尺,树冠呈凤形,身若龙鳞,一时称异。乡进士廉维芳为作《瑞槐记》。至正八年卒,葬升仙台(见至正四年《五台山静明宫瑞槐记》)碑及至正八年《皇元井真人道行》碑)。 [14] 
于右任,字伯循。原籍陕西泾阳,后移居三原县。为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书法家及诗人。民国靖国军失败后,民国九年(1920)寓居耀县药王山崇庆宫,有《山居》诗曰:“北去将何去,南还不忍还。迎春王翦庙,卧病药王山。柏老添新叶,碑残长藓斑。南军丛葬处,新月似弓弯。”原碑今存。 [15] 
1937年测绘陕西耀县药王庙时林徽因在药王山 1937年测绘陕西耀县药王庙时林徽因在药王山
1937年6月,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到药王庙,对药王山隋唐以来的摩崖造像做了测绘,留下了林徽因在药王山摩崖造像西边体量最大的那座圆雕坐佛之上做测绘记录时的照片,十分珍贵。 [2] 

药王山经济概貌

药王山地处耀州区孙塬镇河东村东侧。该镇位于漆水东岸原面,俗称东原。同时也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孙思邈故居就在镇政府孙原村。孙思邈旧居老堡子遗址尚存,旧有药王祠庙及祖茔近年扩建、翻修一新。孙原镇地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土特产以红梨、柿子为主,梨、柿产量均居全县首位。孙原村东风水泥厂生产的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被评为全省乡镇企业水泥质量第一名。以生产优质水泥闻名全国的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在药王山山麓。西北耐火材料厂驻孝北村。旅游名胜地药王山位于本乡。 [16] 

药王山历史事件

唐开元二十一年(723),在五台山(今药王山)齐天台建宝云寺。
明隆庆元年(1567),耀县人左思聪创修一天门重阁。
隆庆六年(1572),秦王朱守中在药王山北洞刻立《千金宝要》石碑四通八面。
清顺治八年(1651),吴三桂率师北上,驻兵漆水河畔,乘间登药王山揽胜,捐金修葺药王祠殿。
宣统三年(1911) 二月初七,耀州知州孙寿朋在药王山杀害同盟会会员任师竹。九月初三,胡景翼、胡定伯等革命党人,在药王山举旗“反正”。
民国七年(1918)9月(农历八月十五),本县名医、画家马效常被卢军杀害于药王山。
民国8年(1919) 春,辛亥革命党人宋向辰、樊灵山迁葬于耀县药王山。孙中山题写挽联“国而忘家,为国捐躯”。
民国8年(1919)5月,滇军叶荃率部来耀,驻兵药王山。
民国八年(1919)5月,农民起义军“硬肚团”遭卢军镇压死伤惨重。封赞化隐姓埋名,流亡邠县。
民国九年(1920)4月,药王山南庵创立“四月八”骡马大会,会期十天。
民国十五年(1926)于右仁寓居药王山崇庆宫。
民国二十六年(1937)3月红二方面军所辖战斗剧社在药王山庙会演出抗日节目,向游客宣传抗日救国和减租减息政策。
民国二十六年(1937)7月,驻耀国民军一七七师在药王山进行三天实弹射击,加紧军事训练。
民国 32年(1943) 2月8日,药王山庙会期间,日本飞机两次轰炸耀县县城,投弹两枚,无伤亡。
民国32年(1943)8月,胡宗南在耀县药王山建立“陕北青年招待所”,专事捕押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及北上延安的革命青年。
民国35年(1946) 清明前夕,由12人组成的“台湾光复致敬团”,千里迢迢往祭黄帝陵途经耀县,被国民党当局阻拦北上,只好于药王山举行遥祭。
民国37年(1948)4月,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32人,被省政府主席祝绍周交由省保安三团由西安秘密押解到耀县,21日凌晨活埋于药王山。
1950年5月15日,耀县烈士陵园在药王山南庵下立碑建园。
1956年6月,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原称西安水泥厂)在药王山麓动工兴建(1959年竣工投产)。
1956年8月,药王山石刻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1日,国务院宣布药王山石刻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 11月,耀县博物馆在药王山成立。
1962年2月,全国戏曲家协会主席田汉参观药王山,并题诗留念。
1972年,药王山石刻被拍成新闻影片在全国放映。
1982年11月5日,中华医学会纪念孙思邈逝世1300周年大会全体代表自西安专程来耀县药王山参观旅游。
1983年3月,药王山旅游线路动工修建(当年完成路基,翌年10月完成柏油路面)。
1984年2月7日,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及其夫人一行游览耀县药王山,并挥笔题词:“医治百病真药王,消除污染名胜地”。
1984年10月,辛亥革命先烈宋向辰、樊灵山墓迁建药王山起云台侧。
1984年10月,药王山南庵院内发掘隋墓一座。出土文物有石棺、石佛像、骨灰等。石棺造型美观,雕工精细,为陕西省出土石棺中的佳品。
1986年3月,“二月二”庙会期间,西安、咸阳等地30多位名老中医首次应邀来药王山义诊,接待患者1400余人。
1987年9月15日,耀县碑林在药王山集禖宫旧址动工兴建(1989年10月1日落成)。
1989年7月8日,11座孙思邈医德纪念碑立于药王山北洞大殿东院。
1991年11月3日,荷兰王国驻华大使范登博格夫妇一行来耀参观药王山。
1990年6月,药王山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 [17-18] 
2018年4月13日,药王山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1] 

