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目标过于单一
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制订发展目标是一种合法、合理的规划性行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执行者的理解会使发展状况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诸多企业均认为营运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赢利,因此将发展的目标仅仅定位在企业利润最大化方面。鉴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因此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这就成为了一个误区。光伏产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客观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仅将目标定位于获利显然有着局限性。
2.缺少约束规划,产能过剩
光伏产业是战略型新兴产业,受到中央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且市场前景看好。自从2006年以来,大量光伏企业海外上市取得前所未有成功,对国内业界带来巨大影响与冲击,短期内,有大部分企业进军光伏领域。
产业跃进的同一时间,为充分引领产业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些产业规划。但是,因为产业整体停留在发展初期,规划不完善以及部分主管部门对于规划执行力度缺失,导致产业规划针对我国光伏企业非理性投资行为未起到约束作用。企业甚至陷入狂躁状态,最近几年投资方面充斥大量产能建设,伴随产能集中爆发,我国光伏产业市场“供过于求”现象逐渐显现,导致严重“产能闲置”与“产能堆积”问题,对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而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针对性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力度,对这种现象加以扼制。
3.相关人员缺少营运意识
目前光伏企业的营运概念多来源于国外,国外市场对此的重视要先于国内。总体来讲,因为光伏产业属于能源产业,该行业里,企业领导层更多重视企业成本管理与生产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血液系统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光伏企业对于营运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点:其一,公司融资环境影响,资金层面的压力比较小,作为能源企业,它的融资渠道和来源相对广阔并具有保障。其二,光伏产业利益相关者针对于营运管理也不够重视,较为重视财务指标结果与报表分析,营运管理的能力不高。
4.缺乏完善流程和制度
光伏企业管理需要业务流程提供坚实保障,业务流程不完善大大增加企业管理难度和风险,因此对于流程监控不力,流程制度不严格执行对光伏企业管理筹划有直接影响。
光伏企业资金流程和制度不够完善大致表现于下述几点:
其一,资金流程与制度制订时未联系实际。光伏企业管理流程与制度制定涉及很多部门,制定过程当中,未参与及执行部门充分讨论,致使相关制度与流程制定和企业实际营运管理存在较大距离,缺少可行性。
其二,光伏企业营运管理流程与制度虽然建立也有一定时间,但是有关流程与制度后续工作并未及时跟进。相关制度与流程更多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致使光伏企业营运与管理风险增大。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