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关年,也是我会完成换届和新老理事会交接工作的一年。一年来,在省科协、省民政厅、省住建厅及上级学会的关心和支持下,理事会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密联系我省经济建设和城乡建设实际,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改革的精神、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技术服务、专业培训、科普宣传等各项活动。现将2015年学会工作汇报如下:
一、 完成学会换届,加强学会建设。
1、顺利召开了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经过一年多筹备,我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在武昌隆重召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为大会发来贺信,省科协副主席朱瑛、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钱华志、省住建厅副巡视员曲波到会并致辞。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院长钮新强当选为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金志宏、田要成、徐礼华、汪稔、邓志光、王爱勋、王乾坤、张琨、李霆、廖朝华、彭孟平、吴凌、何继斌、潘东发等14人当选为副理事长,肖顺昌当选为秘书长,产生了48名常务理事和147名理事。大会任命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和副秘书长。理事长钮新强在大会闭幕时,对第十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提出: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抓住学会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升学会服务学会服务科技、服务社会与科学决策能力,进一步优化学会治理结构、深化学会组织体制与管理方式改革,加快推进学会办事机构实体化、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保证学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分阶段推进学会工作。
一是年初全面部署工作任务。年初召开第十届四次理事长工作会议,对2015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学会要继续坚持以学术交流为重点,加大学术创新和知识转化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以科技创新推动我省建筑业发展,要适应新形势对土木建筑学会工作的要求,同时要做好学会换届各项筹备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的要求,提出新一届人选方案,保证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推进工作进展。3月12日,学会第十届九次常务理事会进一步明确了学会的各项任务,要求各分支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形式要多样化。加强与高校学术活动的合作,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工业化、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等特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做好学会换届,并以换届为契机、吸收一批热爱学会工作、支持学会工作的同志到学会来,使学会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把学会工作做得更好。9月8日,在武昌召开秘书长工作会议,总结并交流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上半年工作,通报各分支机构换届进展情况。重点对下半年做好换届筹备工作做了部署。组织推荐新一届理事候选人,以确保第十届理事会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讨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有关材料。11月20日,在武汉召开学会“第十届第五次理事长工作会议”和“第十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学会修改的章程及说明,学会会费管理办法及第十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及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及秘书长的候选人名单。根据有关规定,国家公务人员及参公人员不再担任学会领导。学会今后与行政主管部门实行“五分离”、“向社会化、市场化”改革。会议听取了有关换届工作的基本思路,为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如期召开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3、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2015年,学会所属的分支机构,多数已届满到期,原有的24个分会、专委会,其中19个完成换届,根据章程要求,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实行新老交替。在学会第十届九次常务理事会上,增补了刘林、王春香为学会常务理事并分别任命为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意增设市政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并发展7个新单位会员加入我会。
二、 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行业发展。
我会始终将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广大会员和建设科技工作者结合我省城镇化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等方面,从学术角度深入开展探讨、研究与交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会及各分会、专委会举办各类学术年会、学术报告会、交流会和学术论坛等共62次,征集交流学术论文 320 篇,共有5000余人次参加交流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工程建设开展学术交流。
8月19日至21日,一年一次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新常态下的绿色建筑”。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小东、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范欣、新疆建筑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刘鸣分别作了题为《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思考》、《因地制宜、探索地域性可持续发展之路》、《幸福堡被动式建筑设计》专题报告。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武汉中心”项目科技部经理武超在年会上作了题为《武汉中心项目绿色方式技术创新》的技术交流。本届年会,我省获优秀论文10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
