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扎路恭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恩兰·达扎路恭(威利: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一作恩兰·达热路恭,《新唐书》作马重英,吐蕃名将,官至大论。恩兰·达扎路恭出生在彭域(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的贵族世家恩兰氏家庭。达扎路恭在赤德祖赞时期就出任将军一职。达扎路恭在政坛上仅次于摄政者玛祥仲巴杰的重臣
本    名
恩兰·达扎路恭
别    称
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
出生地
彭域(今西藏澎波)人
主要作品
新唐书

达扎路恭基本资料

编辑
恩兰·达扎路恭(威利: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一作恩兰·达热路恭,《新唐书》作马重英,吐蕃名将,官至大论。

达扎路恭人物经历

编辑
恩兰·达扎路恭出生在彭域(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的贵族世家恩兰氏家庭。达扎路恭在赤德祖赞时期就出任将军一职。 [1]  755年,赤德祖赞在亚著贝擦城赛马时,被大臣朗·梅色和末·东则布害死。 [2]  二人勾结苏毗王没庐赞举兵反叛。达扎路恭率军平定了这个叛乱,拥立王子赤松德赞即位。随后奉命同那囊·尚杰斯秀亭(即尚野息)诛杀了两位大臣,并查抄其家产。 [2]  达扎路恭因此在政坛上平步青云,成为仅次于摄政者玛祥仲巴杰的重臣。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君臣内讧导致长安缺乏防御,达扎路恭与那囊·尚杰斯秀亭趁此时机率二十万大军东进,唐代宗出奔陕州,吐蕃趁机占长安15天。长安百姓“士民避乱,皆入山谷”。唐朝仓促启用郭子仪。郭子仪召集军队。吐蕃本来想要劫掠长安人口,但是听说郭子仪率领唐朝大军将要到达,吐蕃惶骇,没来得及劫掠长安人口,吐蕃就立即逃离了长安。 [3-8] 
765年,吐蕃联合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以及唐朝的叛将仆固怀恩一起进攻唐朝。达扎路恭、尚野息、尚结息赞磨、尚息东赞等率吐蕃军队向奉天(今陕西乾县)进军,被唐将浑瑊击退,蕃军伤亡一万五千人。 [8]  仆固怀恩病死。郭子仪到回纥军前。见到郭子仪,回纥人都下马,拜郭子仪。郭子仪说服回纥,遣其首领入朝,派白元光与回纥军汇合。吐蕃军撤退。白元光率唐朝朔方军与回纥军追击,郭子仪率大军跟在后面,在灵武台西原大破十万吐蕃军,斩首五万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生擒万人,把被吐蕃军劫掠的男女百姓都夺回,还缴获大量牛羊驼马,绵延三百里不断。 [9-11] 
769年,赤松德赞联合大臣墀桑雅甫拉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了玛祥仲巴杰并亲政。赤松德赞任命墀桑雅甫拉为大论,并派人从天竺请来了佛教高僧寂护弘扬佛法。在此期间,达扎路恭同其他一些支持苯教的大臣联合,坚决反对赤松德赞弘扬佛教的计划,迫使赤松德赞将寂护礼送出境。但不久反佛事件平息以后,赤松德赞又将寂护和密宗大师莲花生接到了吐蕃。莲花生等僧人在吐蕃建造佛寺,遭到了苯教大臣的强烈反对,认为一个国家决不能有两种不同的官方宗教信仰。莲花生提议以辩论的方法来决定两个宗教的地位。在赤松德赞的主持下,莲花生同支持苯教的达扎路恭等大臣进行了辩论。结果莲花生获得了胜利,赤松德赞下令全国废除苯教信仰,改信佛教;全体大臣都必须为吐蕃建立佛寺作贡献;废止苯教的祭祀并将苯教的经书丢入河中。一些苯教的大臣在恩兰·达扎路恭带头下,坚决拒绝建造佛寺,并抵制佛教。于是赤松德赞命令将达扎路恭用草绳捆着鞭打一顿,然后流放北方。此后支持苯教的大臣只得服从命令。 [2] 
但不久后达扎路恭就转为崇佛,并为桑耶寺建造了黑塔以供奉如来佛祖的遗骨。由于此转变,并且达扎路恭战功赫赫,立刻被赤松德赞召回并委以重任。后来又继那囊·尚杰斯秀亭之后担任了大论之职。因其功勋卓著,赤松德赞特意在逻些城为其竖立了“达扎路恭记功碑”,以表彰其功绩。赤松德赞下令给予其后代犯重罪不处以死刑、官衔永远世袭、私有财产永不没收等等特权。 [2] 
在808年,吐蕃占领了西域地区,暂时将唐朝与回鹘的势力驱逐。 [2] 
792年,天竺僧人莲花戒与禅宗僧人勘布摩诃衍在逻些城进行长达三年的激烈辩论中,墀桑雅甫拉支持莲花戒,而恩兰·达扎路恭则支持勘布摩诃衍。在辩论期间,双方的支持者各自携带武器,气氛十分紧张。赤松德赞下令没收了所有武器。最终莲花戒一派获得了胜利。 [2]  但莲花戒不久就被人暗杀,此事件可能与达扎路恭有一定关联。
相传达扎路恭死后变成一个大非人,被称作“桂波达热”(意思是“野达热”);后来又被委任为秦浦(位于拉萨东南,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寺之东侧)的护法神。 [2] 
参考资料
  • 1.    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 2.    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黄颢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
