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瑞

编辑 锁定
戴景瑞,玉米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首次在中国实现玉米双交种三系配套,育成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综31和杂交种农大60、农大65、农大3138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率先用细胞工程技术育成抗小斑病C小种的雄性不育系,用基因工程技术育成中国第一代转基因抗虫玉米,为发展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及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
中文名
戴景瑞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辽宁省海城县蓝旗堡村
出生日期
1934.9.1
职    业
玉米遗传育种专家
毕业院校
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研究生班

戴景瑞简介

编辑
辽宁省海城市人。
戴景瑞 戴景瑞
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主要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贡献:始终坚持玉米种质创新,育成多个玉米自交系,应用面积达1.6亿亩以上,亲自育成玉米杂交种十余个,累计推广一亿亩。提出创造杂种优势群的新观点。在世界上首次用细胞工程技术阐明C型不育性与专化感病性的关系,解决了C型不育系对C小种敏感的难题,使不育化杂交种大面积推广,开创了中国玉米细胞工程育种成功的先例。组织合作研究,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育成中国第一代转基因抗虫玉米新品种。率先在国内用分子技术研究玉米杂种优势,发现了新的杂种优势群,提出玉米杂种优势与基因沉默有关,并克隆了相关cDNA片段。构建了中国第一张玉米分子标记连锁图,培养博士生26名,硕士生16名,发表论文60多篇,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主持创建了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戴景瑞求学简历

编辑
1934年9月1日 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蓝旗堡村。
1951-1955年 在辽宁海城第三中学及海城高中学习。
1955-1959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
1960-1963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读研究生等。

戴景瑞生平介绍

编辑

戴景瑞求学过程

戴景瑞,1934年农历7月23日(公历9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蓝旗堡村,4岁随父迁居海城镇。父亲大学肄业,终生任中小学教师,有正义感和爱国心;母亲农家出身,心地善良,勤劳节俭。在日冠占领东北的日子里,民生凋敝,食不果腹,他们一家艰难度日,童年的戴景瑞已体会到衣食来之不易。他5岁开始认字,8岁上小学,特别爱读书,小学三年级时就读完《水浒》全传,并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由于家庭经济生活极不稳定,他时读时辍,勉强读完高小。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父亲有了稳定的工作,他才有条件继续学业。
1949年春,戴景瑞考入营口市联中,并申请到甲等助学金,住校学习,从此不再有饥寒之忧。入学不久,他就成为营口市的第一批少年儿童队员,第二年由儿童队直接推荐为青年团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与所有热血青年一样报名参军,准备抗美援朝,终因年纪小而未能如愿。1951年他人海城县三中学习。初中毕业时,他又响应组织号召报名参加军校。由于当时他在班上年龄最小,学习成绩又最好,组织上还是将他保送上了海城高中。

戴景瑞政治洗礼

在高中学习期间,经过“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洗礼,他不断走向成熟,开始把自己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初步立下了为国为民的志向。1952年,在他刚满18周岁时,向组织提出了入党的申请,后因病休学一年而未果。1955年高中毕业时,他是海城高中400名毕业生会考的第一名,却一反当时轻视农业的“潮流”,在父亲的支持下,以第一志愿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告别亲人,奔向北京,当火车驶近山海关时,他望着长城竟情不自禁地吟出“秋风潇潇辞临溟(海城的古名),迢迢千里望长城,此番别亲长安(指北京)去,定叫沃野展新容”。他发誓要为中国的农业奉献终身。4年多的大学生活,对戴景瑞影响最大的是多次的农场实习、水利化义务劳动和下放宁夏劳动锻炼。在那些地方和那种场合他真正地看到了中国的农村,了解了农民和农业的状况,也才真正意识到学农将意味着什么。他如饥似渴地学习,40多门功课只有个别得4分,其余全部为5分。所有功课中最吸引他的就是遗传学,也许是这门功课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1956年青岛遗传学座谈会后,在中国饱受压抑的摩尔根遗传学有了转机。

戴景瑞研究生活

1957年北京农业大学率先开出了摩尔根遗传学课,主讲人是鲍文奎教授,由李竞雄、洪用林两位教授做辅导,三位从美国归来的遗传学博士在北京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每次讲课时,农大师生和外单位赶来的旁听者在几百人的大教室里挤个水泄不通。戴景瑞更是自始至终全神贯注,最后考试得了5分。真是命运使然,大学毕业时尽管他第一志愿是“服从祖国的分配”,他却被安置在研究生的行列。1960年2月他跟随李竞雄,开始了新的研究生生活。

