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宛平城在卢沟桥东,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年)开建,历三年而成,原为军营,后渐迁商肆民居,明清时称拱北城、拱极城。 [1] 
1928年12月,因宛平县已改隶河北省,故而将宛平县公署由北平市内迁至拱极城,从此改名宛平城。解放初期宛平县仍隶属河北,1952年重新划归北京,并撤销县级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划入丰台区、京西矿区(门头沟区)、房山县(区)、大兴县海淀区石景山区,其中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
快速导航
全景图
中文名称
宛平城
别    名
城内街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北京
下辖地区
城内街 南后街
政府驻地
卢沟桥永定河畔
电话区号
(010)83894614
邮政区码
100165
地理位置
卢沟桥东
面    积
20.8万平方米
著名景点
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日战争雕塑公园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北京

宛平城历史沿革

编辑
宛平城平面图 宛平城平面图
明末崇祯年间,为防范农民军进击京师,朝廷命御马监太监武俊于公元1638年-1640年主持修建此城。城居永定河东岸,正临卢沟桥,直扼京畿咽喉要道。宛平城作为卫城,形制结构与普通城池不同,城内初始并无一般县城的大街、小巷、市场、钟鼓楼等设施,并仅设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但“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 [2]  明清期间及民国初期,宛平城均在宛平县辖区内,但非县治所在地,而宛平县作为京师附廓两县(另有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区)之一,为京师属地(北平府、顺天府、京兆地方)。1928年,废除京兆地方,设置北平市,宛平县划归河北省,其县署由北京城内迁到拱极城,自此改称宛平城,并成为县治所在地。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演习,并进而挑起事端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就此爆发。 [3]  事变爆发前夕,驻守宛平城的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110旅第219团3营及保安第1旅第2团第2营,共1400余人,装备有自动步枪、轻机关枪、重机关枪和轻重迫击炮等武器,另有驻守长辛店高地的中国守军可以迫击炮和大炮援战。1937年7月8日凌晨,日军进攻卢沟桥和宛平城,遭中国守军坚决反击。此后日军以协商解决为缓兵之计,暂缓攻击,7月11日后战事再次因日军炮轰升级。7月28日下午,中国军队在南苑战斗中失利,次日,日军即发起对宛平城及卢沟桥的总攻。29日双方激战竟日,至傍晚,日军工兵炸毁宛平城东门,日军遂突入城内,经激烈巷战,中国军队于晚八时三十分左右完全退出宛平城,宛平城遂告失陷。至今离宛平城不远的大枣山上还矗立着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的陵墓。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宛平城随同北平一起光复。
解放初期宛平县仍隶属河北,1952年重新划归北京,并撤销县级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划入丰台区、京西矿区(门头沟区)、房山县(区)、大兴县、海淀区,石景山区,其中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1965年宛平城连同卢沟桥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丰台区政府公布宛平县衙为丰台区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中央决定在宛平县城内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将宛平县衙旧房拆除。2004年复建宛平县衙。

宛平城地理位置

编辑
宛平城
宛平城(24张)
宛平城西的卢沟桥是北京进出内蒙古高原、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宛平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也成为南来北往的商旅必经之地。清代以来,宛平城西及永定河两岸商户逐渐迁建城内,相继兴建酒肆、茶楼、驿站和祭祀庙宇,打破了单纯的军营格局。
宛平城是中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明王朝为保卫京师,宛平城在卢沟桥东。明崇祯年建。宛平城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原名拱北城。是一座桥头堡,1937年七七事变在这里爆发。1984年重修了城墙、城楼和瓮城

宛平城旅游景点

编辑

宛平城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像这样雄伟古桥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卢沟桥
卢沟桥(12张)
卢沟桥地处京都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宛平城实为一座保卫京城的桥头堡。 [4]  宛平县始于辽代,明时与大兴同为顺天府的首县。民国时宛平县署设在城内。1928年才迁往拱极城,作为宛平县县城,1952年宛平县撤消。宛平城的特点是:城内不设大街小巷,不设钟楼鼓楼,也没有集市广场,只有两座城门、东门{顺治}、西门{永昌}。两门都建有城楼,翁城和闸楼。城的四角各建角楼。城墙上有垛口,还设有兵房。卢沟桥
卢沟驿 卢沟驿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建成。初名“广利桥”,后改称“卢沟桥”。在国外也称“马可波罗桥”,桥全长260米,宽9.30米,十个桥墩,十一孔。中心桥孔间距21.35米,东西两岸间距16.49米。桥墩呈船形,进水一面有分水尖,每个尖上安置一根26厘米边长三角铁柱以迎击洪水和冰块,保护桥墩和桥身。出水一面砌成流线型,状如船尾,减少水流对桥孔压力。经试验:这座古桥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曾通过429吨大型平板车而无恙。“卢沟晓月”是著名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两边有望柱和栏板,望柱281根,每个望柱上都有一石狮,石狮头上、背上、腹部、爪下都藏有一石狮,形态各异。据古书《从海记》中说:“桥柱刻狮凡六百二十有七”,共有大小石狮501个。这些狮子经历了金、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几个时期的修补,融会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成为一座石刻艺术博物馆。桥东有一座晓月碑,乾隆皇帝在辛未年间在此御题“卢沟晓月诗”。为了再现古桥风貌,1986-1987年修复卢沟桥时,特意保留了一段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西北侧雁翅上,有一座乾隆重葺卢沟桥碑,记载了乾隆五十年修葺卢沟桥的经过。此外,还有一座乾隆于甲酉年季春建的察永定河碑。卢沟桥史料陈列馆里陈列了卢沟桥的典故和在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资料丰富,值得一看。

宛平城宛平城

宛平城
宛平城风景
宛平城风景(21张)
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明王朝为保卫京师,京,命御马监太监武俊于公元1638年-公元1640年主持修建此城。城分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城池总面积约20公顷防御李自成进京。宛平城除保留了部分侵华日军炮轰的弹洞外,其余建筑都进行了修葺,已复建完工。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宛平城成为“七·七事变”的历史见证,至今城墙上还保留着当年日军炮击宛平城的弹痕。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国家拨专款对城墙、东西城楼进行修缮;1987年向游客开放。20世纪末,北京市政府决定恢复宛平城明、清时期原貌,包括将柏油街道恢复为青石地面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卢沟桥、宛平城还举办集赏月、小吃、文娱活动为一体的“卢沟晓月中秋文化节”。

宛平城相邻景点

宛平城夜景 宛平城夜景
世界公园、中华航天博物馆、莲花池公园、长辛店“二·七”纪念馆、赵登禹墓、丰台药王庙、雷锋资料展览馆 、万芳亭公园、卢沟桥、留法勤工俭学旧址、七营房、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千手千眼观音铜造像、王佐、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镇岗塔、峰香公寿塔、 金土城遗址、 卢沟桥史料陈列馆 、宛平城、宛平县署旧址、燕墩 、金中都遗址 、青龙湖、绿堤公园、宛平湖、晓月湖、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园博园

宛平城交通信息

编辑
乘专17、77、96、97、310、309、339、452、458、459、624、133、971、952、978、公交车或旅游车至抗战雕塑园站下车往北走300米即到。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地理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