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纳西族建筑艺术

   日期:2019-03-15     浏览:280    

 辛克靖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0)

【摘 要】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独具特色的纳西族民居建筑。

【关键词】 纳西族; 建筑; 艺术; 特色

    1.概述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6°34’至27°26’,东径99°23’至100°32’之间,面积7648平方公里,人口32.9万人。这里居住着纳西、傈傈、普米、汉、白、彝、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纳西族有18.4万人,占总人口的57%。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过渡的衔接地带,丽江的气候受南亚高原影响,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周围风景秀丽,丽江的黑龙潭,中甸的水塘。永宁的泸沽湖,好像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绿宝石,湖周蜿蜒一百多里;玉碧银峰、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宛似一条晶莹辉亮的玉龙从碧空矫键飞来,雄伟地屹立在丽江坝子的北面,巍峨壮丽。从玉龙雪山上溶雪流下的“黑白水”,淙淙潺潺,灌溉着数十里的沃野,为丽江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丽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点在玉龙雪山主峰扇子坡,为5596米,最低海拔在金沙江河谷,为1219米,高差达4337米。

    纳西族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较早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丽江活动。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铁器的出土证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古文献称纳西族为“幺些”。其属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以后逐渐迁徒发展。汉代文献中的“牦牛夷”、“摩沙夷”是纳西族的先民。明末清初,丽江地区产生了地主经济,清代“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过,云南宁蒗和四川盐源境内部分纳西族地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仍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并保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的残余。

    纳西族普遍信仰多神的东巴教;部分信仰喇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

    纳西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有本民族的语言,古代曾有过一种象形文字,称为东巴文。共有1400个单字,至今仍使用不衰,故被誉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用东巴文写成的《创世纪》,是一部描写纳西族人民开天辟地,与自然博斗、歌颂劳动、爱情的著名长诗。有中外驰名的东巴音乐,有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的白沙壁画,在艺术风格上融合了汉文化传统技法和藏、纳西等少数民族绘画风格。其手工艺术品既吸收了汉藏艺术风格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更独具特色。

    2.民居

    2.1 基本类型

    2.1.1 三坊一照壁:即正房为一坊,在两侧各一坊(厢房)加上正房前面的矮墙(照壁)组成一个内院,其平面形式完整,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正房与厢房的厦子为公用一根柱,房屋层高较高,梁柱断面尺寸较大,雕梁画栋,照壁精美。正房座北朝南,房屋较高,两侧配房略低,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再加上深度的“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墙身向内适当倾斜。四周围墙,一律砌筑到顶,楼层窗台安置“漏窗”,大多房檐外伸。为了加强房屋的美观,有的还加设了栏杆,做成走廊形式。

    2.1.2 四合同及“四合五天井”:四边房屋围成封闭式庭院,平面规整,趋于方形。利用屋面高低错落,厦子的有无,使庭院开朗宽敞。结构上廊厦有公用一柱的,或设置插入为双柱的。一般以主入口的正前方为正房。其高度较高,厦子较宽,装饰较多,是庭院的重点。

“四合五天井”即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角”(见图1);前后院,即在正房的中轴线上分别用前后两个大天井来组织平面,后院为正院,通常为四合五天井、前院为附院,常为三坊一照壁或两坊与院墙围成的小花园。 

  图1  纳西族四合五天井式的民居

   2.1.3 两重院:即在正房一院的左侧或右侧设另一个附院,形成两条平行的纵轴线,正院、附院的组成与前后院相同。有的前后院室外地坪有高差,使之屋檐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2.1.4 两坊房:其宅址仍按“三坊一照壁”规模布局,预留出其他一坊,在以后经济许可时最终建成“三坊一照壁”的形式。在城市中多是正房一坊加上厢房一坊组成曲尺形。也有经济困难人家先建正房”“一坊”的。

    2.1.5 木楞房:在高寒山区,至今保存着少量的井干式“木楞房”是纳西族民居中比较原始的形式,其内外墙体用圆木层层相压,至角处十字交叉,再在木缝内外敷以泥浆而成,室内冬暖夏凉。屋面为用斧劈的木板错叠而盖,为防风雨,其上部用大小适当的石块压紧,为满足秋收时在上晾晒粮食的需要。晾晒时将石头移至一边。木楞房是以木构架承重,中间屋架支承于木楞墙上,屋面的正面及山面挑出颇长,明暗对比强,使整幢建筑显得十分相称、古朴。其构造简单,结构严密而利于抗震。