戴景瑞深入钻研

1963年研究生毕业后,戴景瑞留校任李竞雄的科研助理。但是好景不长,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文化大革命”10年更使他无法工作,那时他唯一能做到的是保住育种材料。从1964年到1978年,无论是“开门办学”、“教育革命小分队”,还是随学校转展陕北河北涿州,那几个装满玉米种子的铁皮箱,他从没有离开过。1973年中美关系松动后,他从一篇美国文献中受到启发,要提高玉米杂种优势水平,必须拓宽自交系的来源,克服遗传基础狭窄和遗传脆弱性的潜在危险。他开始收集材料,组建群体,进行轮回选择并制定了选育优良自交系的计划。从1973 年到1978年5年中,他辗转于河北省涿州、三河廊坊宝坻农村,几乎一年换一个地方,播种他的玉米材料。他自己积粪沤肥,驾驶拖拉机,半夜起来浇水,像普通农民一样从事各种田间作业,他认真观察,仔细授粉,严格选择。他和妻子一道,有时带着还不懂事的儿子,一家三口完全融入了玉米育种天地之中。到1978年,他们已经拥有了经过两轮选择的早熟和中晚熟两个优良群体。他在优良群体中选出200多个单株连续进行自交选择,并在早代就开始与国内外优良自交系测交,根据抗病性、株型、配合力等综合性状,严格鉴定筛选。有一段时间,他的妻子受公派赴美国进行合作研究,他一人奉养老母,照顾儿子,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结果累病了。但他坚持自交系的选育,不顾身体虚弱,照样下地观察、授粉,秋收时,他带着小板凳,坐在地头一行行地移动,要看完上千行的材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3年,在郑州召开的“六五”国家玉米育种攻关会上,戴景瑞提交了《高配合力自交系综3和综31的选育》报告。这两个自交系是由9个国内外优良自交系组成的群体,经过两轮选择后用系谱法选育成功的,它们株型紧凑,综合抗病性强,特别是配合力高,而且与国内外各种类型自交系间杂交都表现很高的配合力。这是中国利用人工改良群体选育自交系的最早报告。这项研究成果不但丰富了中国玉米育种材料,而且在设计思路和选育方法上也给同行以重要的启示。

戴景瑞突出贡献

在综3和综31选育成功之后,戴景瑞承担了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种的国家玉米育种攻关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广泛收集国内外优良自交系,把它们分成几组进行双列杂交,配制了大量杂交组合。他奔波于北京和海南之间,有时一去就是4~5个月,春节也不回京。1985年,终于在800多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一个十分理想的组合,它由自交系综31和外引系5003 杂交而成,株高和穗位适中,株型比较紧凑,果穗长而大,籽粒鲜黄饱满,抗病性和抗旱性良好。经北京天津和华北大区的区试,均名列第一,比对照种中单2号增产15%以上,定名农大60。这个杂交种,到1990年“七五”攻关结束时,已通过3个省市的审定,年推广面积达150万亩以上;“八五”期间又通过了国家和另外3个省的审定,迅速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到1995年“八五”结束时已经推广3000多万亩。这项成果曾获国家三委一部颁发的重大攻关成果荣誉证书。1985年,他赴四川参加全国玉米攻关会议期间,发现当地种植多年的中单2号已明显退化,急需更新换代,他便将株型、抗性和熟期均较适合川西平丘区种植的一个新组合推荐给当地试种,经连续三年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年年第一,比中单2号增产20%以上。这就是他用自交系综3与牛2-1杂交育成的农大65。至“九五”初期该杂交种已在川西平丘地区和河北等地累计推广近1000万亩。戴景瑞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育种策略,他不搞“大网捞鱼”式的瞎碰。他认为育种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原始材料到新品种育成,每一个环节犹如一个工厂的车间,只要设计的技术路线正确、原材料合格、生产过程严格规范,可以做到年年投料,流水作业,年年都有新的产品。在“八五”攻关的学术研讨会上,他提出“起点要高、取材要新、选择要严、速度要快”的十六字方针,这是他的育种策略的简明概括。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他通过艰苦拼搏的实践,从1986年到1997年的12 年中育成了10多个玉米新品种,正式通过省以上审定的就有9个,几乎每年贡献1个。“九五”初期他推出了用自选的两个自交系P138和综31杂交育成的农大3138在华北大区区试中两年28个点全部增产,平均比对照种丹玉13号增产39.7%,并在短短的两三年内通过了3个省市和全国品种审定,现已列为“九五”期间全国重点推广品种。