药王山发展历史

编辑
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药王山古称风孔山,“在华原县东五里”。《五台山记》云:“山石可为磬,叩之铿然有玉声,故一名磬玉山”。乔世宁《耀州志·地理志》云:“山出青石,唐天宝中取为磬。其后郊庙乐遂废泗滨磬。”北宋时,以山有五峰,顶平如台,又更名五台山。五台各有专名:东曰瑞应,南曰起云,西曰升仙,北曰显化,中曰齐天。清代为别于长安之南五台,亦称此山为北五台。乾隆时,耀州学正吴镇撰有《北五台山赋》,载《续耀州志·艺文志》。
药王山乃民间俗称,是因孙思邈晚年归隐于此,人民尊称他为药王而得名。这一名称已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正式载入《陕西全省舆地图》中,从而取代了五台山的旧名。 [19] 
耀县自古相传:“先有南庵,后有北洞”。这一传说,既指药王山宗教活动的历史,亦指纪念孙思邈中心场所的演变。据南庵出土唐开元十一年《宝云寺僧思谦墓碣铭》及其它碑刻记载,药王山在南北朝时即为佛教丛林,唐代宝云寺、昭阳庵,均在今齐天台及升仙台附近。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孙思邈“称疾还山”,即隐栖于齐天台宝云寺中。后经武宗灭佛及五代之乱,寺院荒毁,佛教中落。北宋时道教中兴,于宝云寺故址创建崇福观,从此奠定道教在药王山的绝对优势。仁宗嘉祐四年(1059),邑人万俟景“每游真人故宅,观其遗迹旧基,慨然有感。乃备私钱,基构堂宇”,于南庵创建孙真人祠,名曰“新堂”(见金大定九年雯刻北宋元丰四年《耀州华原县五台山孙真人祠记》)。徽宗崇宁二年(1103),敕赐孙真人祠额为静应庙。翌年二月,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知州玉允中命华原县令张鲂重修庙宇(见崇宁三年《感德军五台山静应庙额敕并加号妙应真人告词》、崇宁三年《耀州五台山静应庙记》)。此后,金改静明观,元改静明宫,道教诸神殿宇渐次增多,香火日益隆盛。
北洞最早的寺庙,除石佛窟外仅有一石洞(即今太玄洞),旧称“空居”。金大定十七年(1177),“信士张林创建览胜亭”于洞前(见清康熙二年《重修五台山太玄洞一天门记》)。明正德十三年(1518),重修庙洞,“又作碑楼于庙前”(见《重修孙真人庙洞之记》)。嘉靖十六年(1537),“伐石甃阶,悬如白虹”,修筑了通往太玄洞的石磴(见《修太玄洞碑文》。石磴共141级,恰合孙真人年岁。嘉靖三十七年(1558),道士赵演斌等,以“洞前地狭隘,岁时享祀,莫蔽风雨”,遂建“祀殿一大楹”,“于是四方辐辏,不远千里,每岁二月二悉集焉”(见《孙真人祀殿记》。从此,纪念孙思邈的二月二庙会中心,便由南庵转向北洞。此后,历代修建重点也移向北洞,药王大殿更加宏丽,其它庙宇栉次鳞比,金碧辉煌,驾于南庵之上。
解放后,国家重视文物保护,多次拨出专款,使药王山得到全面扩修或改建,并将城内文化馆原存80余通珍贵碑石迁至北洞,妥善保护。古时朝山道路仅有去南庵一条羊肠小道。明代增开北路,由河东堡北侧祋祤庙前上山;清代又辟中路,由河东堡南侧上山。后因南路崎岖难行,游人多选中北两路,因而中路亦称南路。1984年,以中北路为基础,新筑环山柏油马路一条,交通方便,风雨无阻。 [20]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 1.    给力!宁夏这17个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名单在此!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8-04-15]
  • 2.    铜川|药王山碑林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9-02-05]
  • 3.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历 史 沿 革 环境
  • 4.    铜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铜川市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三十三卷 文物胜迹志 第二章 胜迹 第二节 药王山
  • 5.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五 台 胜 概
  • 6.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五 台 胜 概 宫观
  • 7.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石 刻 艺 术 摩崖
  • 8.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石 刻 艺 术 碑碣
  • 9.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石 刻 艺 术 石联
  • 10.    耀 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石 刻 艺 术 题刻
  • 11.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石 刻 艺 术 石坊
  • 12.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石 刻 艺 术 其它
  • 13.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五 台 胜 概 庙会
  • 14.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五 台 胜 概 名道
  • 15.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五 台 胜 概 名人
  • 16.    耀县志 卷二 建置志 县城乡镇 乡镇
  • 17.    铜川市志 大事记
  • 18.    耀县志 大事记
  • 19.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历 史 沿 革 释名
  • 20.    耀县志 卷二十三 药王山志 历 史 沿 革 沿革
展开全部 收起
词条标签:
旅游 山脉 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