    2.2 居住环境

    2.2.1 与地形结合组设室内外空间。充分利用地形地势,营造良好的内外空间环境。有的随道路弯曲布置房屋,平面呈锯齿形,外部空间丰富而有韵律;有的利用坡地就势筑院,院落层层相套,内院空间起伏而有变化。

    2.2.2 与水结合的房屋布局:民居常常形成门前即渠、房后水巷、跨河筑楼、引水入院的优美环境。(见图2)


                           图2  纳西族居门前即渠

   2.2.3 与花木结合的居住庭院

    丽江坝子年平均气温12.6℃,最高月平均气温17.09℃,最低月平均气温5.8℃,四季变化不明显,冬暖夏凉,年日照时间长。如此良好的气候条件很适合花卉的生长,加之纳西族人民有喜爱花卉的习俗,故有“家家有院,户户有花”的舒适、幽静、优美的居住环境。

    2.3 民居造型与装饰

    2.3.1外观

    正房背面从檐口落至屋面的小方形柱,略有曲线,两端升起山的屋脊线,尺度较大的出檐及厚实的封火板和别具一格的山墙,构成了民居建筑外观轻盈、优美的显著特点,山墙多为悬山式;封火板正中的“悬鱼”,朴实、美观,起到了盖缝及装饰作用;微微呈弧的封火墙及山墙屋檐处有较长的“悬鱼”,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轻巧、优美,山墙及前后墙体上部的三分之一处为保护木板,使屋面挑檐加长;外墙体上小下大,呈梯形,利于防震,也加强了房屋的稳定性。大多数是檐下为竖木板,墙中有腰檐隔开;在腰檐上设栏杆花饰;或者土基墙收进,减薄到顶处理。

     2.3.2 内院立面

    大型宅院多是走马廊式,其立面处理各坊均同,唯正房的开间,进深加大。一般民居,是正房有宽敞的檐廊,正面是六扇或四扇雕花格子门,两边为镂空图案花窗,楼层对应开有六扇或四扇较实的花窗及两边较小的花窗,比例匀称,构图完整,收到了虚实、明暗对比的效果。

     2.3.3民居装饰

    重点是门楼、照壁、外廊、门窗、隔扇、天井、梁枋等。在四扇或六扇雕花格子门、两边为镂空的各种花鸟、人物故事、禽兽等各式精美图案;将大过梁的梁头雕成兽头,俗称“狮子头”;柱础亦雕成圆鼓形、瓶形以雕饰不同的花纹;庭院采用瓷瓦片、卵石、五花石为原料,根据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铺装成各种花纹图案。

    门楼,有多种形式,以砖拱门楼最为常见,多附山墙或后墙而设,顶部常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滴水形式,简板瓦顶用砖层层挑檐,端部起翘;门洞边框的墙柱一般以青砖镶面;檐下及门洞边常饰有精美线脚,有的局部还镶有大理石块。木构架门楼多独立设置,屋面有悬山、庑殿、歇山等形式,檐下用多层花板、花罩装修。

    照壁:石砌的勒脚,粉白的照壁,砖瓦的檐顶,顶部有一滴水与三滴水两种形式。檐部的砖砌线脚自然大方,有的线脚上还绘有黑白花饰的素画或镶以大理石,显得素雅秀丽。

    3.村寨

    3.1 选址

    3.1.1 纳西族村寨选址、多建在坝区、河谷或半山区,少数在山区。

    3.1.2 傍山临水,因地制宜,规模不一。

    3.1.3 位于半山区,坝区山脚的寨子,多择向阳之地,正房的入口及分户大门都 面向坝子,视野开阔。坝中的寨子均是坐北朝南。

    3.2 布局的特点

    3.2.1 村村寨寨有流水,家家户户有水流。

    村寨除临水而建,而且还筑沟引水,以利居民用水方便和灌溉农田。有的民居引水穿越厨房或引水注入院落水池。

    3.2.2 围绕一个中心布置房屋,无论是丽江古城或坝区村寨,民居都围绕一个中心布局。每个村寨都有一个面积不太平坦方整的广场,民居都围绕广场向外伸展布局。

    3.2.3 统一的住宅朝向,多数是正南北向,以获得充足阳光。使厦子和正房有充足良好的日照和充足的光线及良好的自然通风换气。

    3.3 道路,因势利导,随地势,水渠自由布置,村寨多是土路,少数大道铺以石板。

    4.丽江古城

    纳西族丽江古城,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包括大研古城,包括白沙、束东民居建筑群(见图3)。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中部,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00°11’,北纬26°52’。  

