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国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朱英国,男,(1939年11月——2017年8月9日)湖北罗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专家。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40余年来,始终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坚持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坚持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相结合,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马协型两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多个光敏核不育系,红莲型、马协型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实现了产业化,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2017年8月9日凌晨,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1] 
中文名
朱英国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北罗田
出生日期
1939年11月1日
逝世日期
2017年8月9日
职    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院院士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
主要成就
植物遗传育种专家
“水稻候鸟”
“农田院士”
代表作品
《水稻雄性不育生物学》等专著4部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朱英国个人经历

编辑
1939年,朱英国生于大别山区罗田县。在贫困中长大,目睹了大量关于土
朱英国 朱英国 [2]
地和粮食的悲喜剧。
1959年,朱英国考上了武汉大学生物系;
1972年,朱英国开始进行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因海南岛,每年可以比湖北多种一季水稻,可以大大加快水稻育种科研速度,于是,春夏之际,朱英国和他的队伍留在湖北沔阳协作攻关,秋风一起,他们就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4月,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开始了“水稻候鸟”的生活。
1972年起,他和武大生科院其它人员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选育的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类型——红莲型,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5年,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朱英国被任命为组长。
1984年,经过大海捞针,农家品种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被他和助手发现。经过3年繁复的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马协A。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以后,朱英国为首的研究组先后培育除马协型不育系3个。
2002年,和他的团队选育出红莲优6号,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后又培育了红莲优6、珞优8号等;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00万奖金);把其中80万元将用于科研,20万元将开设一个水稻科研基金,发展水稻科研事业,奖励人才。
2008年,9月荣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12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

朱英国兼职

编辑
曾任湖北省三系杂交水稻协作组组长、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为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湖北省政府参事、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朱英国研究领域

编辑
 朱英国自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留校至今,一直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奋斗。二十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并为湖北省水稻三系协作组组长;利用华南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合作育成红莲型水稻三系及红莲型杂交稻,80年代中期利用农家品种马尾粘中发现的败育株与协青早选杂交合作育成马协不育系和马协型杂交稻,红莲型和马协型杂交稻米质优、抗性好、产量高,已累计推广近1亿亩,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980年开始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主持选育出粳型和籼型光敏核不育系6个并先后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近40年来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和省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杂种优势的基础理论以及优质高产杂交稻产业化等方面成绩突出,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合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研究与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生物学》等专著四部。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和湖北省科学大会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一等、二等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和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和湖北省劳动模范,为我国杂交水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以及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3] 

朱英国主持课题项目

编辑
课 题 名 称来 源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973项目
水稻小孢子发育的代谢调控网络973项目
水稻骨干亲本重要性状等位基因的变异与遗传效应分析973项目
骨干亲本重要性状基因互作与配合力研究973项目
水稻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聚合分子育种研究863项目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分子品种创制863项目
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和应用863重点项目
抗逆抗虫抗病品质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国家转基因专项
转基因水稻品种选育的新途径研究国家转基因专项
红莲型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农业部行业项目
超高产红莲型杂交稻品种选育农业部超级稻项目
广适性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
红莲型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示范与推广农业部农业跨越计划项目
红莲型杂交稻“珞优8号”示范与推广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岗位项目 [4] 

朱英国所获荣誉

编辑
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曾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7年获湖北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荣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2008年获“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
2017年12月26日教育部决定追授朱英国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5] 

朱英国研究成果

编辑
40余年来,始终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坚持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坚持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相结合,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马协型两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多个光敏核不育系,红莲型、马协型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实现了产业化,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克隆了红莲型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基因,在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他培育的红莲型“珞优8号”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比一般种子的亩产量高出近100公斤。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从遗传多样性上讲,红莲型起到了隔离带和防火墙的作用,有利地促进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革命”。
在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中,朱英国将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利用分子标记、差异显示、图位克隆等技术研究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揭示了红莲型雄性不育由两对独立的恢复基因所控制,其中之一已经被图位克隆,另一个也已被精密定位。此外,他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多样性、水稻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基因分类与进化、恢复基因地理分布等方面也取得了成果。
在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中,他揭示了农垦58S光敏核不育性的遗传规律、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周期诱导规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细胞学基础和发育生物学等特性。
在杂交稻领域,袁隆平的野败型与武汉大学的红莲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目前,朱英国的团队正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把稻谷作为生物反应器,将医药产品相关基因如人血清白蛋白、拟胰岛素基因和小分子多肽转到水稻米粒中表达,生产医用产品,让杂交稻绽放奇葩。

