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勋,193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68年研究生毕业。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长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数字摄影测量研究成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994年在澳大利亚首次推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的SGI工作站版。1998年又成功开发了微机版,实现了摄影测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迄今为止,VirtuoZo在国内外已经推广应用一千余套,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他致力于将数字摄影测量的最新发展应用于工程设计、工程测量与数码城市的建立等领域,使摄影测量在工程领域中开创新的应用。基于航空数码相机的巨大应用前景,建立新一代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平台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将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的生产效率提高到现有水平的5-10倍,解决了航空数码影像工作量增大与工程测绘精度降低的难度,引起遥感影像数据加工、生产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在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的“基于DPGrid的正射影像更新”项目实现了大范围航空航天遥感正射影像的全自动更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中文名
- 张祖勋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
- 主要成就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性 别
- 男
张祖勋个人经历
1937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1955年同年进入同济大学测量系学习;
196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留校任教;
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
1970-1975年调入解放军测绘学院任教;
1976年 在瑞士著名测绘仪器厂学习;
1988-1997年,张祖勋院士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
1989年,筹建、主持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在国家评估中,列地学类第五名。2000年列地学类第四名,成为国家优秀重点实验室);
1994年9月在澳大利亚推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1996年又成功地开发了微机版,实现了摄影测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995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祖勋研究成果
他的全数字化自动摄影测图系统的产业化产品VirtuoZo(含有艺术家、虚拟摄影测量等多种意思),彻底简化了数字摄影测量的仪器设备,改变了摄影测量的“贵族”身份。他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VirtuoZo在国内外已经推广应用1000余套,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使我国的数字摄影测量走到了世界前列,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而且这个测量系统早在1997年就开始应用它进行三峡坝区每年一次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敦煌研究院将它应用于壁画保护;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利用它,对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图像成功地实现了三维重建。德国、比利时利用它处理corona卫星影像;英国利用它处理aster立体卫星影像;韩国数码城市的设计使用的是它、瑞士eth使用的也是它——VirtuoZo。
张祖勋著作及荣誉
撰写论文、著作二百余篇,被SCI、EI检索七十余篇;
著作“数字摄影测量学”获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三等奖。
张祖勋生平轶事
瑞士人制造的价值昂贵的精密仪器在张祖勋心中是可望不可及的宝贝,那时张祖勋被武汉测绘学院派到瑞士最先进的航测仪器厂学习安装调试,他至今仍记得瑞士师傅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你们中国人连我们仪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也造不出。
张祖勋:他说--像这样的螺丝钉,你们国家造不出来,我说你是不是也太欺负人,中国人螺丝钉做不出来。然后他就跟我讲,他说螺杆和螺帽如何垂直,跟拧上去以后这个平面度如何要求紧,当你拧紧了以后,这中间是要真空,我一听那么复杂,要求就那么高,我想如果要在我们国家搞这玩意儿,别人可能会说你吹毛求疵,螺丝钉不就拧紧吗,如果我一拧紧你扳都扳不开,那螺丝的作用就满了。所以我的确感到一条,感到我们国家差距,跟他们差距之大。
从瑞士回来,如何缩小中国与国际摄影测量的技术差距一直是张祖勋思考的问题。一年之后的1978年,当年过七十的老师王之卓院士提出中国摄影测量要走全数字化自动测图之路时,他眼前一亮,他认为这是一条完全可以抛开西方机械传统的崭新道路,作为年迈老师的得力助手,张祖勋毅然承担起探索新路的攻关重任。搞全数字化离不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然而当时的全世界的计算机水平都相当落后,国内外的专家几乎都认为这样超前的想法是不可思议,没法实现的。就连张祖勋本人也没想到为了完成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要花费整整14年。
张祖勋:当时计算机的水平条件非常非常低的,----那个时候是在晶体管基础上开始做,--,四盘纸带数据一点点,而且刮掉了以后纸带会破,破了以后要很薄的胶带把边上补上,那是非常非常痛苦的。有了Nova(计算机)数据直接能够进磁带了,我觉得已经是不得了了, Nova(计算机)只有64K的内存,现在我想你们用64M的内存说这个实在太小了,128、512M内存,你说我差一千倍不是差十倍,所以当时条件说是非常困难,应该说是很先进,当时很先进,但是搞这么大的课题是很难很难。
整整六年的艰辛努力, 1985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数字化自动测图软件包终于编制成功,它立即引起了测绘界的强烈震动。然而张祖勋并不满足于此,他决心要让这个软件从理论走向实用。这时他碰到数字化过程中一个最大难题:如何让计算机从两张不同角度的航拍照片几百万个点中快速而准确找到相同的匹配点。经过苦苦寻觅,又一个六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张祖勋看到一本讲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书籍,他获得了灵感,终于彻底而漂亮解决了影像匹配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1993年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科技成果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4年前组建的20多人的课题组中,只有张祖勋和一位助手坚持到了这最后。
张祖勋:有的时候我常常给学生讲,我说我的很大的优点是会联想,不是你一天到晚想,吃饭也想,睡觉也想,不行,你要能够放得下,但是并不等于你放下的时候不想他,当你看到某一个东西,你一定会联想到这个事情我会做这个事情,那个时候你可以解决我什么问题,你必须要有很大的联想,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对我解决就有很大的可能。所以做学问难不是难刻苦地学习,而是不断地来锻炼自己,磨练自己能够有一种灵感能够联想起来,能够解决问题。
1994年,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张祖勋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走出国门,借助国外资金与技术快速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在和澳大利亚的合作谈判中,张祖勋一直坚持软件的知识产权归中方所有,正是他的坚持才使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真正在世界摄影测量界掀起了一场更新换代的数字化革命。
张祖勋:借了人家的鸡,生了我的蛋,不变成产品,绝对没有现在的影响, 我想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责任,因为这种成果说是你个人的,更多的我认为是国家的,是咱们国家的自己,如果我们做工程的人,能够更多的成功为全国,甚至为全世界的人民,我想这一条我们国家绝对是整个,真正发达起来。
- 参考资料
-
- 1. 张祖勋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引用日期2015-12-12]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