                             图3  白沙古镇

   4.1历史沿革

    4.1.1 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祖开始在狮子山麓营建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4.1.2 南宋宝佑二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祖在“大叶场”设三赕管民官。

    4.1.3 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赕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

    4.1.4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待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

    4.1.5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相香必在古城东北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4.1.6 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丽江府署衙内。

    4.2 古城选址

    4.2.1 丽江古城以大江深峡、高山险关为依托。北依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总体坐西北面朝东南,利用狮子山挡住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东南接辽阔平川,春迎朝阳,夏驱热气,建筑依山就势,层叠起伏。

    4.2.2 在城四周设关口防守,西北设塔城关,西设石门关、西南设九河关、东北设木子关、城南设邱塘关。

    4.2.3 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及黑龙潭水源。

    4.3 街道与广场

    4.3.1 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取以新华、五一、七一、新义、光义等五条街为主要经络的格局。

    4.3.2 街道依山傍水,空间时而封闭,时而开朗,组成了一个通达全城的路网。

    4.3.3 主街道的中心部位均留有广场,其中以四方街为最大。它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集贸和商业中心。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

    4.3.4 古城街巷全部用红色砾岩即五花石铺装而成,具有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的特点。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十分协调。

    4.4 水系

    4.4.1 河道:位于象山麓的黑龙潭有数十个出水点,出水量为1.918至4.430立方米/秒,汇成潭面近千万平方米。潭水由北向南流至双石桥下分成东河、中河、西河。三股支流并进而分成无数细流,穿巷走户,入墙过屋,流遍全城。使古城的街景与水景相得益彰。河道最宽处5至6米,最窄处不足1米。

    4.4.2 泉潭:古城有黑龙潭、白马潭和义尚甘泽泉等。白马龙潭位于狮子山南麓,古城西侧,又名狮乳泉,水面近百平方米,出水量0.023立方米/秒。泉水甘洁清纯,从未枯竭。甘泽泉位于古城东西的金虹山麓,水面面积有几十平方米,出水量0.01立方米/秒,水质十分纯净。

    4.4.3 井:古城内散布多处水井,并大多取“三眼井”形式。即一井为三眼,三眼相连,依次为:饮用、洗菜、洗涤等用水眼。

    4.5 桥梁

    在古城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它们均建于明清时期,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使丽江古城成为一座桥城。

    4.6 民居

    4.6.1 大研古城民居如前所述纳西族的民居建筑的各种特色,是最能体现纳西族的建筑艺术与风格。

    4.6.2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古城北8公里处,曾是宋元时期丽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有一个梯形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民居铺面沿街设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广场。然后融入民居群,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大研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4.6.3 东河民居建筑群位于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的一个小集市。东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泉内水质清澈,游鱼可数,从泉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街衢旁。另外清龙河从东河村中央穿过,建于明代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高4米,宽4.5米,长25米,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桥东侧建有长33米、宽27米的四方街。其四周铺面林立,依水设街。还可引水洗街。

    5.寺院建筑

    丽江地区原有五大寺院,即文峰寺、指云寺、玉峰寺、福国寺、普济寺,其主体建筑均为方形平面。文峰寺主殿为一至三重楼阁与汉式建筑无异,然内部均采用方柱结构,具藏族建筑特色,可以说是融汉、藏建筑为一体。

  

                                 图4  五凤楼

   福国寺五凤楼(见图4),则是一座三重檐“亚”形平面的楼阁建筑。楼台三叠,屋檐八角,三层共叠成二十四个飞檐,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见翼然飞角,就像五只彩凤展翅飞翔,故名五凤楼。全楼共有三十二根柱子落地,其中四根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楼尖贴金宝顶。天花板绘有太极图,飞天神王,龙凤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建筑风格,是我国在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建筑.云南篇.  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

  [2]云南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关于举办第二届“三晋·荆楚传统建筑文化学术交流 会”的通知

上一篇:

破解三大问题, 推进BIM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