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图书馆

   日期:2019-03-15     浏览:294    

湖北省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由张之洞创办,缪恩钊设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它坐落在武昌蛇山南麓,馆舍面积近3万平方米,馆藏总量达400多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45万余册,近50个学科(领域)文献达到或接近研究级水平,凡与本省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相关的重要典籍基本齐备,建立了较完整、合理的藏书体系,对全省经济建设,科研生产和科学决策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被誉为“楚天智海”。

 

简介

湖北省图书馆现有在职职工近300人(不含劳务派遣和志愿者),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余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湖北省图书馆本着"读者第一,服务为本"的原则,努力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辟有各类阅览室14个,外借窗口4个,全年365天对外开放,为读者提供借阅、咨询、课题服务、代查代译、网上查询等服务,现有持证读者10万余人,年接待读者100万人次,书刊流通200万册次。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图书馆启动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建立了以光纤为主干的千兆局域网,配置了双机容错和磁盘阵列系统,建立了湖北省图书馆网站和湖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形成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群,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企业产品、科技成果等数据库,以及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献和多媒体数据库,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影视观摩厅、视频点播室、多媒体教室、少儿阅览室等服务窗口,以及公共查询和检索服务系统。

湖北省图书馆屡次荣获“全国文明图书馆”、“全省十佳图书馆”、“全省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湖北省图书馆新馆舍建设已列入湖北省“十一五”规划项目。

 

湖北新馆

 

简介

兴建中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位于风景秀美的沙湖之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省直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100.5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6.4亿元。主体建筑为地上八层、地下两层。新馆建成后,藏书能力将达到1022万册,日接待能力逾1万人次。省图书馆新馆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新馆工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采暖系统,在屋面安装太阳能吸收及利用装置,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新馆将于2012年6月左右对外开放,届时原馆将不再担负借阅功能。

新馆亮点

亮点一 公共图书馆单体建筑最大。到目前为止,在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建筑中,作为一个单体建筑进行建设,规模达到10.0823万平方米,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最大。

亮点二 内部功能设计突破最多。打破藏借分离的传统,全部图书陈放与阅览布置在一个空间,实现藏借一体化,方便读者,提高阅读效率;专家、少儿、盲人、残疾人等各种阅览人群在馆内各得其所。阅读、展览、培训、讲座、电子视听视屏等现代化设施功能齐全。阅读环境动静分明,室外湖水荡漾,室内庄重、静谧。

亮点三 综合节能效果最优。新馆工程在设计开始全面贯彻节能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先后采用:雨水回用技术、太阳能技术、绿化微喷灌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及各种节能产品和材料的运用等,综合节能效果达到新水平。

建设大事记

2007年3月,根据武汉市规划局意见,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址确定为武昌沙湖余家湖村地段。

2007年5月,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工程正式立项,建设规模10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

2007年9月,完成新馆总体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招标,中标方案为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新馆建筑方案。

2008年6月,由中标单位中冶集团武勘岩土基础工程公司完成新馆地质勘察工作。

2008年7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武汉平成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为新馆项目代建单位。

2008年7月中下旬,湖北省发改委组织召开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并下达了《关于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意见的批复》。

2008年10月26日,新馆工程正式开工。

2011年6月30日,新馆工程将完工交付使用。

2012年12月8日,湖北省图书馆新馆试运行,向公众开放。

 

更多图片请点击:湖北省图书馆

 
下一篇:

关于举办第二届“三晋·荆楚传统建筑文化学术交流 会”的通知

上一篇:

上海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