结构加固专委会,承办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委会主办的“2015年全国砌体结构领域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作专题讲座,全面介绍目前国际上关于“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非线性数值模拟”的主要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电算专委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交流。邀请香港理工大学戴建国博士、合肥工业大学任伟新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华博士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作题为《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桥梁健康监测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进展》、《智能软材料的多场模拟》的专题学术讲座。邀请浙江大学楼元娟教授、同济大学曹曙阳教授、澳大利亚学者皮永林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王明祥教授分别交流了《输电线路抗风防灾以及风偏安全评价》、《低矮建筑龙卷风荷载特性及其模型和计算理论》、《钢性结构稳定性研究》、《在防护工程领域——能量源和能量汇》的学术交流。专委会承办了“2015年第二届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青年学者学术会议”。180人参加会议。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周安楠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李秋胜教授作题为《非饱和土水力——力学耦合特性及其弹塑性模拟》、《建筑结构风效应的现场实测——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综合研究》的学术报告。
2、围绕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利用开展学术活动。
绿色建筑节能专委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成员参加国内有关绿色建筑与节能学术交流活动。今年先后组织专业人员参加了“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中国绿色校园论坛”、“第五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2015年全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大会暨第二届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交流。
太阳能建筑应用专委会,协办了由中国太阳能热能利用产业联盟主办的“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与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暨太阳能光热与建筑结合(巡回-武汉)论坛”,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传志、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琪、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工程系系主任沈国明分别作了题为《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设计策略》、《加大推广力度、科学利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共用井取蓄热系统的数值计算》的专题报告。举办了“2015年太阳能建筑应用学术年会”,新当选的专委会副主任、中南建筑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平作了题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深化设计》的专题报告。
地源热泵专委会,作为会议支持单位参加了“2015第七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主任委员陈焰华作《地源热泵工程应用关键技术问题探讨及案例分析》学术报告,并主持“格瑞德·地源热泵技术创新”论坛分会,副主任委员胡平放作《地源热泵能效评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学术报告。组织会员参加在绍兴举办的“第五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并递交了8篇学术论文。
3、围绕工程勘察和市政设施建设开展学术交流。
工程勘察专委会围绕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岩土工程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召开了“2015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徐光黎教授作了《边坡工程事故分析与教训》专题报告。收到12篇学术论文并交流。
市政工程专委会,组织会员单位技术人员参加了“第四届城市轨道交通测量及监控量测技术管理现场观摩讲座咨询会”、“2015年中国桥梁结构概念设计与建筑美学新技术及案例分析技术讲座咨询会”、“城市雨水管理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交流会”、“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培训”、“大断面矩形顶管通道及盾构机生产企业交流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交流会”。参加了由武汉市政府和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主办的“第三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活动,会员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5项代表工程参展,受到好评。
铁路公路桥梁专委会组织开展桥梁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技术交流活动。组织会员参观武桥重工钢构件加工车间和施工设备模型馆,直观地感知钢结构的制造、架设和施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钢桥面铺装和桥梁新材料应用技术交流会”,主题是“促进我省大跨径桥梁的建设再上新的台阶”。邀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用中作了关于《创造性地利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的专题学术讲座。邀请工管中心盛黎明副主任、中铁大桥院高宗余大师、中铁建大桥局宋伟俊总工、西南交大李亚东教授、中南大学戴公连教授、美籍华人孙俊岭博士作《从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建设》、《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若干应用》、《高速铁路桥梁与极端温度适应性》、《从欧洲结构规范说开去》、《中国桥梁产业状态及产业升级技术途径探讨》、《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专题讲座,为桥梁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科技前沿技术信息。
4、围绕建筑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热能动力方面开展学术交流。
建筑给水排水专委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了“新型隔油提升设备”产品技术交流会。与襄阳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共同举办了“同层排水应用技术交流暨观摩会”。举办了“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产品技术交流会。副主任委员李传志作了《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自喷系统设计》的主题报告;美国TUCO公司的闫平伦讲师为大家介绍了“窗式喷淋系统”的原理与优势。
