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堂海:中国建筑不必膜拜西方

   日期:2019-03-14     浏览:219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田子超

“我想引用老子的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实际上,中国建筑并非要遵循西方人的脚步。我们要继承祖先的智慧和格局,这样中国才能在未来100年中更有作为。”说出这番话的并非中国学者,而是有“建筑诗人”之称的德稻大师、以色列著名建筑师渡堂海(HaimDotan)。

近日,渡堂海在一场建筑设计论坛上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谈起了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中国老年社区建设的思考。

难舍中国情结

渡堂海与中国的渊源非常深厚。1919年8 月,渡堂海的母亲维多利亚·萨多夫就出生于上海。萨多夫一家是从事国际贸易的犹太商人,由于俄国战争的爆发及对犹太人的迫害,他们从俄国逃至上海,在苏州河边的犹太人聚居区安顿下来。“中国是我的家,因此在我心中没有中西之分,我们必须要合作。”独特的身世使渡堂海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很多发明和创造,而且中华文化也在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有所传承。

从耶路撒冷到上海,渡堂海的中国梦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得以实现。受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思想的启发,渡堂海设计了俗称“海贝壳”的以色列国家馆。

“当有人问起我,我在以色列馆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时,我会骄傲地跟别人说,我不仅仅是以色列馆的设计师,我还是它的承包商、建筑商,我来制定建筑的每一个流程,包括最后的拆除。”他说。正是因为建筑师统筹了所有步骤,所以,以色列馆的总造价不到3000万元,也是世博会场馆中造价最低的。

厚重的中国情结使这位以色列建筑师对中国城市的未来表现得格外关切。同时,很多中国传统建筑的消失令渡堂海不禁发问:中国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他曾经试图寻找当年他祖母和母亲在上海虹口的老房子,但是却遗憾地发现,这些老建筑都已拆除,被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所取代。

渡堂海认为,中国人历来以家庭作为文化核心,家庭观念始终居于首位,其次才是物质与金钱,因此中国建筑文化最鲜明的底色就是家的营造。例如,中国北方有胡同文化,南方有里弄文化。正是这些文脉的延续,才有民族的未来。

正如中国领导人近来所指出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关注老年社区

“家”的温情和邻里之间的亲密,是中国传统建筑群落的独特魅力,也给渡堂海留下了深刻印象。上世纪80年代,他曾经来过中国,在他的记忆里,虽然那时的人们住在古老的胡同里,房间没有空调,各家各户也没有独立卫生间,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却可以很融洽的生活在一起。

他认为,全球化改变了中国社区的格局,在高楼大厦里邻居也许老死不相往来,所以社区文化要被传承下来,就需要特别重视建设老年社区、养老院这样的幸福家园。

“很多人在10年、20年以后也将变成老年群体的一员,所以我们不要把老年人当成跟我们没有关系的群体,因为他们正是未来的我们。中国现在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城镇化,将有3亿左右的农民向城市转移,同时还有2亿到3亿人进入老龄化,因此,中国房地产业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给新市民提供居住场所,怎么照顾好数目庞大的老年人。”

“老年人跟青年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同样需要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和工作。问题在于老年人是定居在老人社区,还是一年中的几个月暂居在老年社区。美国迈阿密模式就是到了一定年龄,老夫妇把自己现在居住的房子卖掉,然后买一套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房子。当然我相信这在中国不会十分普遍。因此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了一定年纪,会需要社区医疗设施,所以有必要在社区建造之前就做出适老化的规划设计。”渡堂海这样认为。

显然,中国养老问题已经引起决策层的关注并开始着手解决。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鼓励境外资本依法依规以多种形式投资健康服务业。渡堂海表示:“中国放开政策引入外资介入养老事业,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中外可以协力照料未来的中国老人。”

中国未来会进一步加速老龄化进程,“是简简单单地建更多的高楼大厦应付这种情况,还是给老年人建立一个亲近山水自然的和谐社区呢?”他反问记者。

 
下一篇:

关于举办第二届“三晋·荆楚传统建筑文化学术交流 会”的通知

上一篇:

武汉破解垃圾围城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