戴景瑞技术成就

编辑
戴景瑞教授四十年如一日战斗在遗传学和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和教学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高技术项目以及农业部、教委和北京等下达的多项科研任务。60年代首先实现中国玉米双交种三系配套用于玉米种子生产,70年代育成农大54号,此后相继育成P138、综31等优良自交系和农大60等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10余个,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6000多万亩,增收玉米30多亿公斤,增收人民币30多亿元。其中农大58农大、农大60、农大66、农大3315、农大3138等多个杂交种在北京市的玉米新品种更新换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农大60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由于农大60在全国的贡献又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戴景瑞教授在玉米遗传育种研究中勇于创新,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与他人合作在中国首先建立了玉米基因工程的技术体系,并率先用生物技术育成抗病的C型不育系和育成了第一代抗玉米螟的转基因(B1)玉米新品种,并开始与北京市种子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成为中国玉米生物技术育种的开拓者。这项成果获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担任系主任期间,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狠抓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并将自己科研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无私地注入农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形成了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农学系发展成为拥有2个博士点、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部重点学科和一个国家级玉米改良中心的作物科学学院。由于他对农业大学的建设所做出的贡献,1992年获得了北京农业大学的最高荣誉奖――农大人奖。
戴景瑞教授作为中国玉米育种学科的带头人,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先后培养了2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为Sci收录6篇;参与主编和编写专著与教材4部(遗传学、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育种学、普通育种学)。在转基因技术、玉米分子标记连锁的构建、杂种优势群的划分以及杂种优势机理研究方面均走在国内前列,把中国的玉米遗传育种学科从群体水平个体水平提高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先后获农业部和国家教委的优秀教材奖,北京市和全国优秀教师奖。
作为农业部的专家顾问和科技委成员,戴景瑞教授十分关心中国农业生产、农业科学和农村的发展,多次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国外的发展情况,写出多项调研报告、建议书和发展规划,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7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教奖。

戴景瑞主要论著

编辑
1 李竞雄,戴景瑞,许启凤,程经有.《玉米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研究》.作物学报,1963,2(4):339~362
2 戴景瑞.《玉米的矮生基因及其遗传效应》.遗传,1979,1(5):40~43
3 戴景瑞(副主编).《遗传学》(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4 罗美中,戴景瑞,韩雅珊.《玉米同工酶基因定位的一种方法》.植物学通报,1986,4(102):62~65
5 谢友菊,陈鹂,戴景瑞.《玉米体细胞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遗传学报,1986,13(2):113~119

