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就诊科室
神经科 
常见发病部位
神经、肌肉
常见病因
颅脑外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变性、中毒,以及糖尿病、血卟啉病、大红细胞性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等
常见症状
随意运动障碍

瘫痪病因及常见疾病

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肌肉本身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瘫痪,常见的病因有颅脑外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变性、中毒、以及内科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血卟啉病、大红细胞性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等。常见于以下疾病:
1.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可引起机体主要肌群的痉挛性或迟缓性瘫痪。逐渐进展为全面瘫痪。早期表现还包括进行性肌无力,且几束震颤、肌肉萎缩,常于手部、上肢起始。痉挛及反射亢进较常见。若累及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抑制。进行性脑神经麻痹可引起构音困难、吞咽困难、流涎、窒息,以及咀嚼困难。
2.Bell麻痹
Bell麻痹是因第Ⅶ对脑神经损伤所引起的短暂性、非对称性面肌麻痹。受累肌肉萎缩,闭眼困难。其他表现还包括多泪、流涎、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3.食物中毒
细菌、毒素可迅速引起进展性肌无力,可于使用污染食物2~4天后出现瘫痪,呼吸肌麻痹可导致呼吸困难、呼吸暂停。早期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视物模糊、单侧瞳孔散大、构音酮难、吞咽困难。
4.脑脓肿
额叶或颞叶进行性脑脓肿可引起偏瘫,晚期可伴随其他表现,如视力障碍、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意识障碍、共济失调、震颞以及感染的体征。
5.脑肿瘤
额叶运动度质的肿瘤可导致对侧偏瘫。偏瘫呈渐进性,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持续性瘫痪。在早期,前额部头痛和运动异常可为其唯一表现。最终可出现癫痫、失语症以及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和呕吐)等。
6.转换障碍
癔症性瘫痪是转换障碍的典型表现,其特征是无物理病因的随意运动丧失。瘫痪可累及多组肌群,引起不可预测的运动异常,可伴随表演性行为(操纵性、戏剧性、不合理性)或异常冷漠。
7.脑炎
脑炎晚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瘫痪。早期症状和体征包括意识丧失迅速(昏迷)、发热、头痛、畏光、呕吐、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c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失语,共济失调、眼源性麻痹、肌阵挛、癫痫。
8.吉兰-巴雷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特征是迅速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进行性瘫痪,常从下肢无力开始。逐渐进展为对称性瘫痪.有时可损害脑神经,引起吞咽困难、构音困难等。呼吸肌麻痹可呈致命性。还可引起短暂性感觉错乱、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出汗以及胃肠和膀胱功能障碍。
9.头外伤
脑损伤可引起瘫痪,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加,发生突然。因损伤不同,其部位和特征也不同。其他相关表现不一,包括感觉错乱、感觉丧失、头痛、视物模糊或复视、恶心、呕吐或局部神经受损。
10.偏头痛
偏头痛为单侧搏动性头痛,早期可出现轻偏瘫、暗点、感觉异常、意识模糊、眩晕、畏光以及其他短暂性症状.疼痛减轻后以上症状仍可持续。
11.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晚期可出现瘫痪。瘫痪从单瘫发展为四肢麻痹,再进展为持续性瘫痪。大多数患者早期可出现视力或感觉障碍(感觉异常),晚期可出现肌无力,痉挛状态、反射亢进、意向性震颤、步态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困难、阳痿、便秘、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12.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表现为部分肌群的肌无力及易疲劳,甚至瘫痪。早期可为短暂性瘫痪,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发展为持续性瘫痪。其他表现可因受累神经肌肉的不同而不同,如闭眼困难、上睑下垂、复视、面部运动减少、吞咽困难、鼻音、鼻反流。颈部肌肉无力可引起下颌下垂。呼吸系统受累可引起呼吸困难、浅呼吸以及发绀。
13.神经梅毒
神经梅毒晚期可出现不可逆性瘫痪,其他晚期表现还可出现痴呆、脑神经受累、痉挛及反射异常。
14.帕金森病
震颤、运动迟缓、铅管或齿轮样强直是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过度强直可进展为四肢瘫痪。经过治疗后瘫痪可好转。
15.外周神经受损
外周神经中度损伤可引起神经支配的区域运动及感觉功能丧失,可出现肌肉松弛、萎缩、反射消失。若横断为不完全性,瘫痪为暂时性。
16.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经病可引起肌无力,导致松弛性瘫痪和肌肉萎缩。伴随表现还包括感觉异常、振动感觉丧失、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痛、皮肤改变、如无汗症。
17.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可引起隐匿性、持续性、迟缓性瘫痪.以及反射减退。感觉功能亦可受损,但多为失去随意肌肉控制。
18.脊髓损伤
完全脊髓横断损伤可引起损伤平面以下持续性痉挛性瘫痪,脊髓体克恢复后反射异常可好转。部分脊髓横断损伤因损伤部位及程度不同,致瘫痪及感觉异常不同。
19.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可引起受累神经支配区域轻瘫、疼痛、感觉异常以及感觉丧失。最终。可出现痉挛性瘫痪,伴深反射亢进(马尾部肿瘤导致反射减退)以及尿失禁。若不治疗,瘫痪可为持续性。
20.脑卒中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或脑出血)累及运动皮质可出现对侧轻瘫或偏瘫。起初为渐进性,瘫痪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呕吐、痉挛、意识障碍、精神敏度下降、构音困难、吞咽困难、对侧感觉异常或感觉丧失、失用症、失认症,视力损伤、情绪不稳定,胃肠及膀胱功能障碍。
21.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潜在致命性疾病,可引起突发短暂性瘫痪,随着水肿减退可缓解,若合并组织损伤,可进展为持续性瘫痪。其他急性表现包括中度头痛、瞳孔散大、畏光、失语症、意识丧失、颈项强直、呕吐、抽搐。
22.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为脊髓退化性疾病,可引起节段性轻瘫.导致四肢松弛性瘫痪,反射消失,颈肩部及上肢痛觉及温度觉丧失。
23.胸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动脉瘤破裂致脊髓动脉损伤,可导致突发短暂性双侧瘫痪。重度胸痛,并向颈胸背部及腹部放射,胸部撕裂感为其显著表现。伴随表现还包括晕厥、面色苍白、出汗、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发绀、舒张期心脏杂音、桡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突然消失、四肢血压不一。患者呈休克表现.但收缩压正常或有所升高。

瘫痪检查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
1.颅底部摄片、CT及MRI等检查。
2.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
3.胸透、心电图、超声波检查。

瘫痪鉴别诊断

判定瘫痪时应首先排除某些疾病导致的运动受限,如帕金森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肌强直或运动迟缓、或因肢体疼痛不敢活动等。必须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将病变定位于神经肌肉系统的特定水平,才能确定肌无力的病因,肌无力分布对神经根病,神经丛病及周围神经病,以及神经源性与肌源性病变的鉴别颇有裨益。

瘫痪治疗原则

按病因诊断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瘫痪患者易出现长期不活动所引起的并发症,故应定期改换姿势,进行皮肤护理及胸部物理治疗。一定活动范围的运动可保持肌张力,夹板的应用可防止挛缩,踏脚板或其他器械可预防足下垂。若脑神经受累,患者可出现咀嚼或吞咽困难,给予流食或软食,准备好吸痰器以防误吸。重度瘫痪患者给予管饲或胃肠道外营养。瘫痪伴视力障碍者离床活动易发生危险,故嘱其活动时可呼叫帮助。必要时,可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词条标签:
科学百科疾病症状分类 科学 疾病 学科 医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