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交流会以“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为主题,旨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打造综合性、开放性和多元化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省级学会的横向联系。




交流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各自的研究方向,深入探讨了山西及湖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学术价值、未来研究方向等做报告。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专家库专家王春波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专业视角,对山西古塔的发展历程、历史沿革与风格演变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梳理,揭示了山西古塔在中华建筑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其独特价值。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首席专家李霆深入探讨了PLM(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在传统建筑业中的创新应用,特别是这些技术如何为传统建筑维护修缮注入数字化的“基因”,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新视角。
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会长肖伟通过其主持的传统建筑修复及历史文化街区营造案例,展现了其始终坚持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可持续性”与“最小干预”原则,他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建筑本真面目,保留历史信息的修缮工作价值观,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王金平深入剖析了晋商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及其持续利用方式。他认为,历史建筑、乡土风情正日益成为群众休闲消费的热点,这种趋势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老城古村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需要创造新的文化空间,不断丰富功能体验。
湖北省荆楚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郭和平以其卓越的专业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阐述了荆楚派建筑传承与创新的理论框架,详细分析了荆楚地区传统建筑特点,以及如何受到临近地区同类建筑的深刻影响,为与会者提供尊重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的思考路径。
交流会结束后,与会来宾来到山西华夏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参观了古建筑榫卯结构模型的生产过程,了解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工艺及各种复古结构的展陈,并走进榆次老城、平遥古城等传统建筑街区,详细了解山西古建文化、民俗风情等历史风貌。