戴景瑞期刊论文

编辑
刘岩,王国英,刘俊君,彭学贤,谢友菊,戴景瑞,郭世伟,张福锁1998大肠杆菌gutD基因转入玉米及耐盐转基因植物的获得 中国科学(C辑) 28(6):542-547
周逢勇,戴景瑞,王国英,谢友菊,崔洪志,郭三堆 1998玉米自交系P9-10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科学通报 43(23):2517-2520
张宏,戴景瑞 1998 玉米原生质体培养及可育植株的再生 作物学报 24(4):497-502
戴景瑞 1998 中国玉米生产发展的前景及对策 作物杂志 5:6-11
吴敏生,戴景瑞 1998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 植物学通报15(4):68-74
戴景瑞 1998 发展玉米育种科学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作物杂志6:1-4
吴敏生,戴景瑞,王守才 1998玉米优良自交系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3(5):97-100
曹永国,戴景瑞 1998玉米F2群体中偏分离RFLP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原因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3(增刊):1-5
吴敏生,王守才,戴景瑞 指纹图谱技术在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上的应用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6(1):51-56
王志民,戴景瑞 1998 植物RFLP连锁图谱构建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1:141-145
曹永国,王国英,王守才,魏艳玲,卢江,谢友菊,戴景瑞 1999玉米RFLP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矮生基因定位 科学通报 44(20):2178-2181
吴敏生,戴景瑞,王守才 1999 RAPD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产量优势预测的研究 遗传学报 26(5):578-584
王守才,王国英,丁群星,张宏,谢友菊,戴景瑞 1999转基因在玉米中的遗传分离与整合特性研究遗传学报 26(3):254-261
吴敏生,戴景瑞,王守才 1999 RAPD玉米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中的应用 作物学报 25(4):489-493
吴敏生,王守才,戴景瑞 1999差异显示技术(DD-PCR)及其应用植物生理学通讯 35(4):307-312
吴敏生,戴景瑞 1999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上的综合应用华北农学报 14(2):30-35
张建福,戴景瑞 1999基因工程固氮菌肥对玉米生产发育的影响初探上海农业学报 15(1):79-82
向道权,戴景瑞 1999 玉米产量QTL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5(1):79-82
吴敏生,戴景瑞 1999植物杂种优势研究新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59-62
刘大文,戴景瑞,谢友菊,王守才 1999玉米雄性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种子1:34-35
高志环,薛勇彪,戴景瑞 2000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的致病作用位点科学通报 45(6);622-626
吴敏生,戴景瑞 2000 AFLP标记与玉米杂种产量、产量杂种优势的预测植物学报 42(6):600-604
刘大文,王守才,谢友菊,戴景瑞 2000转Zm13-Barnase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花粉育性研究 植物学报42(6):611-615
吴敏生,王守才,戴景瑞 2000 AFLP分子标记在玉米优良自交系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作物学报 26(1):9-13
刘大文,谢友菊,王守才,戴景瑞 2000 拟南芥菜菜花药绒毡层启动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物学报 26(4):406-410
陈彦惠,王利明,戴景瑞 2000中国温带玉米种质与热带、 亚热带种质杂优组合模式研究 作物学报 26(5):557-564
吴敏生,戴景瑞,谢友菊 2000 一个与玉米基因沉默表达有亲友的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戴景瑞 2000玉米抗病相关候选基因DNA片段克隆中国农业科学(增刊) 33(1):141-146
吴敏生,戴景瑞 2000中国17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的分子标记杂合性及其与杂交种性状的关系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5)691-700
王守才,王国英,戴景瑞 2000玉米转基因遗传问题的讨论 生物工程进展 20(4):64-66
陈彦惠,王利明,戴景瑞 2000 热带、亚热带自交系与中国温带玉米种质杂交种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5(1);50-57
GAO ZH,XUE YB,DAI J R 2001 CDNA-AFLPanalysis reveals that maize resistance to Bipolaris maydis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uction of multiple defence nelated gen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6(17):1454-1458
向道权,曹海河,曹永国,杨俊品,黄烈健,王守才,戴景瑞 2001玉米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性状基因定位 遗传学报 28(8):778-784
吴敏生,高志环,戴景瑞 2001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玉米基因的差异表达 作物学报 27(3):339-342
杨会,王国英,戴景瑞 2001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综31的转化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9(4):334-337
向道权,黄烈健,曹永国,戴景瑞 2001玉米产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 华北农学报 16(3):1-5
田增元,戴景瑞 2002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玉米灌浆期功能叶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科学通报 47(18):1412-1416
黄烈健,向道权,杨俊品,戴景瑞 2002 玉米RFLP连锁图谱构建及大斑病QTL定位 遗传学报 29(12):1100-1104
赵君,王国英,胡剑,张晓红,戴景瑞 2002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ADAA遗传模型的分析作物学报 28(1):127-130
曹永国,向道权,黄烈健,王守才,吴敏生,戴景瑞 2002 SSR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0(2):120-123
田曾元,戴景瑞 2003玉米杂种与亲本穗分化期功能叶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遗传学报 30(2):154-162
刘章雄,王守才,戴景瑞,黄烈健,曹海河 2003玉米P_(25)自交系抗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定位 遗传学报 30(8)
戴景瑞,赵克明,苏胜宝 2003优良玉米杂交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推广 山西农业科学 31(2):19-22
Song,XF,T.M. Song,J.R. Dai,T. Rocheford,J.S. Li 2004 QTL mapping of kernel oil concentration with high-oil maize by SSR markers Maydica 49:41-48
白琪林陈绍江董晓玲孟庆祥, 严衍禄, 戴景瑞 2004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NDF与ADF含量,光谱与光谱分析 24 (11):1345

戴景瑞奖励情况

编辑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农大60的选育与推广,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优良玉米自交系综3与综31的选育与利用,200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优良玉米自交系综3与综31的选育与利用,2002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玉米单交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利用,2003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科研人员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