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为香港国际机场首座客运大楼。大楼占地57万平方米,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场航厦建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有关纪录于2008年被面积达98万平方米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打破。大楼内设登机柜位、接机区及香港机场购物廊。机场客运廊(即登机闸1-80 及511-530)也位于一号客运大楼的建筑内。
香港国际机场的一号客运大楼由英国著名建筑师霍朗明设计,有55,000平方米的玻璃幕墙及117,000平方米的地毯。客运大楼的设计灵感来自飞行概念,呈Y字型,尽量使乘客方便而设计,包括简单清晰的指示牌、3公里长的自动行人扶手电梯、无人驾驶铁路等,令旅客可快捷方便地穿梭整栋大楼。设计亦使旅客能使用最短的时间,可以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往返市区,因此除于大楼旁设有机场快线外,也设有地面运输中心,提供机场巴士服务、的士服务、酒店专车泊位等。一号客运大楼先后两次进行扩建,西北客运廊于2000年1月启用,而扩建后的东面大堂则于2004年落成,另外一号客运大楼南北两侧均预留扩建空间。
为配合香港法例,2007年起客运大楼非禁区部份已列为禁烟区。而客运大楼设有残障人士辅助设施,亦达至国际标准。电讯盈科所提供的免费Wi-Fi覆盖整座一号客运大楼,任何人士皆可免费使用。
设施
非禁区
· 3/F - 机场地面运输中心(附有巴士总站、的士站、酒店接送车上落客站)、停车场穿梭巴士站
· 4/F - 非开放区
· 5/F - 接机大堂:商店、银行服务、食肆、中国旅行社、行李托管、酒店专车柜台、报案中心、会合点、酒吧;机场快线往市区月台;天桥连接富豪机场酒店
· 6/F - 航空公司办公室、香港政府部门办公室、机管局办公室、失物认领处、诊所
· 7/F - 旅客登记大堂:旅客服务中心、商店、银行、食肆、超额行李托运、中华旅行社、报案中心、机场邮政局、祈祷室:机场快线抵达机场/往博览馆月台
· 8/F - 离境夹层:食肆
· 8/F - 畅航路:机场巴士(由市区出发)落客站、车辆落客区
五楼及七楼均设有用洗手间及婴儿室
禁区
· 1/F - 旅客捷运系统月台(来回一号客运大楼东大堂与西大堂(第33-80闸口)及二号客运大楼)
· 2/F - 行李处理区
· 3/F - 机场运作控制中心、停机坪
· 4/F - 地面遥距登机闸口
· 5/F - 抵港层:转机登记处
· 6/F - 离境层:登机闸口、发廊、公用候机室、航空公司贵宾室、免费上网设施、休憩区、儿童游戏区、银行服务、邮箱、食肆及商店
· 7/F - 离境层:沐浴设施、公用候机室、航空公司贵宾室、食肆、商店及小礼堂
五楼、六楼及七楼均设有洗手间及婴儿室。
楼内设施
· 机场客运廊
当中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总共设立有49个停机位,设立于停机坪上的停机位则有27个,而货运停机坪的停机位则有36个。中央客运廊的一个停机位(23号)和西北客运廊的三个停机位(60、62和64号),建设了两道不同高度的登机桥,及东面客运廊(15号)由原来的两道登机桥所修建成为的三道登机桥,可以供予新一代的大型飞机空中客车A380停泊。此外,香港国际机场于2005年10月特别为到小型客机设置了专用的N20登机桥[3](即20号登机闸口)。另外,用作显示各闸口航班状况的提示板亦改为液晶显示屏。
北卫星客运廊及兴建中的第一中场客运廊均不属于机场客运廊的范围。
闸口分布:
客运廊
闸口号码
南客运廊
1-4
北客运廊
15-19
中央客运廊1
20-36
西南客运廊1
40-50
西北客运廊1
60-71(72-75)2
501-510
东大堂(北面遥距停机位登机闸口)
511-513
东大堂(南面遥距停机位登机闸口)
521-524
第一中场客运廊(兴建中)3
201-230
注明:
1. 前往西南客运廊、西北客运廊、中央客运廊后半部分的旅客,可以在通过离境检查后的东大堂车站乘搭旅客捷运系统前往西大堂以缩短步行距离。
2. 西北客运廊的68至71号登机闸口曾经设有一双层设计,亦即离港层设有扶手电梯前往抵港层(5楼),让离港旅客可以利用经玻璃分隔的抵港登机桥登机,希望以此促进乘客登机的效率。抵港层登机闸口曾经以72至75号闸口的名义运作,但是实际上该批闸口与68至71号登机闸口同时连接相同的登机桥,即68与72号闸口为同一登机桥,69则与73号闸口共用等,如此类推。然而,由于原来安排成效不彰,加上安排有可能引致保安问题,机场管理局最后取消了72至75号闸口的设立,原址则被围封。
3. 北卫星客运廊及兴建中的第一中场客运廊均不属于机场客运廊的范围。
· 香港机场购物廊
· 政府贵宾候机室是专门提供予香港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访港贵宾使用的候机室,位于一号客运大楼以北,入口设于畅达道。
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