暖通空调专委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围绕暖通制冷领域的技术热点,开展学术交流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介活动。由《暖通空调》杂志社主办,暖通空调专委会协办的“分户供暖、冷暖一体化技术交流会”在汉召开。介绍了空气源热泵低温供暖的应用难点和核心技术。富丽凯(北京)供热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作了《从控制到节能的供暖系统——完全不同的供暖壁挂炉》的报告。协助天加公司举办了“新天加新‘净’界——天加中央空调2015新产品发布会”。举办了“湖北省暖通空调制冷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征集论文118篇,会上交流15篇。会议针对“地铁通风空调新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技术”、“建筑围护结构主动隔热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超高层建筑燃气工程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以及地源热泵领域的关键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热能动力专委会,组织单位会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2015全国热能动力学术年会”。并多次组织学术交流,研讨有关热能动力技术、推广应用有关热能动力新产品、新技术推动。
电气与智能化专委会举办了“2015年电气与智能化学术年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副总夏林作题为《上海中心电气设计》的学术报告。征集学术论文48篇,编印成《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论文集,8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在年会上进行交流。同时还展示了建筑电气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5、围绕新“标准”修订与应用开展学术交流。
市政工程专委会在挂靠单位的支持下,组织编制的湖北省地方标准《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技术规程》、《高固含量乳化型中温沥青路面技术规程》于2015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组织专业人员参加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举办的“给排水结构及规范修订”研讨会。参加由中国标准化教育协会举办的《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研讨班。
土工基础专委会组织会员单位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市政设计院参加中国一冶集团公司主编的《钻孔后注浆连续墙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会议。
地源热泵专委会,2015年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地源热泵相关企业编制湖北省地方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和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地源热泵工程设计及施工标准图集》,目前均已完成编制工作。
太阳能专委会会员单位黄石东贝机电集团太阳能有限公司承担了地方标准《家用紧凑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规范》的编制工作,现初稿已完成,下一步待进一步征求意见后修改完稿。
湖北省工建分会2015年参加湖北省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先后编制了《EPS模块工业建筑低能耗围护结构技术规程》、《EPS模块保温系统技术规程》、《EPS模块现浇混凝土结构低层低能耗技术规程》等。并组织技术人员宣贯学习《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等标准。
绿色建筑与节能专委会为方便相关人员我省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项目申报,进一步完善新旧标准的管理系统、启动湖北省绿色建筑在线申报系统,便于此项工作进一步推广。
6、围绕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开展学术交流。
施工技术专委会非常重视施工技术创新与交流,多次组织会员单位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交流与观摩。召开“高性能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专业技术人员作了题为《高性能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简介》、《自保温系统推广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技术交流。在“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工地举行“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就“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工程进展、科技创新以及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汇报,介绍了“智能化超高层建筑施工集成平台”、“整体自动顶升回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等关键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分会举办了5场专题讲座。分别是“建筑安装讲座”、“深基坑支护技术讲座”、“监理现场安全达标手册及安全在工作中注意事项讲座”、“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详解讲座”、“监理评选资料及项目部工作容易忽视的问题小结讲座”。参加了“2015年中国建筑学会项目管理研究会年会”,大会的主题为“建筑业现代化:安全、绿色、效益”。
三、开展活动,增强学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1、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
我会与武汉岩土工程学会及相关大专院校在武汉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了“第六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目的是为进一步促进湖北省暨武汉地区高校大学本科生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活跃土木工程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氛围,推进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收集论文60多篇,经专家听取论文演讲和作者答辩,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18篇。我会与省教育厅、省住建厅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2、组织考察活动。