朱英国学术成果

编辑
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国际性SCI论文50多篇

朱英国代表性论文

编辑
1. Hu J, Wang K, Huang W, Liu G, Gao Y, Wang J, Huang Q, Ji Y, Qin X, Wan L, Zhu R, Li S, Yang D, Zhu Y. The Rice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RF5 Restores Fertility in Hong-Lian Cytoplasmic Male-Sterile Lines via a Complex with the Glycine-Rich Protein GRP162. Plant Cell. 2012 Jan 13. [Epub ahead of print]
2. Huang W, Hu J, Yu C, Huang Q, Wan L, Wang L, Qin X, Ji Y, Zhu R, Li S, Zhu Y. Two non-allelic nuclear genes restore fertility in a gametophytic pattern and enhance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n the hybrid rice plant. Theor Appl Genet. 2011 Dec 4. [Epub ahead of print]
3. He Y, Ning T, Xie T, Qiu Q, Zhang L, Sun Y, Jiang D, Fu K, Yin F, Zhang W, Shen L, Wang H, Li J, Lin Q, Sun Y, Li H, Zhu Y, Yang D.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human serum albumin from transgenic rice seed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 Nov 22;108(47):19078-83.
4. Wang W, Liu Z, Guo Z, Song G, Cheng Q, Jiang D, Zhu Y, Yang D.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s profiling of photoperiod-sensitive male sterile rice Nongken 58S during the male sterility transition between short-day and long-day. BMC Genomics. 2011 Sep 25;12:462.
5. Tan Y, Li S, Xie H, Duan S, Wang T, Zhu Y. Genet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is reveals a coope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and fertility restoration-related genes in Oryza species. Theor Appl Genet. 2011 Jan;122(1):9-19.
6. Peng X, Wang K, Hu C, Zhu Y, Wang T, Yang J, Tong J, Li S, Zhu Y. The mitochondrial gene orfH79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impairing both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and root growth in CMS-Honglian rice. BMC Plant Biol. 2010 Jun 24;10:125.
7. Hu C, Sun Q, Peng X, Huang Q, Wang M, Li S, Zhu 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mitochondrial populations in HL-CMS systems of rice under H2O2 stress. Protoplasma. 2010 May;241(1-4):91-8.
8. Wang K, Gao Y, Peng X, Yang G, Gao F, Li S, Zhu Y. Using FAM labeled DNA oligos to do RNA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Mol Biol Rep. 2010 Jul;37(6):2871-5.
9. Sun Q, Hu C, Hu J, Li S, Zhu Y.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CMS-related changes in Honglian CMS rice anther. Protein J. 2009 Oct;28(7-8):341-8.
10. Li H, Yang J, Wang Y, Chen Z, Tu S, Feng L, Zhu Y, Li Y. Expression of a novel OSPGYRP (rice proline-, glycine- and tyrosine-rich protein) gene, which is involved in vesicle trafficking, enhanced cold tolerance in E. coli. Biotechnol Lett. 2009 Jun;31(6):905-10.
11. Peng X, Li F, Li S, Zhu Y. Expression of a mitochondrial gene orfH79 from the CMS-HongLian rice inhibit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growth and causes excessive ROS accumulation and decrease in ATP. Biotechnol Lett. 2009 Mar;31(3):409-14.
12. Luo J, Ning T, Sun Y, Zhu J, Zhu Y, Lin Q, Yang D. Proteomic analysis of rice endosperm cells in response to expression of hGM-CSF. J Proteome Res. 2009 Feb;8(2):829-37.
13. Li S, Tan Y, Wang K, Wan C, Zhu Y. Gametophytically alloplasmic CMS line of rice (Oryza sativa L.) with variant orfH79 haplotype corresponds to specific fertility restorer. Theor Appl Genet. 2008 Nov;117(8):1389-97.
14. Xie T, Qiu Q, Zhang W, Ning T, Yang W, Zheng C, Wang C, Zhu Y, Yang D. A biologically active rhIGF-1 fusion accumulated in transgenic rice seeds can reduce blood glucose in diabetic mice via oral delivery. Peptides. 2008 Nov;29(11):1862-70.
15. Ning T, Xie T, Qiu Q, Yang W, Zhou S, Zhou L, Zheng C, Zhu Y, Yang 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expressed in rice endosperm can increase leukocytes in mice. Biotechnol Lett. 2008 Sep;30(9):1679-86.
16. Zhang H, Li S, Yi P, Wan C, Chen Z, Zhu Y. A Honglian CMS line of rice displays aberrant F0 of F0F1-ATPase. Plant Cell Rep. 2007 Jul;26(7):1065-71.
17. Duan S, Lu B, Li Z, Tong J, Kong J, Yao W, Li S, Zhu Y.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A-genome Oryza species (Poaceae) based on chloroplast,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DNA sequences. Biochem Genet. 2007 Feb;45(1-2):113-29.
18. Wan C, Li S, Wen L, Kong J, Wang K, Zhu Y. Damage of oxidative stress on mitochondria during microspores development in Honglian CMS line of rice. Plant Cell Rep. 2007 Mar;26(3):373-82.
19. Chen Z, Zhang J, Kong J, Li S, Fu Y, Li S, Zhang H, Li Y, Zhu Y. Diversity of endogenous small non-coding RNAs in Oryza sativa. Genetica. 2006 Sep-Nov;128(1-3):21-31.
20. Yang G, Xing Y, Li S, Ding J, Yue B, Deng K, Li Y, Zhu Y.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developmental behavior of tiller number and plant heigh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rice (Oryza sativa L.). Hereditas. 2006 Dec;143(2006):236-45.
21. Li S, Yang G, Li S, Li Y, Chen Z, Zhu Y. Distribution of fertility-restorer genes for wild-abortive and Honglian CMS lines of rice in the AA genome species of genus Oryza. Ann Bot. 2005 Sep;96(3):461-6.
22. Chen X, Yu T, Xiong J, Zhang Y, Hua Y, Li Y, Zhu Y.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rice phosphoribulokinase gene that is regulated by environmental stresses. Mol Biol Rep. 2004 Dec;31(4):249-55.
23. Ren F, Lu BR, Li S, Huang J, Zhu 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AA-genome Oryza species using RAPD and SSR markers. Theor Appl Genet. 2003 Dec;108(1):113-20. [6] 

