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院粥香

   日期:2019-03-14     浏览:208    

来源:中国建设报

十月末,北方早已落英缤纷、秋寒深重了,而此刻的澳门,依然绿荫葱茏、花团锦簇地矗立在蓝天碧海间。

绿树、红花、翠藤、碧草……就那样一树树、一朵朵、一条条、一簇簇地立在街沿、开在庭院、挂在阳台、铺在屋顶,惹眼而不艳俗,明媚却不失淡雅。在这山海间的鸟语花香中,中西合璧的建筑,童话般镶嵌其中,一不小心,就陷入一场“今夕何夕、此地何地”的恍惚。看来,此时来澳门算是选对了时节。

白天的澳门,并没常见的旅游名城的那份喧嚣浮华,跟臆想中“赌城”应有的纸醉金迷也大相径庭。此刻最闹热的,是那些拿着摄像器材四处留影的游客。很少见到本地人,偶尔在狭窄的街巷与他们相遇,他们总是侧身立在一旁,耐心地等你通过。那份善意和淡定,毫无遮拦地袒露在眉宇间。

夜晚的澳门,仿佛从沉睡中突然醒来一般,白天的清纯宁静被夜色彻底吞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炫目的妖娆喧哗。

登高远望,大三巴牌坊、妈阁庙、澳督府、渔人码头……这些景点刚刚隐入暮色,却又被璀璨的灯火映出了迷离的轮廓。主教山、变色楼、观光塔、融和门,更是陷入了一片光的汪洋。古色古香的海上皇宫和气势恢宏的葡京大赌场,早已被五彩缤纷的霓虹彻底淹没了……白天略显冷清的街市,此刻早已人山人海、市声鼎沸。即便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穿越这不夜城的繁华景象,也足以让人目不暇接。

我突然对眼前的骰声灯影产生了一种疑惑,澳门有超过半数的居民信奉佛教,他们如何能在如此喧闹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和静清寂呢?难不成他们能做到视而不见?没人给我答案。

除了一饱眼福的人间秀色,到澳门,你还得有个好胃。

先甭提澳门的泰国菜、韩国菜、日本菜有多地道,也甭提那里的中国菜、葡国菜有多正宗,仅那些沿街遍布的琳琅满目的小吃,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了。

如果你品尝过议事亭广场旁那家炖奶店嫩滑香浓的炖奶、玛嘉烈蛋挞店酥香松软的蛋挞、大利来鲜嫩爽口的不粘牙的猪扒包,还觉不过瘾的话,最解馋的办法,就是直接到氹仔食街上,随便找家海鲜餐厅,点上几样鲜活海鲜,一准儿能体验到大快朵颐的快感。要是时间允许,千万别忘到附近的“莫义记”走一趟,叫上一碗芒果大菜糕,那份透心的爽滑冰凉,能把人活活想死!但真正让我难以忘怀的澳门美食,却是菩提禅院齐堂里的那碗白粥。

逛完永诚街,时间尚早,决定到卢廉若马路的菩提禅院走走。路程并不远,照着地图上指引的方向,徒步十来分钟就到了,黄瓦绿墙的菩提禅院甚是醒目。

菩提禅院,又名菩提园,建于清光绪年间 1875 1908 ,佛教净土宗在澳门最重要的道场,也是澳门地区主要的佛教胜地之一。初为私人佛殿,1960年由智圆法师购得并加以扩建,改名菩提禅院。除了供禅院的僧侣诵经参禅,也供市民和游客游览礼佛。

进入菩提禅院的大雄宝殿,一尊慈眉善目、宝相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甚为壮观,据说这尊佛像底部莲座高5.4米,重约6吨,青铜铸造,乃澳门之最。

听说禅院以前供奉过一尊古铜铸造的北帝神像,甚为灵验,也是禅院内唯一的道教神像,就在禅院大门通往花园的南面阶梯转角处,我这次却无缘见着。原来早在1997年,菩提禅院就已将那尊北帝雕像赠送给了澳门博物馆。

对虔诚的信众而言,拜拜六祖殿内金身的六祖佛、三宝殿内金漆木雕的释迦牟尼、西方净土之佛,定能使人神清气朗。敬敬花园里那尊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四面佛,也能使人心神安泰,而真正令如我一般缺少慧根的凡夫俗子流连忘返的,恐怕还是园中那些温婉明净的潺潺流水、雕梁画栋般的亭台楼阁,还有那些可爱的花鸟游鱼……明明身在海边,此刻却仿若置身江南的水乡园林,那份自然天成的曲径通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知不觉间,已是正午时分。正饥肠辘辘之际,看见不少游客都朝禅院的齐堂走去,听说这“登欢喜地”之处是菩提禅院专门供应斋菜的食堂,便跟了过去。

正是用餐高峰,齐堂内食客云集,斋菜的样式不少,但花归花、叶是叶,比我在其他地方见到的用面粉做出来的假鱼假肉看上去舒服多了。尤其是面筋,看上去十分上相,一看就是手工做的,来上一份,果然酸甜可口,比在内地常吃的面筋更多一份劲道。点了份时蔬香菇,味道清淡纯正,一旁有常来此处的市民,告知这菜都是僧侣在禅院的菜园亲手种植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道法自然,不枉佛家胜地之名。

见有白粥,立马来上一碗,原本并没有过多的冀望,只图给这几天填满了山珍海味的肚子涮涮油气。岂料入口便异香四溢,稠而不黏,柔而不粉,那味道,似曾相识。

向一旁的僧侣打听,这白粥里是否有啥讲究,告知“柴火慢熬”。原来如此!小时候,奶奶就是用这种办法给我们一家人熬制白粥。明火烧水,水开后放米,猩红的炭火慢慢熬着,直到柴火成灰,一锅清香扑鼻、稠而不黏的白粥就出锅了。其间要不时地调节柴火的多少,火大了,米粒容易烂掉,会糊锅;火小了,米浆出不来,味道就会寡淡。奶奶去世后,我再也未尝到过用柴火慢熬的白粥味道了。

如今,城里卖粥的粥铺和快餐店满大街都是,可那种用旺火煮烂的白粥,急火攻心的味道十足,根本吃不到小时候奶奶用柴火慢熬出来的白粥的那份细软绵长。没想到数十年后,我却在这异乡一隅,在齐堂,在菩提禅院,尝到了久违的味道。在急功近利的当下,光凭这份用心,就已难得。我又添了一碗白粥,安静地坐在一角,慢慢地品着……

告别时,回望着菩提禅院的雕梁画栋,远古的小渔村与繁华的现代都市、异彩纷呈的西方元素与蓬勃延续的传统习俗、清修圣地与游人如织、佛门清净与滚滚红尘、出世与入世……我的脑海中不断地交替浮现着这样的场景和字眼儿。原本截然对立的物事,在此地,却是如此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看着神态安详的僧侣在闹市与禅院间从容进出,我似有所悟。繁华物外,闹热过客,都只是表象,而澳门人骨子里固本培元、道法自然的超脱和坚守,从未改变过。只要心诚,何处不修行?何时不修行?菩提禅院如是,澳门如是。那一瞬,我心释然。

菩提禅院的粥香,一直弥漫在我的澳门之行,还有,永不褪色的记忆。

 
下一篇:

关于举办第二届“三晋·荆楚传统建筑文化学术交流 会”的通知

上一篇:

中央政府释放重大利好 2015年信息消费将超3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