  • 3.    《旧唐书 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俄而梁崇义据襄阳叛,仆固怀恩阻兵于汾州,引回纥、吐蕃之众入寇河西。明年十月,吐蕃陷泾州,虏刺史高晖,晖遂与蕃军为乡导,引贼深入京畿,掠奉天、武功,济渭而南,缘山而东。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日将逆战于盩厔,自辰至酉,杀蕃军数千,然其徒多殒。贼将逼京师,君上计无所出,遽诏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子仪自相州不利,李光弼代掌兵柄,及征还朝廷,部曲散去。及是承诏,部下唯二十骑,强取民家畜产以助军。至咸阳,蕃军已过渭水。其日,天子避狄幸陕州。子仪闻上避狄,雪涕还京,至则车驾已发。射生将王献忠从驾,沿路遂以四百骑叛,仍逼丰王已下十王欲投于贼。子仪入开远门,遇之,诘丰王等所向,遂护送行在。
  • 4.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二十三 唐纪三十九》:士民避乱,皆入山谷。
  • 5.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二十三 唐纪三十九》:郭子仪引三十骑自御宿川循山而东,谓王延昌曰:“六军将士逃溃者多在商州,今速往收之,并发武关防兵,数日间,北出蓝田以向长安,吐蕃必遁。”过蓝田,遇元帅都虞候臧希让、凤翔节度使高升,得兵近千人。子仪与延昌谋曰:“溃兵至商州,官吏必逃匿而人乱。”使延昌自直径入商州抚谕之。诸将方纵兵暴掠,闻子仪至,皆大喜听命。子仪恐吐蕃逼乘舆,留军七盘,三日乃行,比至商州,行收兵,并武关防兵合四千人,军势稍振。子仪乃泣谕将士以共雪国耻,取长安,皆感激受约束。子仪请太子宾客第五琦为粮料使,给军食。上赐子仪诏,恐吐蕃东出潼关,征子仪诣行在。子仪表称:“臣不收京城无以见陛下,若出兵蓝田,虏必不敢东向。”上许之。鄜坊节度判官段秀实说节度使白孝德引兵赴难,孝德即日大举,南趣京畿,与蒲、陕、商、华合势进击。
  • 6.    《新唐书·郭子仪传》:初,光禄卿殷仲卿募兵蓝田,以劲骑先官军为游弈,直度浐,民绐虏曰:“郭令公来。”虏惧。会故将军王甫结侠少,夜鼓朱雀街,呼曰:“王师至!”吐蕃夜溃。破贼书闻,帝以子仪为京城留守。
  • 7.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三 唐纪三十九:子仪使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将二百骑出蓝田观虏势,令第五琦摄京兆尹,与之偕行,又令宝应军使张知节将兵继之。全绪至韩公堆,昼则击鼓张旗帜,夜则多燃火,以疑吐蕃。前光禄卿殷仲卿聚众近千人,保蓝田,与全绪相表里,帅二百馀骑直度浐水。吐蕃惧,百姓又绐之曰:“郭令公自商州将大军不知其数至矣!”虏以为然,稍稍引军去。全绪又使射生将王甫入城阴结少年数百,夜击鼓大呼于硃雀街,吐蕃惶骇,庚寅,悉众遁去。高晖闻之,帅麾下三百馀骑东走,至潼关,守将李日越擒而杀之。
  • 8.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上 吐蕃列传上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3-01-26]
  • 9.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子仪使李国臣、高升拒其东,魏楚玉当其南,陈回光当其西,朱元琮当其北。子仪率甲骑二千出没于左右前后,虏见而问:
  • 10.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子仪以数十骑徐出,免胄而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下马齐拜曰:"果吾父也。"子仪召其首领,各饮之酒,与之罗锦,欢言如初。子仪说回纥曰:"吐蕃本吾舅甥之国,无负而至,是无亲也。若倒戈乘之,如拾地芥耳。其羊马满野,长数百里,是谓天赐,不可失也。今能逐戎以利举,与我继好而凯旋,不亦善乎!"会怀恩暴死于鸣沙,群虏无所统摄,遂许诺,乃遣首领石野那等入朝。子仪遣朔方兵马使白元光与回纥会军。吐蕃知其谋,是夜奔退。回纥与元光追之,子仪大军继其后,大破吐蕃十余万于灵武台西原,斩首五万,生擒万人,收其所掠士女四千人,获牛羊驼马,三百里内不绝。
  • 11.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 列传第六十二:子仪以数十骑出,免胄见其大酋曰:"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邪?"回纥舍兵下马拜曰:"果吾父也。"子仪即召与饮,遗锦彩结欢,誓好如初。因曰:"吐蕃本吾舅甥国,无负而来,弃亲也。马牛被数百里,公等若倒戈乘之,若俯取一芥,是谓天赐,不可失。且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会怀恩暴死,群虏无所统一,遂许诺。吐蕃疑之,夜引去。子仪遣将白元光合回纥众追蹑,大军继之,破吐蕃十万于灵台西原,斩级五万,俘万人,尽得所掠士女牛羊马橐驼不胜计。
展开全部 收起
词条标签:
组织机构 政治人物 战争 将领 历史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