朱英国社会贡献

编辑
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开创了从农家品种中获得雄性不育资源的新领域,有效防止了单一细胞质来源可能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种杂交稻“一统天下”的局面,蕴藏着危机。因为作物品种单一和遗传基础狭窄,会导致作物对环境变化或新病害失去抗性,最终造成巨大损失)。优质、高产、广适应性红莲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可以降低稻谷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加速杂交水稻组合更新换代,增强国家粮食安全。此外,红莲型杂交稻优质米适合于东南亚市场需要,将促使中国杂交稻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红莲优六号在中国南方稻区八省及印尼、越南等地进行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其表现为生产势强、米优优、穗大粒多、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亩产最高达到八百四十七公斤。目前,红莲优六中稻新品种已吸引来自湖北、湖南、安徽、陕西、河南等省的农技推广部门和种子公司前来选购。珞优八号2008年已在湖北省示范推广七十万亩,大面积生产亩产可达七百公斤以上,高产示范基地亩产超过八百公斤,达到国家超级稻标准。该品种除在湖北省推广外,还在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推广种植近三十万亩。

朱英国人物魅力

编辑
朱英国院士仍坚持在科研一线,每晚不到12点难得休息,周末也经常加班。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仍是他每年的必到之处。他说:"条件改善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工作决定了我们既要动脑,也要动手,必须到田间去。"
他说:“荣誉都是身外之物,关键是我们是不是为社会、为农民兄弟们做了真正有益的事情”。
他说:“我们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善良,只要你是真心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就永远不会忘记你"。

朱英国人物病逝

编辑
2017年8月9日凌晨,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1]  [7] 
遗体告别
2017年8月13日上午,武昌殡仪馆遗体告别仪式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朱英国遗体安详地静卧于花丛中,鲜红的党旗覆于胸前。大厅正中央悬挂着朱英国生前照片,周围摆满花圈花篮。仪式由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主持,校长窦贤康介绍了朱英国生平。
英才翘楚首创红莲播四海,国士擎天长留教泽伴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13日在武昌举行,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代表,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属、生前友好等500余人前来送别。 [8] 
朱英国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工程院表达了对朱英国的哀悼,并对家属表示慰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对朱英国去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并敬送花圈。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朱英国去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对朱英国去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并敬献花圈。 [9]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