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西部信道工程由深圳湾公路大桥、口岸工程和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本项目近邻米埔国际湿地及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的生态敏感地区,总投资约160多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公路口岸,也是首个实施一地两检的口岸。口岸总用地面积117.9327公顷,其中深方管区占地面积为76.3673公顷、港方管区占地面积为41.5654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5.3万㎡。其中深港旅检大楼占地面积21641㎡,总建筑面积56677㎡,主体三层,地下局部一层,总高度23.42m,采用了巨型钢-?组合框架结构类型。深港旅检大楼采用深港功能各自独立、型态融为一体的设计,具有高度统一性,并成为区域标志性的建筑﹔深圳湾公路大桥全长5545m,其中大桥深圳侧长度约为2040m,桥面为目前国内最宽(38.6m),标准最高的公路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寿命120年﹔深圳侧接线是连接深圳湾口岸与沿江高速的主要通道,是国内最长的六车道城区内隧道,全长4.48公里,其中3.09公里为全封闭的下沉式开窗隧道。
深港西部通道是“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粤港之间最大型的跨界基础项目之一。深港西部通道由深圳湾大桥、深圳湾口岸和深圳侧接线组成。在长达十年之久的项目规划建设中,积累的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合作设计方法、设计施工管理模式、现场协调机制、关键技术设计、节能环保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对于类似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以及合作设计元素具有一定的借签作用。特别是在深港两地加强融合,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深港一体化共建国际大都会的大背景下,对其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工程创建了一国两制下大型口岸的一地两检模式。首次系统研究了不同体制下深港两地大型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方案和项目决策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跨境口岸一地两检模式并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实施框架、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工程采用了大型口岸的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技术,建立了一体化的大型口岸工程的空间(香港和内地)、功能(边防检查、海关查验、检验检疫等)、全寿命周期管理(跨境工程项目的决策、招投标、设计、施工及运营)和信息的综合集成系统。
工程系统比较了深港两地的环境质量标准,建立了深港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标准,将环保理念贯穿于跨境工程的建设和营运之中﹔提出了大型跨境工程集线(侧接线)、岸(口岸)、桥(跨海大桥)为一体的环境管理模式和以浅海湾生态影响控制为核心的生态补偿技术﹔建立了基于环保优先的多目标决策的侧接线封闭式解决方案﹔通过监测验证了一体化生态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工程提出了大型跨境工程的建设标准以及合作设计和施工管理模式﹔提出了考虑材料成分、微气候、外部环境类别、预期寿命和维护要求等因素的大型桥梁和大型隧道的耐久性评估方法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西部信道工程风险评估,指出了需重点控制的风险事件,并建立了西部通道的防灾救灾技术和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综合运用节能窗、转轮式全热回收装置、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和自适应空调运行模式等技术实现了建筑节能﹔揭示了淤泥土微观结构及变形特性,在大面积填海工程中成功实现了砂被成陆、爆破排淤、抛石挤淤、堆载预压、砂石桩及强夯置换等多种工法的综合处理。
深港西部信道口岸工程为国家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口岸合作以及对今后口岸监管模式的简化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一步促进了内地与香港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