4月19-25日,湖北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与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技术专委会联合举办的“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成都、重庆两地召开。先后参观了成都环球贸易广场、成都国金中心、成都绿地中心、成都环球中心、重庆嘉陵帆影、重庆万科凤天路工业化生产住宅等已建和在建施工现场,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介绍。工地实施先进的云端项目管理,引入体验式安全管理,塔吊旋转自动喷雾降尘系统和低压雷达感应LED照明系统,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等现代化管理,采用了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数控钢筋加工机、变频塔吊等先进设备和材料,有的工程还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会员素质。
地源热泵专委会为推动和指导地源热泵技术在湖北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学会在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组织专家为基层建设排忧解难,为地、市、州的地源热泵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积极为地、市、州提供地源热泵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服务,针对地源热泵工程建设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和咨询,指导和帮助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能力。
省工建分会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对工法编写能力,举办“工法编写培训”,由分会理事长徐洪主讲,50多个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此次培训。为贯彻国家住建部《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两次举办宣贯培训班,管理人员及项目经理30多人进行了培训。
绿色建筑与节能专委会组织相关会员单位技术人员参加由中国绿色建筑节能委员会举办的“绿色工业建筑培训”活动。为了更好的执行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利用我省对绿色建筑评审机会,对“新标准”进行宣贯和培训。
市政工程专委会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中国企业标准化管理研究院举办的“暖通专业相关规范研讨班”;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由住房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举办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培训”;参加了由中国标准化教育协会举办的《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培训班,主要结合案例解析城市停车设计规划与管理。
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先后举办了《武汉市深厚软土区域市政与建筑工程地面沉降防控技术导则》、《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1: 10000地形图制图规范与建库技术”等方面的宣贯与培训。
五、做好各项技术咨询服务。
1、我会利用人才与技术优势,与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协同开展各类技术咨询服务及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2015年配合省住建厅组织专家对《宜昌新华国际广场项目地下室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等158项建设科技成果进行审查鉴定。其中科技咨询62项,深基坑设计方案审查65项,施工工法关键技术评审31项。
2、受省住建厅的委托,组织专家对全省23个施工图审查机构已通过审查的20个房屋建筑(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和10个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图调审,并根据调审情况,组织专家编写了“施工图调审常见问题”上网,供审查人员学习交流。
3、受上级学会和有关主管部门的委托,组织专家对“万科城四期L栋及地下室”等3项申报鲁班奖和“楚天都市佳园一期”等3项申报国家优质工程项目进行了设计初审。
4、省专家委协助省住建厅对申报“2015年度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和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项目共154个项目进行审查。确定了“高性能砂加气混凝土(梁和板)的开发及产业化”等72个项目列为2015年度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绿地国际金融城A01地铁武汉绿地中心”等34个项目列为2015年度湖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六、办好学会刊物和网站,为广大会员服务。
加强期刊的编辑和网站建设,扩大宣传,沟通信息为广大会员建好交流平台。
《湖北土建》全年出版正刊4期,每期发行1000册,共发行4000册。为配合《第六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和《2015年电气与智能化学术年会》的举办,编辑了题为《土木工程创新与实践》、《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论文专刊,刊登学术论文108篇。
《华中建筑》是建筑学术领域的核心期刊,全年发刊12期,每期刊登40多篇论文,全年可登载500多篇论文,设有先锋论坛、建筑文化、城乡规划与园林景观、建筑实践、建筑教育等栏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会员”的宗旨,重点刊载反映和探索工程实例中的新观念、新技术等方面的文章。
《中华建设》是反映建设领域的综合性期刊,全年发刊12期,该刊紧紧围绕建设工作重点,紧盯社会的兴奋点,加强政策理论研究来办刊。内容丰富、联系实际,做到了为广大会员服务、为湖北城乡建设服务,刊物影响力不断扩大。
《土工基础》是专业性刊物。全年发行6期,每期发行1500册。在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加大宣传、拓展订阅空间,稿源充足,刊物的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
《中南勘察》、《工程管理》是分别由工程勘察专委会和工程管理分会主办的行业内部刊物,不定期出刊,为本专业技术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及时传递行业发展的信息,促进委员会单位之间的信息术交流。
网站是学会的重要宣传窗口,始终把网站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学会网站内容不断充实,形式不断更新,紧跟形势,力求创新。目前网站设立42个栏目,栏目内容及时更新完善。加强学会网站与会员单位、上级学会及兄弟学会网站链接,逐步做到网上互动,激发了栏目的活跃性,使网站成为广大会员表达、实践的平台。
七、存在的问题。
2015年,在各分会、专委会及地方学会的努力下,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广大会员的期待和学会改革创新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分支机构发展不均衡,一些专委会活动过于依赖于挂靠单位;有些专委会是参加的活动多,自己开展活动少;学术活动的形式、内容、范围等方面创新不够,学术活动的水平、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