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平,建筑热工与节能专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在西部低能耗与绿色建筑模式,地域性民居建筑再生与发展,太阳能富集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原理和方法等方面做出突出成果。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1956年11月5日生,陕西省大荔县人。
中共党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版《建筑物理》、《城市环境物理》等学术专著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世界人居奖优秀奖2项。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全国模范教师,2009年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学术带头人。
履历
1982年7月,西北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
1986年12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硕士;
1991年副教授(破格);
1996年教授(破格);
1998年博士生导师。
1997-1999,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2001-2002,清华大学访问教授(1年)。
研究工作
学术成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负责人之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日本学术振兴会),建设部科研基金项目1项。
1.提出了在现场动态环境条件下测量建筑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工程方法,给出了消除和修正测量误差的计算模型,成果应用于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之中。
2.建立了零辅助能耗被动式太阳房适宜区域设计判据—“辐射温差比”,并将其引入被动式太阳房的热工设计之中,进而得到了新的太阳房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零辅助能耗窑居太阳房的创作设计之中。
3.提出了适合于寒冷气候区的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构造体系;综合运用建筑节能技术,成功地在西安设计建造了西北地区首例建筑节能50%试点工程,理论成果应用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陕西省实施细则》中。
4.依据绿色建筑理念,建立了传统与新型窑居建筑室内外热过程的模拟分析与现场测试评价程序,创作出了多种新型窑居建筑方案并在延安枣园建立了黄土高原绿色住区示范基地,已逐步在陕北地区推广;由吴良镛院士、齐康院士和彭一刚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重点项目验收小组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5.首次提出并开展了定量研究庭院式传统民居自然采暖与自然空调效应,建立了庭院建筑室内外环境风场温度场模拟分析软件。
贡献及评价
刘加平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技术科学学科带头人,我国建筑学学科第一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研究”学术带头人、我国建筑物理学科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国际学术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和编著8部,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和地方设计标准6部;培养博士后6名,毕业博士31名,硕士79名,在西部低能耗建筑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拟开展研究工作设想的要点及科学意义
拟从两个方面开展传统民居建筑中生态建筑经验的科学化技术化研究;理论上将民居建筑自然采暖与自然空调等效应定量化,寻求建筑空间尺度、构造材料、平面布局与生态建筑环境的内在关系;然后运用于现代民居建筑设计之中并建立试验示范点进行反复验证。研究方法上,将新旧民居现场环境实测、室内外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新民居方案创作设计等有机结合。课题研究对促进乡村建筑走向节能、节约资源的生态建筑,并逐步把传统建筑经验的研究引向科学化、实用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具备和可利用的研究工作条件
申请人多年来一直从事“被动式(Passive)”建筑环境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对建筑学科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具备研究建筑热物理过程及声光环境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拥有DOE2等模拟软件,有2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研究队伍,配备有实验设备较好的建筑物理实验室;同时,申请人与日本东北大学、日本大学建立了良好的研究伙伴关系,有共同的合作研究项目和经费。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热工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绿色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设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刘加平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建筑类仅有2名),国内建筑类唯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曾获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刘加平教授一直致力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人居环境的研究,是我国在这三个学科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乡村建筑节能和生态民居建筑方面,曾带领研究团队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十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成果突出,多次获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三大索引(SCI,EI,ISTP)收录论文50篇,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享誉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