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建设报
在沿淮包括皖北平原的许多地方都是以“湖”命名。比如,仅淮南潘集区境内就有后湖、陈湖、高湖、汤渔湖等。如果仅凭想象,可能会以为这些地名一定是来源于附近的某个湖泊,因为以此种方式出现的地名可谓是司空见惯,比如巢湖、水家湖、焦岗湖等。甚至于在我们平时的表达中,这些名称用作地名的概率比用作湖名的概率还要更多一些。但这一法则在这里却无法适用,实际上在皖北许多被称做“湖”的地方真的是找不到湖的痕迹。
关于湖泊的解释,有人认为,湖指水面长满胡子般水草的封闭水域;泊指水面光光、没有水草、可以行船和泊船的封闭水域。现代地理学上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但不管是哪种解释,皖北平原上绝大多数以湖命名的地方也是无法找到其对应的湖泊的。那么这些地名到底是从何而来呢?要想说清这个问题,还得从黄河夺淮说起。
淮河本来属于外流河,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但由于淮河流域水系地貌的原因,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河道多次出现改道,特别是黄河的夺淮夺泗入海,淤塞了下游入海通道,洪水排泄不畅,四处泛滥。而黄河的改道,侵占了淮河的入海口,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现紊乱,从而导致淮河流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或涝或旱。特别是公元1546年后,由于人为地把黄河引入泗水南流,和淮河一起入海,黄强淮弱,导致淮河下游积沙渐高,形成地上河。淮河不再是一条畅通的水道,于是在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便会积水成湖。比如洪泽湖,便是因为淮河积水将宋代以前各个小湖连起而形成。由于皖北地貌以平原为主,许多地方便形成了汛期积水成湖、汛后退水为田的特有现象。
面对如此复杂的生存环境,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得不对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按照地势的高低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比如把地势较高的地方称之为岗地,当然这类地方可谓是居住的首选,这也是为什么在淮南境内短短几十公里的淮河河岸就会出现沿淮18岗的原因。其实18只是一个概数,表示以岗命名的地方很多,实际上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目。沿河道两边地势低洼的土地便被称之为湾地。关于这类湾地,俗语是这样描绘的:一年收了大河湾,5年不愁吃和穿;收了大河湾,红绫被子飞满天。或是:收了大河湾,富了半片天。这些俗语至少包含了这么两层意思:一方面说明大河湾的广袤肥沃;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大河湾能够丰收,其它土地也就丰收了,当然可以算上一个实实在在的丰年。而介于岗地与湾地之间的这些土地便被称作湖地。可以想象曾经的湖地肯定是不具备居住条件的,但随着人口的扩张,当岗地无法满足当地群众居住要求时,人们自然会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湖地进行改造定居,于是那些关于湖的村名也就应运而生。直至今日,在黄淮之间的部分地区仍然有把到田地里耕作称之为“下湖干活”的口语。
黄河夺淮早已成为了一段不会再被重复的历史,昔日的湖田再也无法找到水泊的痕迹。而“湖”做为一个文化符号,却无时不在述说着曾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